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酵素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y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关注酵素,学习研究酵素,普及酵素知识,完全是源于我母亲的病逝。
  2004年初,我母亲因一次感冒耽误治疗,导致肺内感染,住进了医院抢救。几经折腾,开始医生说是酸中毒,后来又说是碱中毒。在我母亲弥留之际,医生才跟我说:“盖主任我们没办法了,你看看能想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吧!”我一听真的气炸了!当时我才悟出来一个道理,一个病人碰上一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真是一大幸事。我母亲病故了,作为他的儿子以从事健康事业为终身职业的我,救不了自己的母亲,哪怕多挽留她一分一秒都没能做到。从此我就立志寻找到能够抗感染替代抗生素的东西。
  通过网络、书籍、研究国外的情况、到海外考察终于找到能了治病救命的酵素,它既是食物又是药物。通过学习和研究我才明白:“酵素与一般药品不同,一般药品无法根本治疗,虽然疗效快却容易造成伤肝、伤肾的后遗症。药品对细胞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但酵素却是细胞的活化剂,不但可以长期服用,没有毒性,也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有助于生病或疑难杂症的整体疗效。酵素对于希望改善体质的人、免疫力差、有慢性病、成长中的小孩、手术前后,产前产后的妇女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慢性疾病的人也有很好的效果。”
  那时我真后悔,恨我为什么不早知酵素。假如当时我母亲大量用上了酵素,说不定她老人家现在还健在。
  我的母亲病逝了,我要让天下的母亲健康平安,长命百岁。从此我开始投入全部的精力学习研究酵素,推广普及酵素知识。
  在我研究酵素的过程中,酵素使我的岳父多活了100多天。
  我的岳父原离休后因高血压突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一躺就是8年。在那病魔缠身8年里,他老人家大小便不能自理,眼睛看不见,话又说不清楚。2005年国庆前病危,医生通知家人准备后事。我买来了寿衣,眼看着我岳父在病床上面如土色,准备咽最后一口气。我问我爱人救不救?我爱人说:“怎么救?”我说:“救只有一个办法,你大量用酵素。一个小时一袋微生物酵素专供粉,还可以加量。”果然不到一盒酵素我岳父救过来了,并且国庆节出院了,酵素真是个奇迹!
  我再也不愿看到我母亲的悲剧出现在别人身上。酵素这种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贝,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还不认识它真是罪过,也希望通过我的文章唤醒我们的医生补上酵素这一课。
  随着对酵素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我才醒悟到,象我岳父当年得的脑血栓,现代人大大可以避免。因为我们每个人血管中都有一种溶栓的酵素,只不过由于饮食、压力、年龄等诸多因素,这种酵素减少了,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却增加了。人们都知道像高丽参、绿豆、姜、大蒜、葱、洋葱、番茄等这些食物能预防血栓,但它们只是能抑制血小板的凝结而已,像市面上宣传的保健品和部分药物能溶栓,其实它只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已经形成的血栓它们是没有作用的。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在230种食品中唯一溶解血栓的食品就是纳豆。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现代科学提示了这个奥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受益于纳豆酵素的作用。
  纳豆酵素到底有多大神奇作用,只要拿它跟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溶栓药物比较就知道了。尿激酶、链激酶和tPA都是以点滴的方式直接注入血管,其效力最长也只能够维持30分钟左右,而纳豆激酶具有同样效果,不用打针直接口服溶栓效果可达8到12小时,比起尿激酶奏效时间长达20至30倍,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也不用担心用多了会出现血管破裂。尿激酶对心肌血管有效,而脑血管由于比较脆又比较细,它的作用就很有限,而纳豆激酶则清血溶栓效果更好,价钱又低。
  据我所知,国务院已经将纳豆作为21世纪重点开发的食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生物食品重点开发。
  新华社也以《纳豆激酶可溶化血栓》為题,报道纳豆的最新成果。《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等权威媒体也以《神奇的纳豆》等题目开始向国人介绍纳豆的特殊功效以求造福中国心脑血管患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DA)发文指出:“研究表明,纳豆含有独特的纳豆激酶,具有溶血栓、降血压、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等功能。我国应借鉴国外对纳豆的研究,开发新的保健品(功能)食品,如增强抗病力、抗衰老、降低血脂等方面的内容。”
  想了解更多的酵素以及纳豆的健康知识请来电与作者交流024-81062260、22501210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了王筠《说文句读》中句读与今天标点符号的对应关系,初步揭示了王筠句读《说文》的依据和鲜明特色。在文字学方面,从实用的角度,展示了《句读》对金石铭刻等古文字资料
新世纪知青小说中的怀旧现象研究,是窥探现代化影响下人类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一个契机,在新世纪知青作家的笔下,“知青怀旧”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怀恋情绪的表达,也是知青作家们历史
洋葱是欧美餐桌的主角,被称为“菜中皇后”。法国一位名厨曾说,没有洋葱,烹调技术也随之消失了。瑞士有洋葱节,膜拜洋葱,祈求幸福,把洋葱当成神的化身。近几年随着洋快餐的流行,洋葱在中国,也逐渐受欢迎起来。    洋人偏爱有道理  从营养学角度看,近年发现,洋葱对预防所谓“富贵病”颇有益处。洋葱含有黄尿丁酸,可使细胞更好利用糖分,从而降低血糖。洋葱含有前列腺素,可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促进钠的排泄
在汉语文献中,“平等”一词,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情境里的蕴涵特定意义的价值观念,对于中国人而言,平等是在晚清的时候伴随着中西方的激烈对撞从西方传入的
日常烹饪,人们经常是一瓶醬油用到底,既炒菜又凉拌,既做汤又蘸食,这其实并不科学。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处处长左宝起介绍,选酱油要学会看标签。    酿造酱油更纯正  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最重要的是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酿造酱油不含有其他添加成分;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相比较来看,酿造酱油的粮食成分更纯正些。    等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