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语境与翻译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用学中语境对于语句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英语教学经历和翻译学习实践认为,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篇完美的译文的出炉过程不可缺或的一步就是对源语和的语的文化语境予以充分了解和考虑。本文从语境的含义及分类入手,用实例阐明各种语境下的翻译的巧妙性,其中重点探讨了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及翻译方法的恰当使用。
  一、引言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张培基,1983)。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翻译则是一种以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笔者认为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即翻译也早已突破了传统的逐句翻译抑或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相反,考虑更多的是文化语境在翻译中重大影响。“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1989)。吕叔湘先生也说“翻译必须是一个杂家”(吕叔湘,1980)。“杂”即指译者应只是广博,对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的语的(target language)的文化语境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笔译和口译中应充分衡量文化语境在源语和的语中的重要分量,认识到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从而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更加符合的语读者的口味,最终达到文化之间的巧妙转换。
  二、语境的含义及分类
  在语用学中语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可言。“The scope of context is not easy to define...,one must consider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world in which the language user operates at any given-time.”(Ochs,1979)。一般而言,語境的划分为:①谈话语境(context of discourse);②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or linguistic context);③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首先谈话语境,《多维译论》中指出,“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nguistic forms and the users of those forms.”语言的成功交流首先则离不开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当时语境的理解。例如:It is cold in here.短短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语境下有着不同含义。可能是劝对方多穿衣服因为天气寒冷,可能是希望对方把门关上也可能是因为说话的地点条件差而向对方道歉。又如:How did it go?可能是学生在谈论考试结果,也可能是医生在讨论手术是否成功等等。可见,不同谈话语境下,同一句话的含义都有所不同。那么翻译当然会区别对待。其次,情景语境。何自然先生的《语用学概论》中认为,情景语境即在特定的情景中研究所指代的特定的话语。简而言之,即研究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下如何巧妙地处理和应用说话语言。话语研究的前提即情境,没有情境研究就不能谈话语研究。不难发现,人们的日常正常语言交流都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开始的,话语的意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举个例子,“你真有趣”,短短的四个字,有可能是表明某个人本身说话有趣味;也有可能指的是某个人说的话或者做的事非常荒唐。显而易见,不知道当时说话的情景,也是很难理解会话的真正含义的。
  三、文化语境的分类
  根据《多维译论》可知,语境不仅仅局限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说话场景,还包含关于对将来的期望、科学的假设或者宗教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等。笔者自身认为以上罗列的应该均属于文化语境的范畴。并且在这些范畴中,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工作和学习,认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①历史文化语境,即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是文化语境;②习俗文化语境即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语境;③宗教文化语境即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语境。
  四、文化语境与翻译
  1.历史文化语境下翻译技巧
  谈及历史文化语境,让人很容易想到的是各名族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咱们中国的历史文化为例,汉语中的一些历史典故就是一些典型例子。了解民族中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是做好那些历史典故翻译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将源语和的语差异最小化,并且更好地向外国展示中华名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东施效颦”如果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Xishi,对于我们中国人或许还不难明白,但对于对中国文化一遍空白的外国人来说,则根部无法理解。自然不能形象、完美地表达和再塑原历史典故的真正含义。此译文中,译者显然没有交代清楚东施和西施是何许人也。那么,如何让外国读者能真正明白这一典故的含义呢?采用意译和增译的翻译方式无疑将为此典故的翻译添光加彩。
  Dong shi,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再如:“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and there he appears.)”、“狗咬吕洞宾(to wrong a kindhearted person)”、“韩信点兵,多多益善(The more,the better.)”、“项庄舞剑,意在沛公(to 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等等,为了让译文形象易懂,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直译加注或是意译法。   那么西方历史文化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呢?下面看看以下举例:
  (1)“a Burgundian blow”如果按字面译,不知其历史文化内涵的译文读者是很难理解其意思。根据历史故事:“a certain Frenchman was reminded by fortune teller to be aware of a Burgundian blow when he was young.Later on,and sure enough he was put to death for rebellion by the French king Henry IV.Before he was beheaded, he happened to know the executioner was a Burgundian coming from Southeast France.”因此,a Burgundian blow此后被人开玩笑说成“behead”,即:“杀头、斩首”。
  (2)“dog in the manger”,若翻译成“马槽里的狗”,中国读者则很难想象其中的暗含义。因此,译者应该在翻译的同时说明下其背景知识。这个习语来自Aesop’s Fables:“A dog occupied the manger and he prevented the cow from approaching the hay,but he himself never ate it.”,因此恰当的中文翻译为:“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另外,像西方的历史典故中,“paint the Lily”、“meet one’s Water-loo”、“cut the Gordian’s knot”、“cry crocodile tear s”、“Trojan horse”等,它们同样囊括了很多西方的历史文化。总之,要做好各民族中的历史典故的翻译的前提是把握好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的巨大差异,从而采取更加恰当的翻译方法。
  2.习俗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技巧
  鉴于中西方习俗文化的巨大差异,中西在平时的问候语、称谓、颜色喜好和动物的象征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日常问候上,中国人平时遇见打招呼经常为:“在干什么?”、“吃饭没有?”、“去哪里?”;相反西方人则非常简单:“Hello”、“Good morning!”。在称谓上,中国人常把“老”和“公”字加在姓氏后面,如“老王”、“老李”、“刘公”、“张公”等。中国人称呼自己的亲戚可谓五花八门:舅舅、叔叔、伯伯、阿姨、舅妈、伯母、等;西方人相对简单:uncle和aunt。中文“令慈”在英文中指“your mother”、“另媛”英文里说成“Your daughter”。颜色的象征意义上,英文中的“black tea”在汉语中不是“黑茶”而是“红茶”的意思;英语中的“brown sugar”不是褐色糖,应翻译为“红糖”;汉语中的“白发”在英语中翻成“grey hair”;“黑面包”在英文中的表达变成了“brown bread”;汉语中当表达“嫉妒或眼红别人”时说成是“红眼睛”,而英语表达则为“green eye”。黄色在汉语中表示不太好的东西,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但在英语中“yellow pages”却不表示黄色书籍,而是指代一本电话记录本,根据归类的不同记录了不同超市、商业机构组织等的电话号码,英文的表达可为“a telephone book which contains various shops,businesses or organizations,etc.”。最后,动物的象征意义也大不相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 wake a sleeping dog(招惹是非);to put on the dog(摆架子),英文中“She is a cat ”如果翻译成“她是一只猫”,则无法让读者理解。但如果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習俗,明白西方文化中“猫”的寓意为“有坏心思的女人”。
  3.宗教文化语境和翻译方法
  宗教信仰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教,《红楼梦》的翻译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两种稍有不同的译文。由于西方人大多是信奉基督教,所以英国的翻译家大卫·霍克斯的译文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在中国人看来,根据中国的宗教信仰,刘姥姥不应该信基督,而应该信佛教。所以后来杨宪益夫妇将大卫·霍克斯的译文中的“God”巧妙地翻成了“Heaven”,由此一来,译文便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受东方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信人是有“来世”或“来生”的,所以翻译中常有“an after life”的表达,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却无此概念,西方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或升入天堂,或坠入地狱。综上可知,宗教文化在翻译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因素,假设不不熟悉源语中的宗教文化,则很容易导致的语中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去翻译,从而导致了交流上的困难。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必须重视宗教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根据不同宗教文化予以恰当的表达方式。
  五、结束语
  在翻译中,语境中的文化语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翻译实践中,应当适当把握从源语到的语文化语境的变化。掌握不同的文化语境,对源语采用直译、意译、曾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无不为做好翻译的好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延林.文化翻译学教程[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戴炜栋.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魏涛(1983.12—),女,汉族,湖南长沙,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气氛;活跃;数学教学;相互作用;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课堂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
摘 要:根据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要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要依据学生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使各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心里疏导与人文关怀。  关键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社交在人们之间越来越流行,从而使网络微商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的机会。本文从网络大环境下大学生微商创新创业着手,深入研究了微商发展的现状,微商产业在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大学生微商创业的因素,力求使在校大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大环境下成功地经营微商行业并真正受益其中。  关键词:微商;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微商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1.微商的定义。根据百度百科
摘 要:技术与战术的关系是足球运动对抗性规律中,继攻守关系之后,又一关键性问题。它既是理论认识问题,也是实践活动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因此,进一步去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术;战术;关系  1技术与战术的关系  足球运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对矛盾。在足球技术内容和战术形式这一对矛盾中,技术内容决定战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占一定比例的说明文,一般是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教师很难引学生进入情境,而且,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稍不留心很容易上成科学课。语文味丢失,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成了通病,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低下。本文试从聚焦语言,习得说明方法;梳理脉络,培养逻辑思维;关注细节,挖掘人文价值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力求说明文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还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颁发的《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创新教学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重要内容要求。从这一理念出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改造为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式课堂。沟通合作、互动创新的教学,其宗旨是改变教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互动创新;初中教育;语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已经开始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 ”时代中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要求电子商务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的思维意识。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印发《关于做
摘 要:当前社会正积极倡导高效的教育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构建高效的课堂,初中历史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为了响应国家初中教育改革的号召,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也为了改变现有的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摘 要:对本科教学督导员的职责范围进行了阐述,对课堂教学听课对象和总体评价方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认识,对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经验;教学督导员  扬州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之一,本科教学工作常抓不懈。本科教学督导员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组成,经各学院推荐和校长会议审批,每届二年。督导工作由学校教育教学
摘 要:我国高校行政化的风气始终存在,“官本位”思想日趋加重,由此滋生的腐败使高校的社会公信力遭到质疑。良好的高校行政生态能够改变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创造“学术自由、融合创新”的学习环境,促使高等教育事业生成全新的时代内涵。因此,积极探究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建立优良对策机制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去行政化;问题;策略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