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87例经验总结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入路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JNA)的手术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行鼻内镜下切除JN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的范围及肿瘤与瞳孔中线的解剖位置关系对JNA进行分类,根据分类选择了3种内镜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术后症状、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例经鼻内镜手术肿瘤切除率100%,经中鼻道入路35例(肿瘤较小,位于鼻腔鼻窦及翼腭窝),经鼻腔外侧壁入路45例(肿瘤侵犯翼腭窝但未超过瞳孔中线),经鼻腔外侧壁+同侧上颌窦前壁入路7例(肿瘤超过瞳孔中线侵及颞下窝或侵犯海绵窦、中颅窝硬脑膜外)。术后患者鼻塞、鼻腔间断流鼻血、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颅内感染病例。术后随访6~78个月,复发率3.44%。结论:经鼻内镜切除JNA手术是治疗JNA的主要手段,术前是否选择行肿瘤营养血管栓塞术可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分期以及术者的临床操作水平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鼻内镜入路切除JNA,能够根据人体鼻腔固有解剖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鼻内镜设备的优势,以达到切除JNA、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减小复发率、提高预后的目的。
其他文献
<正>盘活存量资产,提升土地价值,进军养老市场上海城投自1992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政府融资平台,逐步发展成集投融资主体、重大工程建设主体、城市安全运营主体为一身的基础设施产业集团。“十四五”时期,上海城投将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基本建成“卓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期刊
目的:建立碳[11C]乙酸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放射化学纯度;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残留溶剂;凝胶限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直接接种法进行无菌检查。结果:建立了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在进样量为0.039~0.963μCi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可有效分离11C-乙酸钠和11C-碳酸盐、11C-丙酮等放射性杂质。建立了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四氢
期刊
对“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认识,不应仅关注课标的“内容要求”,而要从课程性质、理念等诸多方面甚至课程方案等整体来思考。本文提出了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建议:第一,要立足于生物学学科,与概念学习有机融合;第二,既要跨自然学科,还要跨人文学科;第三,要与主题教育有机融合,并突出社会参与。
期刊
本文对美国的科学教材(iScience)及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写作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两者都非常重视科学写作;对在一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教材中科学写作内容的呈现及其在教学中的落实提出了建议。
期刊
学科教育事业需要回眸前辈们走过的路,方能在此基础上返本开新。《朱正威教育文集》一书汇编朱先生七十余年的论文等资料,以课堂教学研究、课程与教材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板块系统展现了朱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学科教育发展的时代缩影。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体会到朱先生深邃教育教学思想的穿透力,还可以品悟教师如何专业化成长,照耀着学科教育未来的前进方向。
期刊
目的:总结26例口咽癌患者采用经口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口咽癌手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口机器人辅助手术(Transoral Robot-assisted Surgery,TORS)治疗口咽癌的护理配合流程,包括机器人器械物品准备、手术室布局、体位安置及护理配合。结果:26例口咽癌患者均采用TORS顺利
期刊
结合当代生物学教育名家朱正威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研究探讨了教师学习教学的内容范畴与具体方式。研究发现:生物学教师学习的内容范畴应达成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广博更新、生物学教学知识的深入浅出,以及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统整进阶;而教师学习教学可通过阅读与教学实际关照、互助与理念探寻结合,以及自我与科学世界链接等具体过程完成。朱先生的生物学教师教育思想启示了生物学教师学习教学的未来走向,即注重学习范畴的动态更新与
期刊
自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以来,医学教育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重大改革以培养更具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医学人才。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融入科研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首先,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引导他们从英文文献中获取前沿科学信息;其次,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
期刊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多起源与多元性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温暖气候,其发展则与更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密切相关: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前后的全球气候变暖期,鼎盛于“气候适宜期”(如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
期刊
<正>看千年前的气候变迁,如何重新划分世界文明的版图。研究历史,无非就是想了解过去的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脉络走向,从而对现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有多个切入点,既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维度展开,也可以从文化、艺术等维度展开。当前,从气象、生态和环境的角度探索昨日世界,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国内外不少学者付诸了行动,出版了相关系列学术著作。《气候改变世界》一书便是从全球的宏观角度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