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语言认同探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龄期是语言观念形成的关键期,而语言观念的形成又直接影响到了语言的使用,为了改善我国农村语言使用状况,促进农村语言文字改革,优化农村语言学习教学环境,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河南省和桂林市163名农村孩子的语言认同观进行了调查,得出农村孩子对普通话的期望认同和情感认同较高,而语言行为认同却相对较低,语言文化价值认同呈现出多样化。这种现状既和我国大的语言政策以及我国农村家庭学校环境有关,又和语言自身的交流和文化价值有关。
  关键词:农村孩子;语言认同;普通话;家乡话
  一、农村孩子语言认同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性
  认同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从字面意思来看,语言认同就应该是某人或某个群体认为某种语言和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体有共同之处,从而感到更加亲切,经常使用。从深层来看,语言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对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态度、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上的趋同,或者在交际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方言的行为,它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因为语言是人类日常生活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群体中的个体只有从自身的态度情感上对该群体使用的语言认可,才会在语言使用时对该群体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该群体的凝聚力。现阶段语言认同的研究大多数也是从深层角度入手,考虑语言认同和社会、民族、文化以及语言的使用、变化的相关性,像黄行(2012)认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标志,他提出通用语主要是方便交流,而少数民族语言包含更多的是文化认同;黄亚平、刘晓宁(2008)认为:语言认同的实质是人为的文化选择;杨玉(2013)通过对59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讨论了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在语言态度、民族认同、语言使用的情况。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把语言认同孤立起来考察,而是把它放在了人类生活的社会中,这应该也是语言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研究和发展必然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村孩子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肩负着传承本地区家乡话的任务,另一方面他们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尽快的掌握普通话以方便未来的交流。农村孩子4岁(有的地区3岁的孩子已经能上幼儿园)之前学习使用的一般都是家乡话,然而一旦他们进入幼儿园,就会逐步接触到普通话,并且在学校等场所会被强制性推广,这样就必然引起农村儿童青少年在学习普通话和家乡话方面的冲突和混乱,据调查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会出现将普通话和家乡话混用的情况。这种混乱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儿童青少年还处在语言形成的初期阶段,对本群体的语言认同观是混乱不清晰的。目前对农村孩子语言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孩子语言的规范方法和规范策略上,像严娟(2014)《浅谈农村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几种策略》,谢伟风(2014)《浅谈农村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这些研究大都基于老师的一些教学经验;二是通过调查对个别地区家庭语言和学校语言进行对比,像阮茁茁(2005)《莆仙话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而农村孩子语言认同观的调查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孩子语言认同观的实际调查,并发现其内在动因,以期为农村孩子语言教学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
  二、农村孩子语言认同实际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地区是河南省和桂林市,调查的对象为3~15岁的农村孩子,共发放调查问卷两次,第一次发放问卷130份,收回处理后,有效问卷为114份。第二次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39份,这次问卷的发放是为了平衡被调查者区域(普通农村、郊区)、年龄段(3~6岁、6~9岁、9~12岁、12~15岁)、性别、有无父母外出务工分布而实行的。实际谈话调查共进行10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份,主要是针对问卷调查的主观性和不全面性实施的。
  我们在设计农村孩子语言认同这部分调查问卷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樊中元(2011)对农民工语言认同考察时涉及的四个方面:语言期望认同、语言情感认同、语言行为认同、语言文化价值认同。
  (一)语言期望认同
  语言期望是指个人或群体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或方言所达到水平以及达到这种水平运用方法的主观预设,它更偏向于理性角度,从心理学上看它位于求知需求的层次,是个人或群体对自己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知识能力需求的反映。通过对农村孩子语言期望认同的考察,能更好的把握他们对家乡话和普通话的态度、对语言学习结果的需求。在这部分的考察中,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希望把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学习的更好?二是对普通话/家乡话的学习希望达到哪个层次?三是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学习普通话/家乡话?
  从表一观察可以知道有69%的被调查者都希望把普通话说的更好,这说明和家乡话相比大多数农村孩子对普通话的期望认同感更高。通过访问分析发现这112人中大都为女孩子(74人,占总数的66%),年龄在6~9岁(45人,占总数的40%)之间,且学习成绩都在中等和中上等(79人,占總数的71%),他们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认为说好普通话能更多的得到老师同学的夸赞,更能显示自己是优等生。这112人中12~15岁的农村孩子人数也较多,有38人,占总数的34%,他们很多人認为说好普通话能更好的和老师同学交流。在对40个希望把家乡话说得更好的人访问时发现他们有29人都来自普通农村,他们认为他们平时的交流基本用不上普通话,只需把家乡话学好就能正常生活。
  从表二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人希望把自己的普通话和家乡话说的差或较差,这说明被调查的这163人对自己的家乡话和普通话都有较高的期望值。在普通话方面,希望把自己的普通话说得好和较好的占了总人数的71%,而且希望较好的比希望好的还多出3个百分点,经询问得知很多农村孩子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很好,但是他们感觉学习普通话比较困难,能达到较好的水平已经满足。
  在家乡话方面,希望把家乡话说的一般的达到了总人数的45%,明显高出了其他两项,经询问分析得知,农村孩子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家乡话比较土,而且自己已经能熟练使用,掌握到一般的水平已经足够了。从普通话和家乡话期望达到的水平对比看,农村孩子对家乡话期望达到的水平较低,这对农村本地方言的保留是十分不利的。   从表三观察可以发现在普通话学习方面有66人希望通过专门的课堂语言教学,占到了总人数的40%,经询问得知他们认为在学校老师都会强调使用普通话,但是又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它们使用起来很吃力。另外希望通过培训机构学习普通话的有46人,占总人数的28%,他们中有31人来自郊区,认为通过培训机构学习普通话更快捷。在家乡话学习方面,没有一个人希望通过培训机构和专门的课堂教学进行学习,都是希望生活中自学,或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家乡话学着比较容易,而且他们都能使用,没有必要通过学校或培训机构再去学习。
  (二)语言情感认同
  语言情感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使用后产生的一种主观接受或排斥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强调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内心接受度情况,在心理学上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阶段,即对某种语言或方言产生的无计划的、潜意识的、能让自己身心舒畅的感性认可。语言情感的认同度情况可以通过语言评价来表现,因此在对农村孩子语言情感认同这部分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喜欢说普通话?还是喜欢说家乡话?二是普通话难学?还是家乡话难学?三是您对普通话/家乡话的评价?
  从表四我们可以得到农村孩子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一个最直观的感性对比情况,农村孩子喜欢家乡话的达到了总人数的55%,高于喜欢普通话的人数,这说明农村孩子在内心情感接受度上偏向于家乡话。在学习的难度上,农村孩子对普通话和家乡话感觉出现了很大的反差,感觉普通话难学的达到了总人数的90%,这说明普通话在农村孩子心中有很大的一个学习障碍,这对他们的普通话内心情感接受度应该有很大的影响。
  表五是从好听维度和亲切维度对农村孩子普通话和家乡话情感倾向的一个反映,农村孩子感觉普通话好听的达到了总人数的47%,感觉家乡话好听的只有14%,这说明在农村孩子心中普通话的好听度远远大于家乡话,这应该和前面提到的农村孩子感觉家乡话土有很大的关系。在亲切维度上,感觉普通话一般的占到了44%,感觉普通话亲切的缺少得多,家乡话则不一样,感觉家乡话亲切的达到了49%,这说明在亲切度上农村孩子更倾向于家乡话。
  (三)语言行为认同
  语言行为是指交际者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不同交际对象交流时使用言语的行为,它是语言认同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行为理论也认为言语是说话者语言内心期望和感受的一个综合反映,一般而言对某种语言使用率的高低就代表着使用者对该语言认同度的高低。由于对语言使用率的调查比较棘手,本次调查从语码转换角度入手,以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为变量对农村孩子语言行为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调查问卷共涉及两个问题:在公众场合(学校、市区)/私人场合(本村、亲戚家)和老师、同学、父母、爷爷奶奶、小伙伴、陌生人的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是家乡话?还是普通话?
  表六和表七是除去不会说普通话以及经常把普通话和家乡话混用的人数后收集到的数据,共114份有效问卷(下同)。表六和表七对比可以发现公共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总是高于私人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家乡话的使用率总是低于私人场合家乡话的使用率,这说明农村孩子公共场合普通话认同度比较高,私人场合家乡话认同度比较高。表六和表七结合可以发现在和关系较疏远老师和陌生人交流时,普通话占有明显优势,在和关系较亲近的父母、爷爷、奶奶交流时家乡话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农村孩子在和关系亲近的人交流时家乡话认同度高,和关系疏远的人交流普通话认同度高。另外从表六和表七总体情况来看,在使用中家乡话的使用比率始终不低,而且和父母、爷爷、奶奶交流时都达到了90%以上,即使最低的公共场合和老师交流也达到了28%,这说明在语言行为上农村孩子的家乡话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的。
  (四)语言文化价值认同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并存共生,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正如王福祥所说“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所有的文化基本上以符号,尤其是以发音清晰的语言而产生并存”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语言使用者一旦对某种语言或方言产生认同感,那么他必然对这种语言或方言带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感。语言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可以通过语言使用者学习目的来窥探,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了学习使用普通话/家乡话的目的?
  从上表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普通话和家乡话占的比重最高的项都是方便交流,这说明普通话和家乡话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交流。另外还有60%的人使用普通话是其他的目的,所占比重比较高的两项是显示身份和赶潮流,这说明部分农村孩子已经把使用普通话作为了显示自己优等生身份,緊跟时代潮流的手段,这时的普通话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多的是它背后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家乡话除了交流以外,比较高的两项是拉近交流距离和家庭影响,这说明家乡话在农村孩子心中具有确定亲密关系、拉近人际关系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庆生.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6(1).
  [2]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樊中元.农民工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1(10).
  [4]王远新.青海同仁土族的语言认同和民族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
  作者简介:
  张彦群(1990—),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语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占一定比例的说明文,一般是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教师很难引学生进入情境,而且,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稍不留心很容易上成科学课。语文味丢失,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成了通病,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低下。本文试从聚焦语言,习得说明方法;梳理脉络,培养逻辑思维;关注细节,挖掘人文价值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力求说明文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还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颁发的《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创新教学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重要内容要求。从这一理念出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改造为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式课堂。沟通合作、互动创新的教学,其宗旨是改变教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互动创新;初中教育;语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已经开始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 ”时代中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要求电子商务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的思维意识。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印发《关于做
摘 要:当前社会正积极倡导高效的教育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构建高效的课堂,初中历史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为了响应国家初中教育改革的号召,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也为了改变现有的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摘 要:对本科教学督导员的职责范围进行了阐述,对课堂教学听课对象和总体评价方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认识,对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经验;教学督导员  扬州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之一,本科教学工作常抓不懈。本科教学督导员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组成,经各学院推荐和校长会议审批,每届二年。督导工作由学校教育教学
摘 要:我国高校行政化的风气始终存在,“官本位”思想日趋加重,由此滋生的腐败使高校的社会公信力遭到质疑。良好的高校行政生态能够改变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创造“学术自由、融合创新”的学习环境,促使高等教育事业生成全新的时代内涵。因此,积极探究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建立优良对策机制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去行政化;问题;策略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科
在语用学中语境对于语句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英语教学经历和翻译学习实践认为,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篇完美的译文的出炉过程不可缺或的一步就是对源语和的语的文化语境予以充分了解和考虑。本文从语境的含义及分类入手,用实例阐明各种语境下的翻译的巧妙性,其中重点探讨了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及翻译方法的恰当使用。  一、引言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
摘 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同样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之中,体育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与社会大众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站在公共体育管理的视角下,如何应对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管理事业。  关键词:公共体育;体育管理;社会责任;伦理分析  在广阔的公共视角中,作为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
摘 要:西班牙语口语教学平台是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新兴口语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西班牙语口语教学平台设置和建设意义的分析,提出对于口语教学平台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西班牙语;口语教学;平台建设  一、自媒体时代西班牙语口语教学平台概念  根据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发布的自媒体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学生校园生活及学习的第一负责人,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任何的情况,都需要班主任第一时间去了解、传递与解决,这是班主任必须做到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不仅活泼爱动、思维跳跃性强,而且分辨能力较弱。因此,这一时期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及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途径,旨在为广大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裨益。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核心素養;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