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活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数学课堂,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而且给枯燥、机械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还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更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就针对如何利用“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力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便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探究欲望 探究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教学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必须随之改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问题研究也就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呢?对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在平时就要时常关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情景和问题,而科学探究的起点是问题,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上《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课时,教师可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制作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圆柱,然后通过按要求摸出几何体,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汲取更广泛的知识,而且学生对于活动总是会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
  又如在讲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我引入一块三角形玻璃样板不慎被张宇同学碰破,成了四片完整碎片(如图所示),聪明的他经过仔细考虑认为只要带其中的两块碎片去玻璃店,可以让师傅画一块与以前一样的玻璃样板。
  这个问题来自生活实际,学生立即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冲动,纷纷议论起来。这样学生不仅会分类讨论,还掌握了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意义。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时候,才会对它真正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解決实际问题的时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由于多数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使得学生在理解时产生一定偏差,难以与知识形成共鸣,从而不能生成自己正确、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走进教材。例如在上“代数式的值”这一课时,老师提问:“你想知道你未来的身高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程序框图”,(x y)除以2乘1.08,只要输入x、y的值,就能输出结果,同学们都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兴奋地争先恐后地想要试试。这时教师及时指导:每位同学的求出的数值,就叫代数式的值,利用多媒体的程序框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再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我们在课件中利用flash制作一个动画,可以这样设计一道题:一棵9米高的大树,受台风“苏迪罗”影响,在离地面4米的地方折断,有个1米高的小孩在离树4米的地方,树朝着小孩方向倒去,小孩是否会遇到危险?这个问题同学们觉得贴近生活,有解决问题的想法,而不是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同学说画画示意图,看看,想想,算算。通过画图、观察、思考,使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实际为一边是3米的直立边,另一边是4米的直角三角形,所以离树4米远的小孩会有被树压的危险。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变枯燥数学为有趣数学。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书本知识与生活情景的衔接中,实现对难懂且略显枯燥的内容的形象转化,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对以后的长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网络的使用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网络题库、网校等也都给学生新的方式。在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自己发现数学知识。
  例如任意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是否交于一点这个探索中,就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软件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再划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看看这个规律是否改变。这些内容以课本内容出发,通过计算机探索新知,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意识。又如在教《平均数》时,我们先放一段NBA的视频,让学生回顾NBA运动员身高,求出身高的平均值。再如在讲解《测量》这节课时,我们在课件中可以播放测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如何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一目了然,比起老师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用眼睛和耳朵接受。
  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问题、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寓于情景之中,以生动活泼的情节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起学生的探究活力
  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许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都与数学学科学密不可分,我们要与社会接轨,让学生清楚最新一些信息。力求有效实现《标准》提出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
  如现在有一种叫“未来教室”的课堂,就是利用网络,加强老师与同学之间互动,真正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针对不同的学生发送不同的作业,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又如在上《等可能性》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等可能性的概念,在教学中我们先通过“掷硬币”、“在袋中摸球”、“转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时的位置等”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体验什么样的事件的发生等是可能的。在做“指针停止转动时的位置”试验时,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制作,并请学生上来转转盘并停止转动,观察指针的位置,让学生理解指针停止转动时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并且也是等可能的。我们在课件中链接了视频(演示试验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活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分散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在传授新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七年级上《图形的变换》这节课时,要让学生理解平移、翻折、旋转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用电子白板制作课件,让图形动起来,用一双巧手,使得图形能够平移、翻折、旋转并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又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时,帮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与二次函数表达式中的a、b、c有关系时,我借助媒体制作了动画,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二次函数的a、b、c发生变化时,抛物线的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化,让这一教学难点瞬间突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运用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再如:七年级刚接触到“平行线的判定”时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闪烁各种图形的边,分离出复杂图形中的“Z”“F”“U”,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看出哪两条直线平行。
  利用信息技術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分化教学中的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应适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质疑释难的能力,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功感,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作用非常看重,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为主,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突出,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以教师为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讨论,积极参与,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顺利完成教育改革内容。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1.引言  新课程理念中,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观及知识和教师观都有所不同,必须
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总目标指出: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在教学中,我善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制定说话训练的目标、说话训练的途径、说话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  一、说话训练目标  1.动作技能领域。  模仿:(1)
摘 要: 现场作文教学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教师应当科学设计与组织现场教学活动,有序安排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发挥作用,破解作文教学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场作文 教学优势 教学要点  曾几何时,作文教学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非常头疼的一项内容,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互动性与实际学习效果却大打折扣。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一项非常
当因极端事件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大规模停电时,可以协同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本地资源恢复网内重要负荷,以提升配电网韧性.为了快速平稳地使系统从停电后状态过渡
作家钱钟书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文学感慨:“我没有什么,不过我会想象,能联想。”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认为,文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虽然我们尽可不必人人争当作家,但在中学写作中加强想象力的培养与训练却至关重要。  我们常常把“异想天开”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其实,我们就应该经常“异想”,“异想”至“天开”了又有什么不好?正因为“异想天开”,才有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
摘 要: 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城镇初中差距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文章从“基于读者意识训练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方法路径、实施策略、实施成效”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读者意识 农村初中 写作策略 写作路径  一、农村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农村初中指的是地处县城以下的乡镇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城镇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研究人员均十分重视抗癌药物的研发。癌症被认为是由个别细胞的无限制增殖导致的,这通常归咎于细胞正常分化和程序性死亡功能的异常,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调节异常会使癌细胞异常生长。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已经了解了细胞是如何生长和分化的,典型的细胞周期主要分为四期:G1期,S期,G2期和M期。当今抗癌药物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一些对于癌细胞至关重要而又较为独特的特殊靶点,这些靶
在手机与电脑风行的时代,中华汉字手书的习惯正慢慢淡化,不仅如此,一些孩子沉溺在手机与电脑之中,基本丧失思考能力与习惯。面对海量增加的信息,他们不知怎么分辨稂莠,无所适从……  怎么引导孩子筛选信息,合理使用手机?怎么让键盘手、手机手回归到正常手呢?怎么引导孩子养成看书、整理习惯,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这是我们目前正着力探讨的课题。  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孩子养成多写的习惯。让孩子静下心来,有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門艺术,它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的密切结合,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掌握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实现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数和形等)相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
摘 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入手,简单讨论如何在高中数学中融入问题教學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教学法 融入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问题教学法十分必要。利用问题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知识,在问题中追求真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