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坛绝代双骄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棋坛如武林,顶尖高手往往都会有一个劲敌。像金庸小说中独孤求败那样的现象只能是虚构。真正的高手的诞生大多是因为苦手的砥砺。在清代的棋坛,便有这样一对高手,他们是同乡,棋逢对手,功力悉敌;两人棋风不同,性格迥异。两人还同时被奉为棋圣,这种现象在中国围棋史上堪称绝无仅有。这两人便是范西屏与施襄夏。
  
  一、范西屏——棋中太白潇洒不群
  
  范西屏,又称西坪,名世勋,生于公元1709年(即清康熙四十八年),海宁人。海宁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它距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城不远,小城因钱江潮而名闻天下。海宁还是《搜神记》作者干宝、女词人徐灿、“文字狱”受难代表人物查慎行及张宗祥、蒋百里、史东山等名人的故里,现代诗人徐志摩、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也出生于此。
  范西屏的父亲是围棋爱好者,棋艺不算高,但对西屏童年学棋颇有影响。从小耳濡目染,范西屏喜欢上了围棋,不久父亲就感觉没什么东西可教了。正好当地郭唐镇有个叫张良臣的人,下围棋很出名,父亲便让范西屏跟他学棋。不久,张良臣也下不过范西屏了。之后,西屏又跟山阴的名棋手俞长候学棋。至十二岁,棋艺即与老师不相上下。十五岁那年,西屏和长候对局十次,大获全胜;十六岁时,已号称国手。当时除同乡施襄夏尚可与他匹敌而外,其余棋手都望尘莫及。
  范西屏曾在太仓毕氏官僚世家教过毕沅下棋。毕沅对范西屏的棋才十分钦佩,曾写《秋堂对弈歌》一首赠予西屏。诗中写道:
  “淮阴将兵信指挥,钜鹿破楚操神机,鏖战昆阳雷雨击,虎豹股栗瓦屋飞,鸟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忽讶奇兵天上来,当食不食全局破……坐隐仙家藉养性,君今海内推棋圣”。当时范西屏还不到四十岁,已被人们推崇为棋圣了。
  在《梦圆丛说》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陕西的和尚,来到杭州,想要和范西屏下棋,范西屏故意回避了。后来,是一位范西屏的学生和和尚下了棋。和尚的棋力不俗,学生没能占上风,就急忙咬破了手指,吐出了血,就像突然得了重病一样。他说:“今天我不行了,明天再下怎么样?”于是这位学生急匆匆连夜坐轿子到海宁,请求范西屏指点。第二天中午回到杭州,用范西屏教的走法,在收官的时候,先扑一子然后打劫。陕西和尚一看对方走出这一步棋,就说,我将输半子。然后,他又说,我不远千里而来,能领教范先生一着棋,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如果说这件事难以考证的话,那么,范西屏豫园称雄的故事则是棋界的一个典故,真实可信。清朝嘉庆年间,上海棋风颇盛,著名棋手有倪克让、富喜禄等十余人。其中倪克让弈技鹤立鸡群,称霸沪上。但他生性孤傲,清高自赏,从不与人轻易对局。富喜禄等人则自挟其技,在豫园靠下棋赢取过往棋客钱财。
  有一年,范西屏来到豫园,观看众棋手对弈。看了数十着后,范西屏见黑方应对有误,忍不住指点了一着。此着一下,黑棋满盘皆活,执白者沉思了好长时间,也不知如何应对。众上海棋手见了,对范西屏说:“这棋是不空下的。你没见双方都下有彩金吗?你怎么可以胡乱插话!你要是不服,不妨自己上来试试。”
  范西屏听了微微一笑,也不答话,取出一大块银子抛在桌面上,便移枰就坐,做了个“敬请指教”的手势。众人见这块银子足有二三十两重,成色极佳,个个眼红得要命,都争着要下第一局,以致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范西屏见了,淡淡地说:“你们别争了,也别吵吵嚷嚷的,我下棋从来不怕别人插话,你们干脆一起上吧!每一着都可以商量好了再下子。”众人听了果然一拥而上。
  为了争这锭大银子,每个人都是殚精竭虑、冥思苦想,然后共议出“最佳”着法。范西屏却摇着折扇,饮着香茶,不假思索,随手应对,意态十分潇洒。下了数十着后,众上海棋手已经左右支拙,满盘受制。这些刚才还吵吵嚷嚷、自以为是的高手突然安静了下来,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没有了主意。
  有人赶紧将对局情况告诉给了富喜禄。富喜禄来到豫园,看了看棋局,又看了看范西屏,便在一个空棋盘上摆下了三颗黑子,拱拱手说:“先生棋高,我自知不是对手。请授三子,方敢入局。”
  范西屏也不客气,拿起白子就下。一局下来,富喜禄也是一败涂地。请授四子、五子……还是连战连北。
  众人这才知道厉害,又请来了倪克让。倪克让只瞥了一眼双方对局,便伸手把棋子搅了个一塌糊涂,然后说:“你们真是有眼无珠,这是范西屏先生。不用说三子、四子,即使授九子,你们也不是对手!”
  众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看看银子,再看看范西屏,无不又羞又愧。
  当晚,有富户请范西屏到家,请他与倪克让对局。倪被授四子,双方才恰成对手。
  当时的棋手李步青对另一位棋手任谓南说过:“君等弈止一面,余尚有两局,若西屏先生,则四面受敌者也。”这也说明范西屏的棋大局观出色,时时全局在胸,故能高人一筹,克敌制胜。
  范西屏著有《残局类选》二卷、《桃花泉谱》二卷、《二子谱》一卷和《四子谱》一卷。他的遗局,又被后人编辑成《听秋轩弈谱》和《寄青霞弈选》。以上著作中以《桃花泉谱》价值最大,风行甚广。谱中有范西屏的自序一篇,这样写道:“勋自髫年受习前贤之谱,罔
  李松石对他评价说:“范于弈之道,如将中之武穆公,不循古法,战无不胜。”范西屏性情豪放,潇洒不群。他的棋风与其人品一样潇洒飘逸,堪称是棋界之李太白。
  
  二、施襄夏——弈坛杜甫
  
  沉稳缜密——施襄夏,名绍闻,号定庵,生于公元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是范西屏的同乡,比范西屏只小一岁。
  施襄夏的父亲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施襄夏幼年从父学弹琴和下棋。父亲对施襄夏说:“你的身体瘦弱,还是学弹琴好些。”然而,施襄夏对围棋兴趣浓厚,看见同乡范西屏棋下得好,就叫范西屏教他下棋。起初范西屏让他三子,一年之后,两人就分先对下了,在乡里同时名闻棋坛,博得老一辈棋手的嘉许。
  此后,施襄夏随俞永嘉、范西屏至杭州,请益于徐星友,获睹徐著《兼山堂弈谱》,渐窥其奥。青年时在湖州遇梁魏今、程兰如,受先对局获益甚多。又闻梁魏今借山下流水譬喻弈理而有所悟,棋艺愈进,至此与梁、程分先而渐占优势。
  施襄夏棋风精严,操算深远,与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并称“四大棋家”。著有《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校订《弈隅通会》。评谱《手批十八局》载于《弈程》,遗谱一百五十余局编入《海昌二妙集》中。
  施襄夏与范西屏同时驰骋于棋坛,难分高低。当时,有人作了这样的评论:“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缜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方之诗中李杜,询为至今。”施、范棋风迥然不同,定庵如大海巨浪,含蓄深远;西屏如崇山峻岭,抱负高奇。前者稳健持重,以缜密的算度见长;后者轻灵多变,以过人的感觉取胜。
  两人棋风不同,性格不同,甚至下棋的速度不同,却棋逢对手,难分高下。据说,施襄夏同范西屏对局时,经常锁眉沉思,很长时间才下一子。范西屏却轻松自若,有时应子后竟睡觉去了。有次两人对局,范西屏已处于颓势,旁观者议论纷纷,认为西屏难以挽回局势了。然而,不多工夫,范西屏做起一劫,竟使对方难以应付,全局形势逆转,反败为胜。观众惊叹不已。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抬高范西屏棋艺的成份,但可以看出两人行棋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当时能与范西屏抗衡的只有施耐庵,甚至于有人在下棋时跑大老远的路去请施襄夏支招。施襄夏著有《弈理指归》和《弈理指归续篇》,和范西屏所著《桃花泉谱》同为旧谱中的典范,被后代棋手当作必读之选。
  《弈理指归续篇》讲述了下棋的基本要诀,附有图解,比较通俗易懂。其中有三篇歌诀,即“凡遇要处总诀”,“四子总旨”和“攻角总旨”是这本书的精华。尤其是“凡遇要处总诀”,阐明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具体着法,颇切合实际。
  
  三、当湖十局——龙争虎斗平分秋色
  
  范西屏和施定庵的棋力孰高孰低,历来都是弈林的热门话题。清朝文学家袁枚的《小仓山房集》中说,范西屏和施定庵对弈,范嬉游歌呼,随手应对,施定庵则“敛眉沉思”,至晚未落一子。按这个说法,似乎范西屏比施定庵高出许多。但多数人都认为,这条记载有意扬范抑施,难免失实。
  当湖又名拓湖,即浙江平湖别称,此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古代文人雅士最讲究意境,故有登高必赋,对酒当歌之说。而当湖波光粼粼,远离尘嚣,自是两大绝世高手对弈的最佳场所。乾隆四年(1739),平湖县世家张永年聘范、施到家教棋。张永年家中五世善弈,永年及其子孝坡、香谷皆能文工弈,有“拓湖三张”之称。1739年范、施曾应主人的请求,进行十局对抗比赛,这就是“当湖十局”的由来。
  按我国明、清之际的习惯,高手相约,一般以十局棋为轮,净胜局每领先四局者,交手棋份即提高一格。当年西屏三十一岁,襄夏三十岁,正是精力弥满,所向无敌之际。对于襄夏,无疑含有向天下第一高手挑战的意味;对于西屏,则是一场精神压力极大的卫冕战。
  范西屏十六岁即为国手,前辈国手莫不避易之,海内唯施襄夏与之不相上下。两人此番当湖对垒十局,是对两人棋力的一次最权威的检验。虽然,许多人眼里范西屏落子快捷,似乎略胜一筹,但施襄夏棋风严谨慎密,滴水不漏,一般棋手想拿下一盘都不容易。最终,当湖十局以两人各胜五局而告结束。
  当湖十局,是传统的座子局,以攻杀为主,双方在这十局中呕心沥血,竭力施展平生绝技,杀得天昏地暗,棋局上两人异彩纷呈,景象万千,关键之处杀法精妙,惊心动魄,将中国围棋的传统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湖十局”不仅充分展现了范、施的高超棋艺,也达到了我国古代对子局的最高峰。八十年代,当今国手陈祖德曾在《围棋》月刊上详尽介绍当湖十局,认为范施两人的攻击力即使在现代国手中也属一流水平。只是由于当时围棋理论,尤其是布局理论的局限使得两人的综合棋力尚存在一些欠缺,否则以两人的棋力,就是在现在也同样可以驰骋棋坛,有所作为。
  当湖十局之所以成为妙绝古今的佳作,就在于两人超脱名利所累,既不是所谓的争霸赛,又没有高额的奖金酬劳,两人凭着对于棋艺的执着追求,平心静气,各逞棋才。这种超越胜负的平和心态是当湖十局所以传世的重要原因,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争棋无名局这一格言的正确性。当湖十局还常常引发人们对于棋手年龄与奋斗精神的思考。范、施年岁相仿,同乡同里,都出生在爱好围棋的家庭,又都受教于同一位老师。可以说,两位大师在他们的棋艺生涯中,起点基本是一样的。但西屏自幼天资聪颖,而襄夏则“性拙喜静”。由于这一点差异,襄夏成为“天下第一手”的时间,比西屏晚了将近十五年。然而他毕竟赶了上来,终于和西屏站到同一高度。这也说明,天资虽然必不可少,但也并非唯一决定的因素。纵观当今棋坛像范西屏依靠过人才华一举成名者不少,但大多昙花一现;能如施襄夏一样老而弥坚者却不多,但他们往往能抵达棋艺的高峰。所以,当湖十局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棋艺上的瑰宝,也是一笔精神上的财富。
  “当湖十局”大气磅礴,杀法精谨,成为前无古人的围棋杰作。所以有人说,范、施为一时瑜、亮,后人强要为二人分出高下,反而是多事。钱保塘《范施十局序》云:“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今古。”除“当湖十局”外,范、施并无其它对局谱传世。这大抵是因为两人相知甚深,都知道赢不了对方,既然如此,就不如不下。有人曾问范、施之后的的大国手周小松以为前人的棋艺如何,他回答说:“唯范、施不能敌,余皆能抗衡。”可见,范西屏和施定庵是功力悉敌难分伯仲的巨匠。
其他文献
"迈等越伦"局名颇为怪异,令人费解。20世纪80年代,笔者诠注此古谱时,查遍工具书如《辞源》、《辞海》等,均未见载此词语。后来,笔者经过长久努力,才在史书上找到答案:原来在隋炀帝时,奸臣虞世基任"内史侍郎",他掌管官员考核时,根据贿赂之多少来定级。凡行贿多的,定为"超越等伦",升官加爵,不送贿赂的,他只给填个履历,则此人注定不升级,甚至还会降职罢官。  本局棋势,红方进车照将,黑方频频喂子垫照解杀
期刊
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沧桑早已荡尽楚汉之争的滚滚硝烟。当历史的车轮辗过2001年的岁尾,FXQ网站风云突变,网络棋坛烽烟再起。继年初举办冠军锦标赛之后,此次“网络大师邀请赛”再次吸引了四海之内的英雄豪杰,特别是中国数位棋坛精英的加入,更使大赛蓬荜生辉。  本次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预赛从10月19日开始,75名参赛选手被分成15个小组,每小组前两名出线。为争夺为数不多的“入场券”,小组循环赛愈发显得
期刊
范君(先负)李树忠  (2001年11月20日弈于吉林省公主岭市)  中炮对反宫马  李树忠:公主岭市棋迷,身为人民教师,工作繁忙,但每有空闲便横车跃马。  李树忠 □张晓霞    1、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炮8平6  3、车一进一 …………  □以横车攻击反宫马是80年代的常见走法,现在已不为棋手所选用,主要原因是横车出动迟缓,不如直车简明有力。  3、………… 马8进7  4、
期刊
这是世界杯第八轮的角斗,前七轮旷代棋王胡荣华与吕钦、中国台北棋王吴贵临三人同分,处在第一集团,但胡的小分略高,如果一直能胜下去,将圆多年的世界冠军梦。第八轮胡后手迎战中国台北陈国兴,陈国兴是近年来新崛起的棋坛新秀,棋艺水平高超,也想借此盛会印证自己的武功,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中国台北 陈国兴(先和)中国 胡荣华  (2001年12月13日弈于澳门)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1、炮二平五 马
期刊
这是一处独门的庭院,南西北共有八间瓦房,庭院宽敞廓落,中间栽种了几株石榴树,石榴树下架着几个青瓦鱼缸。  每年五月,院子里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如满天朝霞一般灿烂美丽,到了中秋的时候,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硕大的石榴,在微微秋风中轻轻摇摆,诱人垂涎欲滴。  今年,石榴树上的石榴同往年一样坠满枝头,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收获的时节,团圆的佳节。明日便是中秋。  然而每到这个时候却是他最伤感、寂寞与无奈的时
期刊
东港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这里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鸭绿江在这里入海。江海交汇,形成了别样的风景,自然也润泽了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东港杯”海峡两岸棋王对抗赛在东港华能宾馆拉开了帷幕。吴贵临是中国台北棋手,在刚刚结束的第七界世界象棋锦标赛上获得了季军的殊荣,陶汉明在2001年的银荔杯和BGN世界象棋锦标赛两获亚军,同样是出尽了风头。此番交手,是两人本年度的第二次直接对抗,友谊和比赛显得同样的重
期刊
火车头 韩冰(先胜)广东 陈丽淳  (2001年10月弈于西安)  反宫马对过宫炮  在2000年全国个人赛时,韩冰首轮遇到了高懿屏,走的是相同布局。今年韩冰旧局重演,可谓轻车熟路,很快便赢得胜利,最终获得第十四名,晋升为大师,圆了她多年的大师梦。  1、马八进七 卒3进1  2、炮二平四 马2进3  3、马二进三 炮8平4  近年在全国比赛上多走马8进7或马8进9,双方各有不同变化。  4、车一
期刊
第一关  测试要点:主要考查你对子与势取舍的把握能力。  测试时间:20分钟  第二关  测试要点:主要检验你对局面的洞察能力和处理能力。  测试时间:30分钟  第一关  过关导游   1、炮八平一 将4进1  2、马四进六(5分) …………  进马等一手,是取胜的关键。如急于吃死黑车而改走炮一进九,车5平4,马四进五,将4进1,马五进六,将4平5,炮一平六,士5退4,马六进七,将5平4,马七进
期刊
永磁同步电机以其高可靠性、高转矩密度、高效率,在生活家居、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电机无感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降低成本,各种算法研究已较为深入。论文以表贴式电机为主要控制对象,进一步探究无感算法稳定机理,整体上提高无感控制系统的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为了应对无感控制算法精确检测实际转子位置的问题,将同步参考系的电机数学模型推广到观测系,建立了统一模型。
  利用矢量数学模型设计了两种电流控制器,实现了解耦,获得了同样的传递函数。从抗参数扰动角度对两种控制器进行了
无刷双馈电机取消了电刷和滑环,可以利用部分容量变频器实现变速恒频发电,具有高可靠性、高系统效率、低维护成本的优势,在当前能源匮乏的背景下,于水电站并网发电系统及无刷双馈柴油机组发电系统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首先,讨论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在并网发电和独立发电的应用优势,并对其控制策略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得到矢量控制对于变速恒频发电控制更有优势的结论。
  第二,对无刷双馈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叙述,并分析其在不同发电状态下的功率流动的特点;通过坐标变换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