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赢得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会听了,听懂了,听出了问题,才能纠正,才能更好地互动,顺利地完成交际行为。倾听是教育的前提,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引导学生循序提高口语能力,赢得更多精彩人生。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重激励,引发倾听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心,可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其积极性。我常用竞争法,刺激其倾听兴趣,发现能言善辩者,奖励能者先上,鼓励能者先说,吸引其他学生专心听,在竞争中抢先发言。
  1、言语激励。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教师要乐于用显微镜观察倾听者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展示他认真倾听的机会,满腔热忱地表扬其进步。如:“你听得最认真。”“最仔细!”“这么点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真了不起!” 言语巧鼓励,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他品尝倾听的喜悦,获得成功感。学生做惯了听众,转换一下角色,赋其各种美称:“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主持人”等。学生总把老师看成榜样,故老师更要注意专心倾听,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如:在 辩论《小学生该不该上网》,我大胆放手,让双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各自观点,然后交换角色,从另一角度再阐述另一观点,最后建议学生要多看有益身心和学习的节目,如:教学生赏《挑战主持人》,提高倾听和答辩力。
  2、 动作鼓励: 激励是在无声中进行的,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细微的肢体动作的表扬,也能激发其倾听兴趣。即使还没开口,内心的感觉,就已透过肢体语言清楚地表现出来了。若我们态度封闭或冷淡,学生就会特别在意,不愿敞开心胸。相反,若老师脸带微笑,孩子就显得轻松,愿倾听,愿接纳对方,并敞开胸怀,表述听后感受。
  当然还有自然的微笑,礼貌的站姿等。老师站着,眼看学生,走到孩子旁,摸摸头,或冲他点头等,对其都是莫大的鼓舞。当然了,对不认真听者,也不能大声呵斥或讽刺,应放下“师道尊严”,默默站或坐到他旁边,悄悄帮他摆正听姿,督促他心领神会认真听。
  二、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
  倾听是种态度,更是能力。有趣听者,不一定都会听,需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认真听,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尊重他人,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要善于引导和教会学生“怎样听”。
  1、课堂引导,循序渐进: 课初,积极引导学生能听懂简短的话: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同桌说了什么,请你复数一遍,让其努力听懂并有意记忆,为口语交际打基础。高年级教材中,精美的文学作品很多,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等,颇具新奇感、神秘感,犹如文学“迷宫”,吸引着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精神探险。
  2、课外引导途径广: 课堂训练是主渠道,更需大量课外实践。日常生活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大课堂,要有心引导学生走向多元化生活,多途径培养“听”力。一是变换教学手段,多倾听音乐:顺应时代,“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要变更为用电化教辅手段,借信息化课件等,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优美文章、相声等,以吸引注意力,增强感性认识,边观图,边倾听,再大胆说全面、说精辟。二是听生活乐事或时事新闻:“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形象的文学作品,如寓言等,学生最感兴趣,布置听,也受欢迎。检查时,可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检查:能力强者,说听后感;一般的,简单复述;弱的,听后说说。听听、说说,延长了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交流。三是听师生谈话: 阳光活动或大课间、晨会等,边活动,边倾听,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整合、积累信息,提高速记能力。四是听自然声响:广阔的生活环境是最好的课堂:莺啼蝉鸣、草长花谢、潮汐涨落……用耳朵,更用心“聆听”,再动笔写。12年岁末的第一场美雪,我带学生赏雪、观察行人、车地屋上雪景,聆听鸟儿凄叫声、孩子打雪仗的嬉笑声。教《安塞腰鼓》,我紧扣“好一个安塞腰鼓!”播放腰鼓表演片段,倾听录音,感受磅礴气势,领悟生命的力量。教《船长》,我及时播放各种嘈杂声,倾听秩序的混乱,再用比较法,说说船长能将混乱场面指挥得井然有序的原因。总之,要善于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结合说、读、写、思,提高倾听能力。
  三、贵坚持,养成倾听习惯
  课标中真正提到“认真倾听”,是在第二学段,但一个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没有第一学段最初的意识,第二学段也难完成目标。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进校第一天起抓,了解学生倾听情况,及时表扬、提醒,引领学生大胆听,教会听中明意,辨善恶,发表己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总之,倾听是把金钥匙,为学生打开更广的交流空间。让我们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倾听习惯,听中生疑、解惑、积累、成长。倾听,让学生受益一生。倾听,让学生听出聪明的头脑;倾听,让学生赢得精彩人生
  !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无论哪套教材都有探究人的呼吸的教学内容,这是科学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中学化学知识在小学教学中仅有的几点知识预备。这个知识点主要探究人为什么要呼吸?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验证人吸进的氧气比呼出的多,呼出的二氧化碳比吸进的多,证明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多年来,观摩有关《人的呼吸》课教学总是感到大多教学设计不严谨,对人的呼吸验证实验设计不完整,导致小学生对科学
我们农村的孩子,他们学习条件、环境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家长的忽视,没有形成一定的家庭阅读氛围,再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差,买书少,很多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反对孩子看书,认为只要压着孩子多做几道习题,把书本学好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了。殊不知这样做让孩子为了那几滴分数的“奶”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乐,因而也疏远了阅读。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们将如何把孩子引领到快乐阅读的殿堂?  一、优化阅读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不管是学生自己画的图形,还是教师或教材提供的图形,它们都是几何直观。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挥着桥梁作用。  一、图形,使概念教学由抽象变具体  概念教学往往较为抽象,小学生学起来有些困
“作文难,难作文,一听作文心就烦,写起作文手发颤”从顺口溜中反映出许多的学生怕写作文的真实心理。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感觉有些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完善:     一 、立足阅读教学     (一)学习写作技巧   我们使用的语文课本在编排上很系统,每一单元的主体课文都是围绕单元习作内容量身定做的,所选的文章不仅文质兼美,而其中又有数
通过全园教师的不断努力,结合三个年龄段幼儿运动能力水平的基础,制定了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八个运动区域,分别为:平衡区、走跑跳区、球类区、投掷区、攀爬区、主题游戏区、民间游戏区和车类区,在各个区域中投放一定种类、数量的玩具,八个区域中分别安排七位老师专门定点观察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尝试运用标记的方法,为活动中的幼儿和教师提供了路径,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中的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园的做法。  一、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怎么样?学生学会的程序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是与不是,更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小学科学教育界,“探究为核心”已成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共识。探究的的核心是什么?是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心脏。有了合适问题的引领,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就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就能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过程的全面了解,促进学生在自己理解基础上对科学知识的建构,发展学生的科学技能。可见,提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强大的,下面
教学说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平常“望文生畏”主要是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又不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因而无从下笔。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游戏作文指导课,目标在于:一是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解决作文无材料可写的问题,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并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兴趣十足  师:
绘本以其图文并茂获得幼儿的喜爱。同时,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图码与语码的结合,在相互弥补缺憾中彰显各自的优势。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图码和语码都各自告诉了我们一些对方不能告诉或说起来有困难的事情。没配图的文字是含糊不完整的,表达不出重要的视觉信息;没有配文字的图画同样是含糊不完整的,缺乏重点。”而绘本的这种创作正是贴近幼儿的生活世界的,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其在满足幼儿的兴趣和促进幼儿的发展中实现着自
诗歌犹如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潮流,不管是晦冥风雨,还是在丽日晴天,它都徜徉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诗歌,不仅是各种文学要素的整合与浓缩,更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思想精髓以及艺术的精华,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延绵不息。诗歌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还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它不愧为我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的瑰宝。  一、加强诵读,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诵读古诗中,要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展开想像的翅膀。启发各种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