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 还原真相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近年来长征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在网上以讹传讹,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必须坚决予以澄清。
  1.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
  2003年,两个英国年轻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重走长征路后声称:“长征其实不到官方长期宣传的公里数,大约只有3 700英里(约6 000公里)。”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媒体包括一些知名网站纷纷转载,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实际上,这一说法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当年红军走的大多是小路、山路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还因缺乏地图走了不少冤枉路;而两个英国人拿着GPS定位系统,走的基本是大路、直路。其次,红军是在频繁的战斗中行军,不断迂回和奔袭,为了调动敌人,他们不得不经常采取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大踏步进退的战略战术,还要追击敌人,来回折返;而两个英国人则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单向行进,没有走回头路。另外,部分中央红军因为张国焘搞分裂,被裹挟南下,曾三过草地,朱德就曾说:“长征两万五千里,我个人却多走了一万里。”
  1936年,红军总政治部在广泛征集材料的基础上编辑整理了《二万五千里》一书,其中有一份附录《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是以红一军团直属队为标准,依据命令、报告、各种日记、报纸汇集而成。根据这个一览表的记载,红一军团直属队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到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总计行程是18 095里。而这只是很少打仗的直属队走的路程,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走的无疑更长。当年访问陕北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就写道:“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至于那两个英国人的说法,前些年有学者曾将他们与主力红军走的路线加以核对,发现有相当大的出入,他俩起码少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实际上,4支红军部队由于各自开始长征的起点不同,所走的里程不一样,但走得最远的作战部队行程达“二万五千里”是不容置疑的,正如1935年毛泽东所说:“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2.认为蒋介石为红军长征“放水”
  这几年,有人强调蒋介石为了统一西南,将之建成抗战的大后方,故意放红军突围,并驱赶其进入云贵川,然后中央军趁机尾随而入。如蒋纬国在其口述自传中说:“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他还评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着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海外一位女作者说:“毫无疑问,蒋介石有意放走了红军主力、中共中央与毛泽东”,“蒋介石此时的战略计划是把四川建成将来对日本作战的大后方,即他所说的‘复兴民族之根据地’。”她甚至径直断言:“蒋介石放走红军还有一个更秘密的纯私人动机:他要斯大林释放在苏联做人质九年的儿子经国。”
  不难看出,这种观点一方面是为蒋介石“追剿”失败辩解,另一方面的潜台词则是认为红军长征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蒋介石故意“放水”。这就贬低了红军的英勇善战和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事实上,这一观点根本不能成立。试想,如果蒋介石有意“放水”红军去西南,他为何在西去路上部署多道封锁线,红军又为何会在湘江一战中损失过半?如果蒋介石有意驱赶红军去四川,红军为何会北渡长江受阻,不得不四渡赤水,费尽周折地在敌人包围圈中来回穿梭?如果蒋介石有意放走红军,他又为何不断严令部下加紧追剿,并在日记中屡屡对未能“一网打尽”红军表示懊恼?显而易见,蒋介石“放水”长征说是一种牵强附会之臆测。
  3.否认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中的领导地位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近年来有人质疑这个提法,认为遵义会议后在党内负总责的是张闻天,军事上是周恩来,毛泽东只是周恩来的帮助者。因此“遵义会议并没有确立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确立起毛泽东在中央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起码也是三四年以后的事,遵义会议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
  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虽在党内负总责,但他很民主,特别尊重毛泽东的意见;而且他不懂军事,也就基本不插手军事。周恩来虽然是军事方面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但也很尊重毛泽东的意见,如在是否打打鼓新场的争论中,他最后还是听从了毛泽东的意见。经过这件事,中央决定成立“新三人团”负责军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其实毛泽东是核心。包括林彪后来对毛泽东的指挥有意见,写信给中央要求撤换军事领导,闹出一场会理会议风波,这也说明毛泽东当时已是红军的实际领导者。稍后陈云离开红军去莫斯科,他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时也说:遵义会议上,“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同样是指实际领导。另据张国焘回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闻天对他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主要考虑的都是军事行动问题,大家都推重毛泽东主持其事”。以上材料都表明,“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
  4.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
  长期以来,“飞夺泸定桥”已成为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典型例证,但近年来却有人试图否定这一史实。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作者写道:“其实,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五月二十九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英国人李爱德、马普安在《两个人的长征》一书中,说红军早上8点开始打仗,打了一天一夜。老百姓在前面带路,红军跟在后面,几个老百姓被国民党击中掉进了河里。
  毫无疑问,这些说法都意在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实际上,“飞夺泸定桥”并不单指夺桥一战,它还包括了一昼夜240里的强行军。从这个意义上说,“飞夺”一词是完全成立的。至于泸定桥是否发生过战斗,以上两种说法也互相矛盾。前者说“根本没有战斗”,后者则说“打了一天一夜”;前者说“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后者则说国民党把百姓击中掉进了河里。二者的来源都是口述材料,而更具史料价值的应该还是来自敌人的原始档案。台湾“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中有一份西康军阀刘文辉发给蒋介石的电报,称:“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恰是红军“飞夺泸定桥”之日。此处“奋战”一词,无疑说明那些否定泸定桥发生过战斗的说法是错误的。另外,英国人采访的那个老人说“红军早上8点开始打仗,打了一天一夜”也是不对的,因为正式发起攻击的时间是16时,17时便夺桥成功。由此看来,所有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说法都是不实之词。
  综上所述,如今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丑化和矮化领袖。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报》消息 “互联网+教育”时代,尤其是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国内外网络在线教师的兴起,给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形势,及时调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案以及方式方法,是教师教育机构急需思考的重要议题。  挑战之一: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日趋显著。在新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养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以及转变办学模
期刊
昆明信息港消息 记者日前获悉,《昆明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已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从而有效缓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解决“择校热”问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  除上述“基础教育
期刊
“招标,竞标者不报以低价,就拿不下标的。竞标者嫌报价过高,供货商就只能变着法儿掺次品。这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你连着我我连着他,市场已经搞坏了。”6月22日,沧州,一家橡胶颗粒厂厂主李子华(化名)哀叹。  头一天,沧州市盐山县作坊使用废旧轮胎、电缆加工塑胶跑道被央视曝光。22日,河北多地采取行动,多家废旧橡胶制造企业被一夜关停。  当晚,教育部叫停在建和拟建的塑胶跑道工程。  坊间,人们谈塑胶跑道色
期刊
今年,走入清华和北大这两所标杆般高等学府的农村孩子,双双超过了700人。差不多每5个燕园学子中,就有1个是农家子弟。  很多人会问,占据考生总数六成的农村孩子获得不到两成的录取名额,算得上什么大新闻?把它浸润到时间长河中,意义自会显露:以北大为例,30年前农村子弟的比例是30%,而到本世纪的头十年,已然下滑至10%。  其实,众多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都在世纪之交出现过下滑。近年来止住农村孩子在重
期刊
智能触屏设备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它会把下一代变成什么样的人?站在传播媒介变化的历史转折处,父母们对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尽管如此,出生在触屏时代的孩子们仍然在父母的焦虑中成长着。  心智灾难?  腾讯网儿童频道在《数字小公民安全成长指南》中指出,56%的中国儿童初次上网的年龄低于5岁,而家长希望儿童第一次触网的平均年龄是7岁。但互联网低龄化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按照家长的心意逆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
期刊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成都手机销售火爆的太升南路上,由于新“苹果”在初期发售量少,价格同样在水涨船高,最贵的一款iPhone7 plus甚至炒到24 000元,足足是原价的两倍还要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购买苹果手机的人群里,学生占了3至4成,成购机主力军。 (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学生处于学习阶段,没有经济收入,却成为购买苹果手机的主力军,其中的反差令人警醒。  长期以来,苹果手机系列在我
期刊
在这里向您讲述程俊辉烈士、王展飞、张有国老师的故事,这不是老生常谈,是源于心底的这份感动,源于想把这份感动传递出去的冲动。  每一次和这些有德有才的智者面对面,我们都会心灵顿悟,会从凡夫俗子蝇营狗苟的烦琐生活中走出来,胸怀变得远大起来。此刻,我们才真正明白名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的深刻内涵。  9月20日下午的云南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来了三位“重量级人物”。  省委宣传部在此发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教师,有力地支撑着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显著提升了“人口红利”的质量,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多年来,这九个字生动地描述了我国广大乡村教师
期刊
羽毛球就是个球。  如果你舒服,我就不舒服;如果你难受,我就特别好受。把我的快乐建立在你的失误、疼痛与失败之上,这就是羽毛球实战竞技中的至真至理。  还有,你防东,我打西;你防西,我打东,就要让你防不胜防。你在远处,我放网前;你在网前,我就挑高打远。心怀鬼胎,阴谋诡计得成之时便心中暗喜,一脸坏笑,用一句川话即可淋漓尽致地表达赛场上比赛选手的心情: “就是要累死你个龟儿子。”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想
期刊
近日,在一所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老师提出,考虑到孩子们还太小的实际情况,希望家长们贡献点儿时间,一起来打扫一下教室,迎接新学期。还有的学校为了确保“精准贡献”,甚至发给了家长一个调查表——“您能为学校作什么贡献?” (9月16日《工人日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息息相关的。在立体式教育构架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长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