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笔者对三年来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和研究,从新课改的内容、结构和理念上重新全面地体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精髓。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理念
  三年来的课改实践,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每个生物教师都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但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高中新课改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领域涉及工、农、医、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生物学知识的杂、繁、碎的特点,生物教学却迫使学生走进“死记硬背”的死胡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当前生物教学的改革力求以开放性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新教材的内容来看,它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这一教学重点。例如:①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②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③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作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④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⑤有些练习题的答案不唯一。
  二、课程结构合理,“动”和“静”结合,因材施教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以基础的生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学习生物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其他选修模块的学习作铺垫。必修课程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生物的知识,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必修模块追求的是广度,那么选修模块追求的就是深度,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生物专业素养。
  所谓“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有间隔变换,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动”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要敞开思路,广开言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静”则是指由于教学目的需要,在课堂上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静的目的最终还是动,即让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因材施教则体现在选修内容的设置上,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这样既可以减轻某些同学的课业负担,又可以满足另外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生物的渴求。
  三、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教学的要求,在“减负”的教育声浪下,如何能既不影响教学成绩又能真正实现给学生“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试想:如果课堂上学生们能够很快地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那么其课下的负担和压力自然就会减轻不少。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能够传授给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益,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不夸张地说,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是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因此,高效课堂是值得且需要每位教师深入钻研的。
  四、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方法
  1.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路明灯,只有明白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想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理解是关键。也许有人会说其实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等都已经有了表述,只要“按图索骥”即可。事实上,这种想法不可取。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它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教师不能仅仅抓住一些大的方面来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这个主体是十分活跃的,是剧烈变化中的,所以教师要对教材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坚决不能出现依照大纲机械授课或“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想法和做法。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再者,有时教材的编写顺序并不一定适应教学实际,因此,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调整一下教材中某些章节的顺序,以便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或者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些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科学的教学方法
  确立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自然就要有达到目标的策略,也即是教学所要采用的方法。多媒体的合理利用。信息时代的大潮流革新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给生物课堂带来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借助于计算机的模拟功能,教师可以使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如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简单的FLASH动画,通过动画模拟出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细胞结构变化等,从而将细胞分裂的复杂过程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重要结构变化的记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好好地体会课程改革的精神,使我们在工作中用好高中生物新教材,编者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新教材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每一名生物教师都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研究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加强研讨和交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交流,从而为我国高中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教师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石先云.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吴佑平.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有效参与[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4)
  [4]韦文其.试论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09(20)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学中,大型仪器设备不仅是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科学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从最初的购置到实际使用的整个过程
本文主要是对财务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当中探索出在新会计制度下提升财务管理策略的相关方式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期刊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受限水在不均匀润湿性微通道中的自扩散性质.通过考察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自扩散行为,发现在微通道中水的扩散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为学生发展的所有思想,并使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和个人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整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富有童心的纯真去发现事物,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的同时,积累素材,撷取素材,并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符合学生心理和语言的佳作呢?在作文教学中,我有很多感受。不管是在和孩子们的课堂教学交流中,还是在于同事交流的教研活动中,我都做了不少的努力,想要收取良好额效果。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  1 兴趣非常重要  
互文性强调的是某一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相互依赖、相互指涉的关系,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基础与前提,而广告语的翻译无不时刻体现着互文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互文性的由来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波利亚“教师十戒”的介绍,并结合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思想分析。 In education and teach
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的翻译是英汉互译中相当常见的一个环节,做好旅游景介文本的翻译不仅可以加深旅客对于两国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还可以促进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