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不如观雨

来源 :扬子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这欲言又止的雨滴
  留下无为懒散的笔体
  这来自高空的书写
  它出字,自它出
  字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根基在云里
  容领悟从容到来
  云将留在书桌上
  沒有山峰,只有高峰……
其他文献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a记者董阳说:“莫言并不是每一篇作品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b莫言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
期刊
一  “民间”书写是莫言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研究者大多强调的是作者长期以来的乡土生活经历:“评论界提到民间语言、民间写作、民间立场,我是一直在坚持着它,让它更纯粹。”a然而事实上,当代文坛从不缺关注“民间”现实、书写“民间”气象的作家,莫言的“民间”书写之所以能够在缤纷万象的当代文学景观中独树一帜,很大程度在于其浓郁的魔幻风格和另类的神秘气质,正如阿城所说,“莫言也是山东人,说和写鬼
期刊
有人对我说,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是两样东西。  我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  汪曾祺的小说做得非常用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惨淡经营的随便”,而散文带着更多的随机和随心,他自己在《蒲桥集》的序言里,就说自己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这个“捎带脚”,有点漫不经心,也有点意外之喜,搂草属于“正常工作”,打到兔子,属于份外的成就,当然有点惊喜。虽然汪老先生不在乎“兔子”,但兔子来了,他当然也不会
期刊
一  陈奂生是新时期文学过渡阶段具有很大影响的农民形象。长期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史大都将这一人物形象置于启蒙文学传统中,与鲁迅、赵树理等作家笔下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建构起百年新文学农民书写的文学史谱系。尤其是陈奂生“上城”的经历,以其所谓“奴才式的破坏”与“精神胜利法”,被批评家纳入鲁迅以降的国民性批判话语体系。早在陈奂生问世的同时期,就有批评家从陈奂生身上“看到了阿Q的影子”a“鲁迅风”b
期刊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罗列某位中国或外国作家对莫言作品的影响,也不想指出他对某位作家的“借用”(莫言作品中某位作家的“印记”),也不谈“相似”“滋养”“挪用”,甚至对其他作家有“继承”或“剽窃”这类更有争议的说法。诚然,上述研究在互文性领域十分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手段已为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确实应当对莫言作品开展此类分析。  相比之下,我的研究更着眼于源头,试图理解莫言作品中他者印记的存在原因
期刊
引言  “故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常常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出现,但在“更新代”科幻作家陈楸帆的作品中,“故乡”却与后人类时代并置。从其成名作长篇小说《荒潮》 (2013)到《巴鳞》 (2015),再到近期的《匣中祠堂》(2019)、《人生算法》 (2019)等,他的作品一方面持续关注人类在与科技互动中,从生理、心理到社会关系向后人类变异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又在这些后人类叙事中反复书写着故乡——潮汕。
期刊
路内是势头正劲的70后作家,蛰伏五载后,他于2020年推出了第七部长篇小说——《雾行者》,小说以铁井镇开发区的文学青年和普通工人两大形象序列为经,以1998—2008十年时间为纬,勾画了这座江南小镇的社会变迁史,洋洋570多页,为当代文坛奉献了一部具有分量的力作。小说发表后引起了文坛的热烈反响,入选了“《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度文学排行榜”“2020《收获》文学榜”等重量级文学榜单。此前有关路
期刊
长篇小说《有生》a是胡学文的新作。《有生》是一个有关“记忆”的故事,小说借祖奶的一天一夜,讲述了她的百年人生,就像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借用布卢姆荒诞的一天,来象征人类可笑的发展历史。《尤利西斯》中有一句十分令人难忘的人物独白:“历史是一场噩梦,我想要从中醒过来。”在祖奶一天的“基本感觉”中,她一生的卑微与荣耀、孤独与空虚、希望与绝望,甚至于悲悯和怜悯,在短暂的记忆瞬间,被一一回溯和激活。  《
期刊
一个当红的批评家写了部长篇小说,发表在中国最好的文学刊物上,这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和喜悦,因为那个刊物经常发表无名作者的好作品。这也才是那个刊物的好。那部名为《民谣》的长篇,作品在没有定型前,已经片片断断地在一些朋友圈中流传与阅读。作者像一个热切创制手工的孩子样,在他的创制没有完工前,就兴高采烈地把他创制的一些部件和碎片,捧在手里献给他的亲人和朋友,这不仅让人体会一个孩子的单纯和美,也让人体会亲友伦理
期刊
在海滨小镇,第九道街转弯处  门帘掀起,我和我的珠宝店  静止在不一样的光线里  适值阴天,如果你走近  从海滨浴场徒步而来  看看我的珠宝店。风声又起  大海唱起老掉牙的破情歌  听我一一数落。仿佛一段呓语  先不管夜晚会发生什么  夜晚会淹没我的珠宝店  我和你,各怀心事,像一对旧友  你有看不见的旅途而我  生就一双寒冷的眼,蓝宝石一般  先藏起那些精心盘算,也不管  这个夜晚到底会发生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