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不老 岁月无伤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1986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外表朴素,心里却有着不俗的治学经略。42岁的他不再年轻,却有着与年轻人一般的执着与激情,20余年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谱写了一曲曲美妙的育人乐章。“激情不老,岁月无伤。”华宁县盘溪镇中心学校校长李达这句话掷地有声,以之概括他投身教育的满腔热情和不老情怀,恰如其分。
  李达出身于华宁县青龙镇一个贫寒山区,亲身感受过贫寒乡民无知识、无文化的苦楚,切身体会过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与憧憬。
  9年寒窗苦读,1992年,李达从玉溪师范学校毕业,怀着报效家乡的热情与决心,毅然重回大山怀抱,来到位于青龙镇高寒山区的老田小学,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他先后在这里的老田小学、糯租小学、禄丰村小学等校任教,9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教师升任完小校长。在此期间,身上挑着“普九”重任的他一边强抓教育教学工作,一边忙于前往县城参加驾驶员考试,为的是学校的交通便利。
  出身贫寒的他深知山村孩子无钱读书的难处,从教以来,每到一所学校,他必抓勤工俭学,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免费上学,减轻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生从小的养成教育必不可少。无论在一师一校还是条件稍好的完小,李达都将养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在他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他从不因条件艰苦而放弃自己,也从不因学生顽皮而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2003年,李达从青龙镇一所乡村完小校长调任盘溪镇中心学校副校长,6年后升任该校校长。
  如今,盘溪镇中心学校在李达的带领下,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特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主课堂”出质量
  荣任校长后,李达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要让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我们搞科研的教师就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只有和广大师生在一起,只有观教师的常态课,我们才能发现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们学校的教研人员,每周下乡不少于两天,每个学期推门观课不能少于100节。正是这样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调研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乡镇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达说。
  通过广泛调研,李达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行为主观、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热情不高,快乐指数太低。
  针对调研结果,李达提出了“三转变”“六主动”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三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六主动”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实践、主动学习和主动展示。
  在“三转变”“六主动”这一教学改革思路基础上,学校在汲取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校先进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在继承中心学校以往办学经验的同时,将教育教学经验集中归纳,推陈出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并在全校3 000多个学生、300多名教师中推广运用。
  在“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盘溪镇中心学校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为目标,内容涉及学生自主学习、班级自主管理等方方面面,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做课题研究不是在办公室里看文件,也不是在办公室里品教师东拼西凑或者通过网络下载的反思和总结,不是走马观花地看教师作秀,更不是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地跟风而上,而是深入课堂走访观察,沉静心思地体验感悟。只有这样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才有针对性、实效性;只有这样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才能真正惠及师生、学校以及一方百姓。”李达在《如何做实课题研究》一文中写道。
  盘溪镇中心校于2007年9月开展了《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研究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进新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2011年,该课题通过了县级结题验收,课题研究的成果“四段式教学模式、课堂五让思想、小组捆绑式学习评价”等得到了市、县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其研究价值得到彰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吸引玉溪市内外的多所中小学校领导和师生近400人前来参观学习和交流,“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玉溪市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教学日常管理和课题研究中,盘溪镇中心校树立了真抓实干的精神,2007年以来坚持每月进行一次 “课改月研讨会”活动,10年来从未间断;在全镇推广“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运用研究以来,辖区内各完小每周实行“周研讨课”活动,以此推动课改和课题研究。
  自《自主课堂体验式教学实验》课题于2011年9月申报为市级课题继续深入研究和运用以来,盘溪镇中心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断深入调研,努力把课题研究做实,做出效果。通过高密度的研究和不懈的坚持,最终使课改走进教师心中,使课题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风和学风,创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了课题研究的真正价值,这也成为盘溪镇中心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达引领推进的全镇教育教学改革,促使盘溪镇中心学校在近年来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总体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
  管理立校强队伍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方向,盘溪镇中心学校以讲座、专题交流、论坛、沙龙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掌握参与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李达把课堂分为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综合课;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展示与评价,教师学会放手、等待与组织,以及班级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他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亲自示范,为广大教师提供可以触摸到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准确把握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实质,领会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明白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思想内涵。   盘溪镇中心学校下辖17所完小和1所幼儿园,在校学生达4 600多人。在李达校长的带领下,立足农村学校这一实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安全、质量、特色”为指南,树立了“不抛弃,不言败,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勇于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和特色教育取得了双丰收。


  在学校民族学生众多、学生极易流失的处境下,李达始终坚守“一个都不能少”,不但不让一个学生流失,而且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得有尊严、学习得有意义,并获得自身全面发展。除了进行常规救助、家访等措施外,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其严格与班级的巩固率挂钩,每流失一个学生,都要扣除教师很大比例的绩效考核量化分;期末检测不允许学生缺考,缺考就将其成绩记为零分,计算进教师的成绩中。“这一措施表面看来有些苛刻,但它却有效杜绝了教师人为造成学生不参加考试的现象,有力推进了‘不抛弃’理念的实施,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优帮辅’,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李达说。
  此外,学校还创立了“2+3”工作机制。所谓“2+3”工作机制,就是中心学校管理人员每周必须下学校蹲点两天,听课、上示范课、与教师搞研讨活动,了解学校的情况,掌握师生动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在办公室工作三天。“这一工作模式能有效联系基层,实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不但做到经常性地帮助指导,而且对及时化解一些基层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李达说,“2+3”工作模式已成为盘溪镇中心学校领导班子的一项特色工作。
  教学常规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把教学常规纳入考核范畴是盘溪镇中心校管理的又一特色。学校根据教育局下达的教学常规相关精神,要求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方面进行细化,并制订出详细的考核量化表,使教学常规考核定性化,便于督促管理。教学常规考核分两级考核,完小由校长、教研组长组成考核组进行周考核、月量化,量化结果进行公示和反馈,考核结果纳入年末教师绩效量化比例中;中心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式考核,考核结果计入校长的工作量化。教学常规的定性考核,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了教学常规管理走过场和空泛化。
  特色教育显品牌
  农村学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方面,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的缺乏,尤其是音体美教师的缺乏。多年来,盘溪镇中心学校在李达的带领下,不等不靠,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因地制宜地开展好音体美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体育教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实施兼课制度,保证每个班级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就由语数教师兼任,保证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程正常开展。兼职教师边学边教,会什么教什么,关键让孩子们有充足的运动时间,让孩子们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二是实施体育期末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包括50米往返跑、掷铅球、跳绳、篮球等,考试评分标准依据国家儿童体育锻炼和检测标准评定,考试成绩纳入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和评优评 先考核。三是坚持举行每年一次的学生篮球赛和乒乓球赛。自2011年以来,中心学校每年坚持举办学生篮球赛和乒乓球赛,比赛既是各完小体育工作的展示,更是促进和带动体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通过坚持年度比赛,学生的球技在逐年提升,在全镇形成了热爱篮球、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氛围,学校也因此充满活力,真正变成了学生喜爱的乐园。四是结合“减负增效”措施,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每天早晨进行20分钟的跑步运动,下午进行40分钟的“走进操场、走进阳光”活动。各完小根据各自的地域特点,开创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如龙潭营小学的彝族烟盒舞、大寨小学的花灯舞等,都颇具特色,深得各级领导的好评。
  盘溪镇常年气候温暖,水量丰富。中心校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了游泳教育。盘溪镇新村小学附近有一个私人经营的温水堂,学校利用这一资源,租用温水堂的游泳池开展游泳培训班。培训班多年来为省、市少体校输送了40多名优秀的游泳选手,所训练的选手代表华宁县参加省、市级比赛,共计获得7枚金牌、21枚银牌、15枚铜牌,游泳培训因此成为中心学校的一大特色。为了扩大游泳教育规模,更好地把游泳教育发扬光大,让更多学生学习游泳,中心校多方筹资40多万元,于2012年在镇内的小龙潭小学建成一个标准游泳池,现已在该校内实施游泳全员教育,并利用这一资源在全镇乃至全县内进行招生培训。
  “珠心算教育,使学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珠心算这一神奇的技巧,智力得到开发,多了一项特长。珠心算教育已成为盘溪中心校的一个标志,甚至一个品牌。”李达说,珠心算对于学习的孩子具有启智、计算和教育三大功能。盘溪镇中心校于1999年9月开始进行珠心算教育实验研究,通过发展,办学规模已从当年的1个班发展到现在的25个班。学校将珠心算教育普及与选手训练并重,既抓好普及教育,也抓好优秀珠心算选手的训练。迄今为止,累计受过珠心算教育的学生达3 400多人,历年学校珠心算选手参加省、市珠心算技能比赛获团体奖23个,获个人单项奖64个。2007年,学校珠心算选手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在深圳举办的珠心算国际邀请赛,获团体三等奖。市级课题《珠心算运用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八年的努力,于2007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并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余年的辛勤耕耘与付出,李达目前已成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校长”和“华宁县李达名师工作室”带头人。盘溪镇中心学校也被冠名为“云南省珠心算实验基地”“玉溪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玉溪市游泳项目示范学校”。
其他文献
昆明信息港消息 记者日前获悉,《昆明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已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从而有效缓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解决“择校热”问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  除上述“基础教育
期刊
“招标,竞标者不报以低价,就拿不下标的。竞标者嫌报价过高,供货商就只能变着法儿掺次品。这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你连着我我连着他,市场已经搞坏了。”6月22日,沧州,一家橡胶颗粒厂厂主李子华(化名)哀叹。  头一天,沧州市盐山县作坊使用废旧轮胎、电缆加工塑胶跑道被央视曝光。22日,河北多地采取行动,多家废旧橡胶制造企业被一夜关停。  当晚,教育部叫停在建和拟建的塑胶跑道工程。  坊间,人们谈塑胶跑道色
期刊
今年,走入清华和北大这两所标杆般高等学府的农村孩子,双双超过了700人。差不多每5个燕园学子中,就有1个是农家子弟。  很多人会问,占据考生总数六成的农村孩子获得不到两成的录取名额,算得上什么大新闻?把它浸润到时间长河中,意义自会显露:以北大为例,30年前农村子弟的比例是30%,而到本世纪的头十年,已然下滑至10%。  其实,众多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都在世纪之交出现过下滑。近年来止住农村孩子在重
期刊
智能触屏设备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它会把下一代变成什么样的人?站在传播媒介变化的历史转折处,父母们对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尽管如此,出生在触屏时代的孩子们仍然在父母的焦虑中成长着。  心智灾难?  腾讯网儿童频道在《数字小公民安全成长指南》中指出,56%的中国儿童初次上网的年龄低于5岁,而家长希望儿童第一次触网的平均年龄是7岁。但互联网低龄化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按照家长的心意逆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
期刊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成都手机销售火爆的太升南路上,由于新“苹果”在初期发售量少,价格同样在水涨船高,最贵的一款iPhone7 plus甚至炒到24 000元,足足是原价的两倍还要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购买苹果手机的人群里,学生占了3至4成,成购机主力军。 (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学生处于学习阶段,没有经济收入,却成为购买苹果手机的主力军,其中的反差令人警醒。  长期以来,苹果手机系列在我
期刊
在这里向您讲述程俊辉烈士、王展飞、张有国老师的故事,这不是老生常谈,是源于心底的这份感动,源于想把这份感动传递出去的冲动。  每一次和这些有德有才的智者面对面,我们都会心灵顿悟,会从凡夫俗子蝇营狗苟的烦琐生活中走出来,胸怀变得远大起来。此刻,我们才真正明白名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的深刻内涵。  9月20日下午的云南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来了三位“重量级人物”。  省委宣传部在此发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教师,有力地支撑着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显著提升了“人口红利”的质量,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多年来,这九个字生动地描述了我国广大乡村教师
期刊
羽毛球就是个球。  如果你舒服,我就不舒服;如果你难受,我就特别好受。把我的快乐建立在你的失误、疼痛与失败之上,这就是羽毛球实战竞技中的至真至理。  还有,你防东,我打西;你防西,我打东,就要让你防不胜防。你在远处,我放网前;你在网前,我就挑高打远。心怀鬼胎,阴谋诡计得成之时便心中暗喜,一脸坏笑,用一句川话即可淋漓尽致地表达赛场上比赛选手的心情: “就是要累死你个龟儿子。”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想
期刊
近日,在一所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老师提出,考虑到孩子们还太小的实际情况,希望家长们贡献点儿时间,一起来打扫一下教室,迎接新学期。还有的学校为了确保“精准贡献”,甚至发给了家长一个调查表——“您能为学校作什么贡献?” (9月16日《工人日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息息相关的。在立体式教育构架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长对学
期刊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近年来长征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在网上以讹传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