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朗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中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其作用很大。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范读朗读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教学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利用媒体激发朗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我在引入课文时,利用电教媒体首先展现了一个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村前河水清澈 ,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天润的小村庄。我问大家这样的村庄美不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美。然后,我又把山上裸露,大雨把房屋冲走的画面展现出来让同学们看。接着问:“这样的小村庄美不美?”同学们都说“不美。”最后,我问大家:“为什么同一个小村庄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样,两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二.利用范读指导朗读
  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和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区分文体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何向梅:《閱读教学怎样进行“对话” 》教育导刊;2004年Z1期
  [2]蔡淑瑛:《从听故事到阅读》富春; 90年初版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分析起来,大都是以下原因:学生对口头表达不感兴趣,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  一、激发学生表达兴趣,鼓励学生全体参与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口语训练的尝试表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积累,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们大胆地探索 和尝试。  【关键词】形式多样口语训练培养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高一到高三的英语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
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释放思维的火
2017年6月12日~15日,华东电视行业的传统年度盛会——“第11届华协体发展峰会暨‘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开放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华协体旗下的15家广播电视台和15家厂商代
期刊
目前高中阶段的信息教育技术课程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课程内容单一与重复化,学生水平起点不同,人文价值的匮乏等等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习和运用写作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全面发
积极组织行之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贵在持之以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课上,教师帮助学生选好适当的读物;保证阅读富有成效。
【摘要】实施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必须处理好一些关系如必须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必须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切实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全面提高基拙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课程标准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已经进人全面实施阶段,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了
文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以爱心来感染每个孩子,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人.让学生懂得怎样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并用爱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