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理解和欣赏诗歌,感悟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内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通过阅读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古诗词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内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理解和欣赏诗歌,感悟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内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几点古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的心得。
  一、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一定要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开始,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风格特点和社会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基本文句,想象诗歌中人物形象和画面场景,把握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抓住最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字眼,由此才能真正體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需要先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经历以及前后期作品的风格特点,感知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逐句了解词的内容,找出体现词人感情的词句,“愁”“永昼”“又”“凉”“消魂”“瘦”。以此来感知词人在重阳节时孤独寂寞、思念丈夫的思想感情。
  二、析诗歌意象,感受意境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意和象的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体表象。它既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又是诗歌的灵魂。诗歌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从把握意象开始,抓住诗人创作时选用的特殊意象展开想象,把握诗歌中意象的客观特点和带来的主观感受,以此来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寻找意象,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特点,学习想象和联想,掌握一些基本的术语概括诗歌的画面意境。
  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感知作者选择的意象。首先让学生找到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句子,再让学生找出典型的意象,通过想象再现词中描绘的画面场景,感知其客观特点以及带来的主观感受。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想象,感知词中描绘的离别时凄楚悲凉的画面以及渲染了离别后凄清暗淡氛围,从而体会词人与情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深情以及离别后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对情人无限的思念之情。
  三、明表现手法,体味艺术之美。
  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情的基础上,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之美,体会作者高超的诗歌创造能力和艺术驾驭能力,感受中国诗歌的艺术之美。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记住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的术语,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并能够结合具体诗歌感受这些手法的具体应用和表达效果,能够真正体会和领悟这些艺术手法的妙用。
  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感知词中的人物形象,抓住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词语“愁”和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后,让学生赏析词的表现手法,体会这首词中设问和比喻手法的妙用。尤其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将抽象的亡国之愁恨的感情比作满江绵延不绝的江水,它是那样之多,那样的没有穷尽。
  四、重个性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大量的古诗歌诵读对于学生学习诗歌,提高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除此之外,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量的增加一些篇目,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或者课余时间进行诵读。如在教授了《辛弃疾词两首》之后,我又向学生推荐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使学生了解到了辛弃疾的侠骨柔情,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辛弃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诗歌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诗歌的学习和鉴赏,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积极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以诗歌为主题,设置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诗歌鉴赏会、小小诗人赛,等等,或是通过诗歌的朗诵和鉴赏活动,让学生相互评点,或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诗歌等,这样,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创作,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高中诗歌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上升到鉴赏的层面,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感知中国诗歌和文化,从中感知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感知名家大师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8):42.
  [3]韩贤克,崔宏伟.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1(12):40-41.
  [4]赵伟丽.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额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3):160.
其他文献
摘要:个性化阅读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文本;教学内容  个性化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判断和感悟,个性化、开放且多元的阅读教学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要符合文本特点  教材
期刊
摘要:以往教学中,教师一直以课堂的绝对领导者出现,学生常常作为课堂的配角参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权利被无限放大,学生的权利得不到重视,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教师也越来越“独断专行”,形成了教学的恶性循环。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和趣味性,教师也无法推动学生向前行,师生关系一度十分紧张。新课改的实施与不断深入,使人们看到了以往教学中的弊端,开始积极思考有效的教学方式,想要通过平衡师生之间的生存模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而言,在内容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延伸,这也意味着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教学课堂模式以及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方式的灵活化,数学教学知识的直观化,帮助学生在有效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实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让数学教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有更大的吸引力
期刊
摘要:随着沈阳市教育均衡化的不断深入,各学校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学校内涵发展将成为强势。怎样推进内涵发展?关键要有抓手。而各校现在不缺抓手,如:抓校园文化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校本教研等等。对我们学区而言,关键是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那就是评价。  关键词:评价内涵 提升教学工作 转换视角 兴趣激发  一、转换一个视角,审视对学生的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及各种讲话中一再强调要实施
期刊
摘要:在全球创客运动兴起的大趋势下,“创客”一词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创客教育在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的载体,承载着发展创客教育的重任,对创客教育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就创客空间与创客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农村初级中学进行创客空间建设与应用谈自己的一点观点。  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创客空间  近年来,“创客”一词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2015年,李克强总理新年第一站就是
期刊
摘要:益智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与游戏的融合,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在游戏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在现实的区域活动中,往往材料的有效投入成为了组织游戏开展的一大因素,通过新型材料“纸牌”的有效引入,让幼儿的益智区域游戏开展更加完美。  关键词:益智区域、游戏、纸牌  传统益智区域活动开展时,材料的投入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通过新型材料的投入,让孩子提高对益智区域活动的兴趣是很有必要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为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开展课堂内外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适当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更好地积累素材,丰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首当其冲便是要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高效课堂一词便在新的教育趋势下诞生,而打造高效课堂也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并且是整个语文学习生涯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本文以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方向
期刊
摘要: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其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活经历少,知识经验不足,迫切需要间接的知识经验补充,而阅读就是学生们获取间接知识经验的主要方式。但阅读活动也是一个主动性的知识接受过程,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课堂参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们可以自觉运用自身知识与能力探究语文文本。故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互动性,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帆船”,班主任是班级中的“掌舵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文化氛围和学生的精神风貌。所以,班主任应着重进行班级的管理建设,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应从关心学生、班风文化建设、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努力,本文主要从初中班级的角度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建设  班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体现出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还能在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