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乡愁的电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龙猫》作为一部扎根于日本自然风土的影片,通过对日本自然风貌的如实描画,唤起了人们心中对自然的乡愁。影片体现了日本自古以来的自然美学观,即万物有灵,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分子,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这一对自然的审美取向是符合我国自古以来的自然观的,也是近年来在生态电影中渐受关注的观点。通过《龙猫》我们可以看到,发掘本土自然意境之美,通过对乡土的把握唤起乡愁,进而使人们关注生态,是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乡愁 乡土 《龙猫》 自然观 意境 生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0.016
  
  《龙猫》是宫崎骏作品群中关注度较高的一部。1989年以来,日本国内电视重播12 次,其中10次以上收视率超过20%。[1]这部电影曾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一部影片。其情节十分平淡,讲昭和30年(1955年),姓草壁的一家人到乡下休养。因为妈妈生病,于是爸爸带着大女儿小月和二女儿小梅,来到就近的乡间小屋。在此期间,两个女儿认识了乡间的精灵龙猫,并与其相处愉快。这样一个平淡的故事缘何如此人气高涨,关于其研究并不在少数。比如对《龙猫》中幻想要素的调查(青木研二2011『となりのトトロ――その幻想性の構造(1)』),通过对小月与小梅的解读来追念旧日情怀(邢英2007《童真之旅与寻梦之旅——电影龙猫解读与分析》)。还有在技术层面,比如通过建筑学,色彩学做的分析(有原寿典、鵜沢隆2007映画『となりのトトロ』における境界の研究、李犁,陆瑶2008《动画片中的色彩表情——宫崎骏动画片《龙猫》的色彩语言》)。唯独电影中常被感受到的生态意识,却在对《龙猫》的研究中身影寥寥。其实,这对《龙猫》是非常不公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龙猫》代表了生态电影的一个新模式。它不是灾难片或风光片,也没有任何说教,它通过一个美好故事呈现自然生态,让观众自己领悟并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宫崎骏说过:“龙猫是道理最多的一部电影,但是我们费了很多苦心让它恰到好处,藏而不露”[2]。这众多的道理当中就包括了宫崎骏的生态理念。并且,因为《龙猫》的舞台就是日本的乡村,它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思想与自然观的日式风格更加浓厚。而日本式自然观,也是属于整个东方自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其特征是强调万物平等,人只是自然的一分子。在《龙猫》中,宫崎骏用诗意的镜头把握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之美。所以平淡的故事能够如此引人入胜,就在于《龙猫》的电影意境唤起了观众对于自然的乡愁。
  一、森林与稻田—日本本土审美意境
  影片呈现了日本的风土之美。“将龙猫的舞台设置在日本,对我来说算是一种还债。至今为止的动画我都是把背景放在外国或者是架空背景,可事实上他们的灵感都是取材于日本的风土。我把外国描绘成了一个有秀美自然,有梦的地方,却把哺育我长大的日本弃之不顾。事实上,这片土地无比美丽,我想重新认识这个事实,于是……”[3]
  正如宫崎骏所说,《龙猫》完全还原了1955年左右日本农村的风貌,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美丽风光。那时,大规模的现代化还没有扩展到农村,日本各地都保留着龙猫的故事背景——松乡那样的乡村。其重点由两部分构成:里山与原生林。里山是指靠山的村落,一般有稻田、水渠、防风林等等,其重要特征就是循环可持续发展。数百年来,村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乡间风景。就像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大块大块的水田接连不断,尽头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木制家屋,门前山间溪水潺潺,清可见底。
  另一部分原生林就是龙猫生活的“塚森”。日本列岛在绳文时代就被森林覆盖,森林在日本人心中意义特殊,代表了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在森林中一般会有神社或寺庙的存在。片中在龙猫居住的樟树处供奉着天水宫[4],保佑农田水利及儿童健康成长。并通过忠实的光影刻画,还原了当时乡村中森林的风貌。
  影片中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描绘。小到一草一木的模样,可以分辨出来植物的种类;[5]大到整个松乡区域井然规整,里山区域与原生林区域的关系如实还原。影片这种对时间和地点的严密重现,令观众不由得想起“过去的美好时代”,那时,天蓝水清,树高草绿,孩子们像小月小梅一样嬉戏游玩,徜徉于大自然之间。大自然就像母亲,温柔的包容着我们。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的舞台设置以草壁家为中心,森林与稻田和谐共存。森林是原始的自然的,稻田则经过了人工的开拓,草壁家被这两种意象所包围,也代表了宫崎骏心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同时,草壁家是从都市来到乡下疗养,从立场上来说是一个外来者。面对着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草壁家的融入过程也是观众们对自然的回忆过程。
  宫崎骏说过:“别国的动画片,自然一般都是作为背景登场,树木、水源、天空,都是背景的一块幕布,我们却更加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被自然所包围的。虽然有时也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自然,但我们从心底非常强烈的认为应该谦虚的对待自然。我们工作室一直以来的信念,就是这个吧”。[6]
  “谦虚地对待自然”,这也是日本,或者说整个东方自古以来的自然观。
  二、日本的自然美学观的传统溯源
  日本自古以来的自然观和我国道家思想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比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都认为人并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生于自然的。不同之处在于“道”的有无,我国道家思想认为天地有道,宇宙万物都遵循一定的道理;但日本的自然观念则着眼于事物本身的存在,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生成的,这个生成的力量就是自然的道理。[7]加之日本生态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种植,于是进入稻作文化时期之后,出于对赐予食粮的大自然的感谢,古代日本人开始信奉万物有灵,一草一木上皆有神的住宿。[8]对日本人来说,自然与宗教是相连接的。所以决定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不是君临,而是谦虚。
  在日本的传统艺术落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山中遇雨,见到一间亮着灯火的小屋,于是敲门请主人收留。谁知来应门的却是一只狐狸,原来竟是狐狸一家。迷路人硬着头皮说明来意,主人允许他进屋等待。四周都是狐狸,迷路人不禁在角落瑟缩不安。这时有开门声响起,原来是这家的小狐狸回来了。“爸爸,角落那个很像是一个人啊?”狐狸爸爸回答说:“没关系,他好像不怕生,不会咬人的。”[9]
  这个故事想象了狐狸世界的存在,并意识到人类在狐狸眼中,也许和狐狸在人类眼中的形象并无不同。对人类的这种定位,体现了整个东方自然观的精髓。人不是万物灵长,而仅仅是万物中的一份子,是自然而生自然而长的天地间的一个物种而已。
  龙猫的形象设计仔细观察很有深意,他有圆滚滚的身子,可爱的圆眼睛,同时又有锋利的爪子与坚硬的牙齿。就像自然,可以凶暴可以温顺。不过,我们在影片中却没有机会看到龙猫凶暴的一面,因为片中所有人都是用一颗谦虚的心来对待它。无论是两姐妹,爸爸,还是村子里的人,都是相信龙猫的存在并虔诚的祈祷其保佑。如果小梅见到龙猫时“以貌取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情节的发展绝不会如此温馨。正是因为小梅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接触龙猫,所以龙猫也回应她温情的一面。正如我们用谦虚的心来面对自然,自然也会用她的博大来对待我们。
  但是,为什么所有人都相信龙猫的存在,却只有小梅和小月才看得见呢?
  在宫崎骏电影中的主角多为儿童,并大部分充当自然与人类社会沟通媒介的角色。在龙猫中小月与小梅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但他们所拉近的不仅是剧中人物,还有银幕前的观众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一定是儿童?因为儿童代表了人类最初的本心、未来的希望。这些已有前人分析过,在此就不再赘述。但从日本古以来的自然观来看,宫崎骏选择儿童来做与自然沟通的使者也是理所当然的。如前所述,日本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在孩提时代也是这自然中的一员。在社会化以前,孩子们还保持着自然一员的状态,比起社会的产物,更属于自然的产物。所以小月与小梅能够毫不费力的看到龙猫精灵的存在,因为他们属于相同的族群。而社会化之后的成人,就不知不觉与自然产生了隔阂。片中没有一个坏人,爸爸也是一个好人,老奶奶也是一个好人,但并不是好人就一定能够看到龙猫。因为这个概念是人类的定义,是人类社会中的好,而不是能够和自然沟通的好,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自然属性,所以无法察觉龙猫的存在。
  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成人对孩子们是宽容的。他们相信孩子们的确看到了龙猫精灵,并尽力维护孩子们的世界。这其中或许包含了对自己童年的追忆,与对自然的乡愁。成人们代表着孩子们长大后的模样,他们也许无法再看见龙猫。但童年的珍贵回忆,将伴随着他们,时刻提醒自然的美好。
  宫崎骏说过:“想通过《龙猫》构建一个瞬间的乌托邦”[10]。1955年左右并不是像片中那么美好的时代。彼时,日本经济刚刚复兴,正大规模进行现代化,美丽的森林和稻田正面临着消失的命运。而对此影片却完全没有涉及,却将最美好和谐的生态呈现出来。这就令我们有可能淡化时代、国家、社会等背景,只专注在松乡这一美好的生态和谐景象里,回想自己童年时相似的自然景色,重温自己儿时的“乌托邦”。
  另外,对小月小梅形象的生动刻画,也拉近了观众与自然的距离。片中小月与小梅性格各异,但却都代表了她们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比如小梅开始对隔壁老奶奶的怕生,对乡下自然风光的好奇;小月对小梅的姐妹情谊,大哭时的表情动作等等,都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对孩子共性的把握与刻画,令无论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童年的成人,都能产生怀念的情绪。通过跟随两姐妹的一举一动,观众实现了童年幻梦的回忆或者铸造。无论我们现在身处何种环境、哪个国家,我们都拥有共同的与自然为友的童年。也许宫崎骏希望通过这种正面的方式,令观众重拾对自然的亲近感,燃起对自然的爱情。
  片中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像这样的精灵,现在也可能还存在着”。其实,最初的版本是“像这样的精灵,现在可能已经消失了”。但根据宫崎骏的建议,结尾由否定改为了肯定。其中意味,值得推敲。加上同样结尾处,母亲略微察觉到两姐妹存在的场面,这是否表达了导演美好的愿望,希望自然还没有弃人类而去。如果我们能够用一颗赤子之心与自然对话,人类也许可以再次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
  三、结语
  《龙猫》是一部日本风味浓郁的动画片,不仅是乡村与自然的景色,更在于其深处流淌的与自然亲近的自古以来的自然观。从弥生时代进入稻作文化以来,日本诞生了朴素的万物有灵论,而这种信仰渐渐发展成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日本人都敞开胸怀接纳自然。这种情况到了工业近代化后发生了变化,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龙猫》这部电影又唤起了对自然远古的回忆,温暖了现代人远离自然的寂寞的灵魂。
  事实上,因为《龙猫》的上映,使得日本的里山保护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体现了电影巨大的影响力量[11]。同时令人欣喜的是,这部影片不仅在日本影响很大,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反响。也许是因为对于自然,人类心底所流淌的乡愁是一致的。片中所描绘的日本的自然分外真实,可以说代表了日本自然风土的特性,然而,因为其真实,又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的共性。不再是作为背景的自然,而是包容着我们如同母亲一般的自然,通过《龙猫》在观众的心中复苏了。
  这种通过唤起观众对自然的乡愁,来实现生态理念传播的方式,在我国也有出现。比如国产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也是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对情感意境的把握,而获得了商业与思想传达上的成功。同时,这两部影片在影像表达上,都把握住了“乡土”二字。也许只有描绘自己熟悉的土地,才能迸发出饱满的热情,从而能感动观众吧。在乡土的景色中发掘出意境,唤起观众对自然的乡愁,也许是生态电影的一个新方向也未可知。
  
  本论文为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生态电影美学意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10071
  
  注释
  [1]在日本一般来说超过15%就可以算作高收视率。
  [2]宮崎駿監督インタビュー(宮崎駿『となりのトトロ絵コンテ集』[M]. 徳間書店1988/06/30収録)
  [3]宮崎駿インタビュー週刊読売[N].1989/02/26
  [4]神社的一种,主神供奉安德天皇、建礼门院、平时子,守护水利、安产。
  [5]有研究者曾做过总结,可一眼辨认出名称的草木就接近20余种。
  [6]宫崎骏《ぼくは駄菓子屋さん》④日本経済新聞[N].1997/06/05
  [7]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M].岩波新書 1961/11/20
  [8]泛灵论最早由Edward Burnett Tylor在Primitive Culture(1987)中提出,认为灵的概念是所有宗教的起源,但后来随着民族学的资料积累,证实只有稻作文化才容易孕育出泛灵论。在日本,泛灵论发展成为后来的神道教。
  [9]小佐田定雄『子供にウケる「落語小ばなし」』[M].PHP研究所2009/07/27
  [10]宮崎駿インタビュー1994/07/24(稲葉振一郎『ナウシカ解読――ユートピアの臨界』[M].窓社1996/02 収録)
  [11]由市民团体自发设置的“トトロのふるさと基金”一直致力于里山保护运动,自1991年购买1号“龙猫森林”保护地以来,至2011年1月已取得14处保护地。
  参考文献
  [1]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M].岩波新書 1961/11/20
  [2]安蘇谷正彦『神道とはなにか』[M].ペリカン社1994/04/01
  [3]小佐田定雄『子供にウケる「落語小ばなし」』[M].PHP研究所2009/07/27
  [4]安田喜憲『森の日本文化――縄文から未来へ』[M].新思索社1996/11
  [5]昭和30代世相 http://homepage3.nifty.com/~sirakawa/Coin/J046.htm参考时间2011/6/12
  
  作者简介
  和文波,女,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日语系助教,主要从事日语教育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对于许多出版社和编辑来讲,编辑挣钱已经变成了全部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而这一事实,至少涉及习两个层次的同题:一是行业的基本面,二是编辑个人的工作技巧。
多媒体工具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以来,它的广泛应用为推动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实例,总结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和优势。
【正】 为了展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力量,积极为“四化”建设事业服务,最近,上海高教部门和经济部门,联合举办了上海高校科技成果展览会。正式展出十七天,接待了各方面观众七
俄籍美国人布罗德斯基是第一个在中国拍摄故事片的老外,但是长期以来此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历史模糊不清,作为电影史学研究工作者,我们特地翻译这篇文章,以供国内同行学者们参考:本
【正】 一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已出现在地平线上。国外有人称之为“第三次浪潮”(A·托夫勒),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S·斯塔莱克),也有人称之为“十大趋势”(
本文主要就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主要阐明两方面内容:1)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质量不高,教师队
近日,由厦工国贸公司组织,厦工人力资源部、行政管理部、技术中心、装载机分厂及桥箱公司部门等共同协助的“2010年厦工海外经销商服务技师培训”在厦工工业园举行。来自突尼斯
尽管德语图书的世界影响力远算不上大,但其在快餐式阅读潮流裹挟之下,德国图书出版界所依然坚持固守的人文情怀和为出版界所秉持呵护的深沉睿智的民族哲思,却依然是令各国图
作为“编”这一环节的重要参与者,编辑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营销意识,使图书的市场营销始于选题策划,渗透于组稿和编辑制作整个过程,并在宣传促销阶段达到高潮。
施工控制网,尤其是大范围的施工控制网.是规划、建筑总平面设计、细部放样等施工测量的依据,因此在一定区域内建立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方法常以主体建筑物的主轴线为依据扩展网形,控制网布设多为矩形的方格网,受场地、环境、精度等因素的限制,在应用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讨论了采用现代卫星定位技术在施工控制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