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政党的角色互换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玩的是“轮流坐庄”的游戏。这并不是说没有其他党派觊觎总统宝座,而是在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下,小党根本玩不过民主党和共和党这样的巨无霸。
  当今世界流行“政治光谱”,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也分属“左”、“右”阵营。它们在政治理念和经济理念上分别是相反的“一紧一松”,挺有意思。
  在政治上,民主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政治自由主义,强调宗教和政治互不干涉的政教分离;更重视“公民资格”而不是种族身份;反对以宗教、道德之名限制个人自由;对移民持开放性的宽容态度。而共和党的“指导思想”则是保守主义,它更强调宗教精神对政治的影响;重视家庭价值和基督教传统伦理;更强调政治上的精英主义;更排外。
  而在经济上,民主党是“紧”,共和党则是“松”。民主党更推崇凯恩斯主义的那一套,主张对经济进行干预,推崇福利国家,觉得一个人混得很惨,没有饭吃,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耻辱;而共和党则重视经济自由主义的玩法,主张“小政府”,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反对福利国家,认为一个人混得很惨,那是他自己没本事,活该。
  这种不同的“松”和“紧”给他们引来了不同的支持者。在美国,民主党的支持者主要是比较窝囊的少数民族、具有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理念的知识分子、混得很惨的穷人;而共和党的支持者主要是那些害怕别人拿自己的钱去“均贫富”的富人、有种族优越论或居住在乡下信仰基督教的白人、主张个人奋斗输了活该的中产阶级。这只是泛泛而论,还有很多特征不那么鲜明的支持者,而事实上在美国,不同的支持者的区别远没这么鲜明。
  在这样的“政治光谱”中,人们很显然就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中,判断出他到底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或他们的支持者。比如,当一个人在美国的大街吼出“在公立学校,要求不信仰基督教的人唱赞美诗是违宪的!”或“同性恋是一项合法的权利”时,我们想都用不着想,这个人肯定是“民主党”。而当另一个人打出“墨西哥人滚回去!”或“对富人征高税是侵犯了他们的自由!”这样的标语时,我们就知道:“共和党”来了!
  然而,这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幻觉。如果我们只习惯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理念”入手判断他们的政见,就很可能被骗。不信?且看美国政论家麦克·摩尔在他的《裁人!》中出的几个自测题,猜一下,说这话的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一、“我总是支持学校里的自愿祈祷者……我坚持认为,除非我们大家都去教堂,否则我们就无法重振我们的国家。”
  按照美国的“政治光谱”,我们绝对以为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共和党人,但错了!说这话的人是比尔·克林顿,前美国总统,曾经的民主党“老大”。
  二、“家庭观念可以延伸到美墨边界之外。为什么墨西哥人要来美国,是因为他们要挣钱抚养他们的孩子。美国政府应该尊敬这些初来乍到的新美国人。”
  哇,对移民如此宽容大度,具有包容的“美国精神”,明显是民主党人的一贯作风。但又错了!说这话的人是乔治·布什,这是在他2000年竞选美国总统时说的。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这种“反串”游戏,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当然,你可以说,这很简单,政客嘛,需要表演,对他们说的当不得真。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事实上,这是在成熟的民主社会不成文的一个“政治游戏规则”,目的是为了保持国家、社会、制度的稳定。
  政党政治有一个天生的局限,就是不能代表“所有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表这个群体利益的政党上台时,这个群体可能要笑,但那个群体可能要哭了,如此一来,它将会造成阶级和阶层对抗,引发社会仇恨。
  这个时候,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任何一个政党的理念和政策都要体现所有公民的在国家层面、基本社会生活层面、权利层面的共同利益,使它在这些层面上成为所有公民的政党,否则它的统治就没有合法性。因此,无论是民主党上台,还是共和党上台,都张口闭口“美国利益”,也都不敢对公民的权利说个“不”字。
  二是不那么玩“个性”,其观点应超越自己的视角,让大多数人所欢迎;而在施政时,它必须具有“公共性”,因为一旦它执政,就不再是某些阶层的党,而是所有美国人的统治者。因此,不管一个政党说什么,要完全按照自己所说的做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不管对敌对党有多不爽,要完全不按照敌对党所说的做,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反串”游戏使两个相互竞争的政党并不像它们在竞选时那么尖锐对立,保证了已获得“共识”的基本制度、价值认知、权利体系等不受到改变,使一个社会没有因为这个党下台那个党上台而发生剧烈变化甚至动乱。所以,在美国历史上,不管哪个党上台下台,美国还是那个美国。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正在研究出产的褐色铅矿石。在实验的过程中,他发现矿石的溶解液呈现很鲜艳的橙红色,非常像铬元素溶液的颜色。他想都没想,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种矿石含有铬。他没有进一步分析,而是就此断定,这种矿石就是铬矿石。  然而,1830年,塞夫斯德朗在研究一种产于瑞典的矿石中发现其中含有一些金属化合物,而且这些金属化合物表现为多种颜色,其中以红色最为显著。   面对这种特殊的现象,他立刻
期刊
驴和马都起源于一千万年前的上新马。野生状态下的马和驴在体型和习性方面并无多大区别,事实上,好多人常常把它们搞混。  与马相比,驴的名声就差得远了。驯化的马不但比野生马漂亮和高大得多,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培育不同的种型。驴则不同,不管你怎样杂交育种,就硬是那副不成器的模样,怎么看也不比它的野生祖先出息到哪儿去。于是驴成了愚蠢笨拙、冥顽不化的象征。  这也就注定了驴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人们养驴,因为
期刊
手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它同内科一样,自古有之,不过它的真正发展是近200年的事。直至中世纪初,外科仍十分落后。当时的医生都认为外科手术不及内科,其治疗应用范围太小,而且他们认为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是很污秽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学习外科。加上当时人们认为,外科医生属于体力劳动者而不是知识分子的职业。因此,外科手术只是理发业中的一门手艺,理发师不仅管剪头发,而且还割身上的肉。外科手术大多是由理发师兼职
期刊
在元素世界里,有一个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金属元素——锌。在白铁皮的表面,那冰花一般、闪闪发亮的金属,就是锌。我们常说的“铅丝”,其实是镀锌的铁丝。自行车的辐条、五金零件和仪表螺丝等,也是镀锌的制品。它们表面这薄薄的一层镀锌外皮,抵挡住潮气的侵袭,保护内部的钢铁不受腐蚀。  锌是相当活泼的金属。新制的锌粉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激烈的程度甚至引起发热、自燃。锌在空气中可与氧化合,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锌薄
期刊
很多哲学大师的哲学体系都试图囊括人类生活的领域,他们都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而能够到“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境界的,黑格尔是最典型的代表。  哲学家属于那种“不出门即知天下事”的人,因为时代和世界变化的逻辑已预先被他们捕捉到,或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得到呈现,黑格尔是迄今为止把这种逻辑铁环打造成最精致的体系链条的人。他的思考涉
期刊
自从周杰伦成了流行乐坛的小天王后,和他的搭档方文山给乐坛刮了一阵清新的“中国风”,别具一格的风格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当然,这篇文章不是为周杰伦写的,他那么红,少我几句好评也没多大影响。只是感谢他,当了领路人,使一个男孩找到了自己适合的风格。他就是后弦。   后弦的一举成名颇有戏剧性。2005年一曲《桥段》在网络上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而酷似周杰伦的R&B风格甚至“蒙混”了盗版商,他们把它放到了“周杰
期刊
几乎是在私人财富诞生的同时,人类开始学会了隐藏,每一笔财富,每一桩秘密之前,都会加上一把锁。自古以来,锁具的发展就是两个高手不见面的较量,制锁者编码,费尽心思生成谜语;开锁者译码,绞尽脑汁还原谜底。两个工作方向截然相反的专家,在黑暗里各自揣测对方的心思;一明一暗两套工具,用上所在时代里最高的工艺,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漫长,最神秘的一场斗智。   远古时代,锁最初的样式只是用于捆绑物品的绳子
期刊
2004年12月26日早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大洋深处突发强烈地震,使几乎整个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的很多地方以及震中附近的一些岛屿都震颤起来。在海边休闲、劳作的人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就要降临。   在印度洋海底,震波猛烈地撞击着海水,并迅速形成一圈圈的惊涛骇浪,向远处狂奔而去。向东、东南方向涌去的巨浪首先袭击了苏门答腊岛。巨浪翻滚着冲到岸上,不少小村庄转眼间被彻底冲
期刊
【镜子】    铜镜在古代用以梳妆照面和照妖辟邪,现存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想必一个协夫出征的巾帼英雄心底也是极爱美的,更不要说世间平凡的女子了。在西汉年间,人们就开始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表记、信物,取  “心心相印”之寓意。生前互相赠送,“朝夕相伴”,死后随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青丝】    古代女子15岁谓及笄之年,青丝的故事也就此开始。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虽
期刊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把个窝囊皇帝汉献帝刘协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他没想到,此后握有权势的司马昭也以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他的子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于是有人说这是“报应”。在佛家的眼中,这种“报应”属于“因果报应”: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否则,别人就会有理由用你的规则来玩你。  从民间的朴素正义的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