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一代与焦虑的父母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k0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触屏设备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它会把下一代变成什么样的人?站在传播媒介变化的历史转折处,父母们对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尽管如此,出生在触屏时代的孩子们仍然在父母的焦虑中成长着。
  心智灾难?
  腾讯网儿童频道在《数字小公民安全成长指南》中指出,56%的中国儿童初次上网的年龄低于5岁,而家长希望儿童第一次触网的平均年龄是7岁。但互联网低龄化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按照家长的心意逆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年龄低于10岁的中国网民超过1 800万,未成年上网人群已经过亿,儿童的网络渗透率还在不断提高。
  影响视力是家长的首要担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1.5万名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iPad、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到3小时,60.87%的家长表示,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在18岁以下少儿中,近视增速最快的是小学生。超过40%的小学生近视,这个数字是2000年的两倍。


  作家王蒙将触屏时代的到来称为“心智灾难”。在他看来,触屏和电视一样,提供了一些文化含量可疑的声像信息,让人们再度被科技征服。电脑与鼠标、触屏和智能手机先后冲进生活、杀入头脑,它们“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也许还有劫持”。
  2012年,在iPad上市的第二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曹晋主持了国家社科课题《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研究》,“儿童玩工”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她认为,孩子的童年是跨国公司最易驯服、有充裕时间玩乐的市场资源,低龄儿童逐渐被技术异化,成为智能产品消费终端的低龄劳工。在她看来,iPad已经沿袭了电视曾承担的“保姆”角色。在一些公共场合,唯一能使孩子安静下来的方式,就是把成人的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放在孩子面前。
  为了阻止孩子使用iPad,父母会为触屏设置密码,而对于这些被严格限制使用时间的孩子,偷偷记住触屏的启用密码,不是一件难事。他们会蒙上被子,蜷缩在黑夜,任触屏闪烁。这令人想起三十年前,上一辈家长怕电视影响功课,而竭力阻拦孩子看电视的情形。
  未知的恐惧
  当iPad成为世界各地儿童最想要的礼物时,被触屏时代困惑的不只是中国的家长。
  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提出建议,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电子媒体。但在移动互联不可逆转的趋势里,该学会又指出,电子设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但并不建议3岁以下孩子接触触屏设备。
  纽约科恩儿童医疗中心的鲁斯·米兰奈克医生在实验中发现,不到3岁就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幼儿,会影响孩子学习走路和说话的速度,言语智力测验的得分也低于其他幼儿。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过去6年增加了71%。语言研究专家认为,这与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更多地进入儿童生活有一定关联。
  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心理学教授桑德拉·卡尔弗特看来,儿童专注地滑动触屏,与拼乐高、玩布偶时全神贯注的状态是一样的。心理学家将这种状态称为“心流体验”。但两者之间,仍有一个微妙的差别:什么时候放下乐高或拨浪鼓,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而在触屏游戏的世界中,孩子的任务是否正确完成,都是预先的程序设计。
  “但谁知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纸质阅读塑造出人类的线性思维,进入触屏时代后,交互设计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能够给出确切答案。
  被改变的童年
  恐惧和焦虑也来自于父母对社会竞争的不安全感。作家张洁告诉记者:“父母舍不得孩子玩,觉得孩子怎么学都不够,一看到孩子玩就坐立不安,担心被同龄人落下,这是物质稀缺年代的后遗症。”
  在不够富足的时代中,竞争已经被训练成几代人的本能。“活得比别人好”的生活目标也沿袭在80后、90后的身上。但诞生于丰富物质中的触屏一代,已经和父母不再一样,他们需要的是获得幸福感。
  张洁认为,“我们生活在物质富足的时代,不必为了争抢资源而抹杀个性,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做自己,个性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获得尊重。”在她看来,平板电脑的意义正在被低估,它并不只是“好玩一点”。了解触屏、驾驭触屏,它可以是一个帮助孩子了解自我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工具。
  美国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迈克尔·科恩集团的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玩具,儿童更喜欢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玩游戏。在触屏时代,交互设计师试图用精细的设计留住最不忠实的用户——儿童,也在用各种方式向家长示好、让他们安心,但家长仍在千方百计地让儿童远离这些有可能并没有伤害、促进成长的产品。
  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认知发展是在触觉、视觉的互相配合中完成的。而触屏刚好融合了这两种感官,又将听觉加入其中,形象思维和想象力都正在被激发。在皮亚杰生活的年代里,他所指的触觉是,触摸一朵花、一只猫、沙滩和海水……但交互设计也可以让人走向户外。AR(增强现实)技术下,诞生了一款“Pokémon go”(城市精灵)的游戏,它让世界各地的成人拿着手机,甚至在夜里到处闲逛,收集“宠物小精灵”。
  当人们还在担忧触屏会缩短孩子的童年时,可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孤独的AR、VR(虚拟现实)时代正在赶来。互联网科技观察者莫小谦说,这些人与机器更深层交互的技术,正改变着孩子的童年。“不同领域的明星科技产品整合起来,或许就是陪伴当代儿童成长的哆啦A梦。”
其他文献
2005年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孩子的母亲向纳溪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让女儿重返校园。李铁军则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书”,女儿自此再未踏入过学校一步。尽管李铁军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均学艺不精,但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成都商报》8月22日)  李铁军认为自己是在培养伟大的科学家,恐怕
期刊
有人问我,为什么80多岁高龄还充满活力,有何奥秘?我回应说,没有什么奥秘,就是“热爱生活,热爱马列”。  ——王展飞  被称为“云南省理论界的一面旗帜”的王展飞教授,现已87岁高龄,虽患上了严重眼疾,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放大镜和助手协助着他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依然前行。  党的十八以后,王展飞教授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完成了省委
期刊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虚假就业协议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不签不给毕业证、不签论文答辩通不过的事情时有发生。其根源到底在哪里?  就业率统计价值何在  去年12月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各地各高校要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
期刊
中国基础教育只会刷题、应试、“摧残”孩子创新活力?这种认识落伍了。据媒体报道,随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上海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悄然改变。最新调研显示,上海逾七成公办高中建有创新实验室,研究性学习列入教学课时。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上海市“七成高二年级学生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让多元评价改革得
期刊
从表面上看,网络社交平台扩大了交际圈,降低了人们的孤独感。但事实上,网络社交越是聒噪,人们心里反而越容易孤独。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交网络伴随下成长的年轻一代虽不乏网络社交达人,但他们中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不爱出家门,缺乏社交能力,有的甚至“不敢接电话或应门”。  “加我微信吧”,这是当下最主流的社交手段。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新近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期刊
今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小朋友即将面临小学语文教育一项改革,这项改革动作虽小,却含义深远。据媒体报道,今秋开学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个变化:一年级语文从先学拼音再认字变为先认字再学拼音,广东等地将率先实践此项改革。新版一年级教材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  有小学语文教师接受采访时介绍,原来的教学方式中,一年级要在入学第一个月学完拼音,而这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为
期刊
《中国教育报》消息 “互联网+教育”时代,尤其是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国内外网络在线教师的兴起,给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形势,及时调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案以及方式方法,是教师教育机构急需思考的重要议题。  挑战之一: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日趋显著。在新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养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以及转变办学模
期刊
昆明信息港消息 记者日前获悉,《昆明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已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从而有效缓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解决“择校热”问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  除上述“基础教育
期刊
“招标,竞标者不报以低价,就拿不下标的。竞标者嫌报价过高,供货商就只能变着法儿掺次品。这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你连着我我连着他,市场已经搞坏了。”6月22日,沧州,一家橡胶颗粒厂厂主李子华(化名)哀叹。  头一天,沧州市盐山县作坊使用废旧轮胎、电缆加工塑胶跑道被央视曝光。22日,河北多地采取行动,多家废旧橡胶制造企业被一夜关停。  当晚,教育部叫停在建和拟建的塑胶跑道工程。  坊间,人们谈塑胶跑道色
期刊
今年,走入清华和北大这两所标杆般高等学府的农村孩子,双双超过了700人。差不多每5个燕园学子中,就有1个是农家子弟。  很多人会问,占据考生总数六成的农村孩子获得不到两成的录取名额,算得上什么大新闻?把它浸润到时间长河中,意义自会显露:以北大为例,30年前农村子弟的比例是30%,而到本世纪的头十年,已然下滑至10%。  其实,众多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都在世纪之交出现过下滑。近年来止住农村孩子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