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个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计算机房。借此,我们可以把学校的内涵发展理解为现代学校应在师资、管理、教科研、教育理念、软硬件建设等诸多方面要办得有个性、有风格、有特色、有品位。
  如果我们能够脚踏实地地从学校实际入手,分析和改造其中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也就是脚踏实地的改造和在建设新形势下的学校文化,领导、教师、学生都能在其位而谋其政,以“责”的校训做事,用心做事,就一定能以过硬的校园为华建设打造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和谐校园,有力推动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发展。
  
  一、 群体意志的和谐共振
  
  学校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教育同国家以至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有一个政策水平高、教育观念新的核心领导团队,和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的优秀群体。这一优秀群体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所有教育力量的核心。学校要通过他们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所以,建设好学校教育群体,达到群体意志的和谐共振,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条件。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群体意志和谐共振的重要标志是教育观念的统一和教育行为的协调,而教育行为的协调离不开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因此,学校管理应做到民主化、人性化、精细化:民主化管理要求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严以律己,要真正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干部竞聘上岗等民主制度,使管理者的行为代表群众的意志,使教职工都有自我管理的精神,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人性化管理要求学校领导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关心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每个教职工既有事业上的成就,又省却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落到实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使责权到人,督导到位,上下畅通,反应迅速。
  通过这种优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校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
  
  二、 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
  
  工作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主要标志,根据“木桶理论”,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和谐并举。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创造教育业绩和建设学校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五育”之间的和谐并举、学科之间的和谐共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和谐发展等等。从一个学校来说,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缺少文化内涵的学校,即使业绩突出,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它可以是一个“名牌”,但决不是“品牌”。“名牌”之于“品牌”,正如暴发户之于世家、草莽英雄之于名将,不可同日而语。
  学校文化不只是几句口号、几个标牌、几尊雕塑,而是发掘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博采众家治校精华,熔铸现代先进理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并渗透在各项工作实践中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它给予教师的,不是追求短期功利的热情,而是对国家、民族、人民负责的精神,是优秀的专业素质、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它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有居于知识之上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健康体魄。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可能会有不同提法、不同特色,但优秀学校文化必然会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用这样的学校文化统一施教者的思想与行动,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和谐、各学科教学的和谐等等,就不会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会在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中发展,教育对象也会在各项工作的协调并举中受益。
  
  三、 师生关系的和谐交融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和教学,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未来祖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都要求我们用现代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师生关系,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关系。
  人格平等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是教师。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是成长中的鲜活生命。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合理的要求和健康的个性,从而避免师生之间的隔膜、抵触以至冲突,达到平等和谐,互相尊重。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作为学生的向导和伙伴,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设计、自我经营,从而成为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 师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一个教职工和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终其一生,追求的是分数和升学率,研究的是狭窄琐碎的书本知识和习题,忘记了读书和思考,成为思想上的贫汉、专业上的侏儒,却是管制学生的高手;许多学生缺失了人文修养,放弃了艺术爱好,泯灭了创造才能,成了做题的机器,错过了开发潜在素质的大好机会,给美好的年华蒙上了灰色,限制了其未来的发展。
  学校是教师生活、工作、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学校必须以科学的管理为教师,创造既紧张又宽松的工作环境,倡导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教育和鼓励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的班级环境又为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和谐的班级应该是民主的,富有人性关怀的,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具有凝聚力的,应该是既竞争又团结的。我们要提倡民主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要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要吸引家长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参加学生的活动。自主和实践是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传承知识、塑造灵魂的主要途径。要以人文精神统帅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设计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内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行个别化教育,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学校要以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师生的生命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科学的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把学校建成师生的温馨家园,为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离古城不远一佛殿,四四方方,异常雄伟。脱下登山鞋提在手中,前面老僧正蹒跚上阶,放慢脚步跟在其后。大殿空空荡荡,走到尽头,金佛端坐,面前供桌摆着新鲜水果,令人清心。  本地名胜以曼德勒山最为著名,出寺便想急着过去,怎料司机开到半路拐了个弯,又到一处寺院。四周静极,树木葱郁,走到入口,守卫指手划脚示意脱鞋,盛气凌人,心头不悦,转身离去。回到车上,关照司机勿再停留,直接上山。  简易的盘山公路,司机猛踩
期刊
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这些行业在太仓港边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2019年,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实施利洁时、扬子三井、之宝等5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58亿元,特别是在2019年太仓金秋经贸月活动期间,港区共新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达220亿元。刚过去的一年,这里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载体,追求“拎包入驻”  玖龙智能装备产业园是由玖龙集团投资约50亿元建设的项目。这是港
期刊
2019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值得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园区迎来了开发建设2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回顾总结了25年来,园区不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累的经验。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园区不断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园区可谓好事连连。  8月底,国务院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扬帆起航,苏州成为了自贸区“朋
期刊
“十五”以来,镇江教育着眼全市“两率先,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大局,基于对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己任,坚持“一手抓以布局调整为重点的硬件建设,一手抓以强化管理为重点的内涵提升”,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的起点上,镇江教育要想再求新作为、再创新辉煌,进一步奏响教育管理主旋律是一
期刊
一日三餐,人们得去菜场购买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居家生活,人们得用燃气,或者选择去饭店就餐;度假休闲,心仪的景点让人耳目一新;出门在外,免不了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更需要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办公创业,离不开产业园区的鼎力支持;安居安业,居住环境舒适宜人是任谁都渴求……在吴中,有一家区属国资企业,与这些事关老百姓民生福祉的行业息息相关。  苏州市吴中国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吴中区的区属国有企业,是一
期刊
国产航母山东舰首次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热烈的目光。而一段舰上人员在甲板身负背包的视频,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到底是啥新式“武器”?  原来,它是由浒墅关经开区企业,金日清洁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肩背式锂电吸尘器。  12月18日,国产航母山东舰亮相的第二天,金日清洁的一位客户激动地给公司销售部副总经理张骏打电话:“ 国产航母甲板上用的那款背包是不是你们的产品?”  这位军迷客户将央视新闻的一段
期刊
相比翻阅家中的纸质藏书,不少人对于借看图书馆的书更有兴趣。一来这里书多、资源丰富,可以读到更多的好书,在安静的世界与美好相遇;二来上一位读者留下的零碎痕迹也成为书的一部分,在大家无数次的翻阅中,有些书越来越“厚”。图书馆是美好的存在,它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不论时代怎样变革,文字载体如何更新,只要图书馆静静立在那儿,我们就会不由自主被它吸引。  苏州图书馆,用了一百年光阴默默守護着姑苏人家的精神家园。
期刊
在教育的长河中,校长作为教育之舟的一名“舵手”,掌握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面对潮涨潮落、激流险滩该如何从容应对?如何提升科学决策、指挥协调、灵活应变的素养,提高自身的任职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引领学校创造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许许多多的问题是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解答和落实的,这就需要校长作出理性的思考。  一是思考自身的任职能力,做领导信得过的“排头兵”。校长负责制虽然已经喊了多年,但时至今日,中
期刊
“鹿洞文章,鹅湖理学,象山风节”,赞的是曾任荆门知军的宋代理学家、教育家象山先生陆九渊,悠远而深邃的历史文化滋养着荆门这方美丽丰饶的土地。一所以纪念象山先生而命名、以传承教育文化薪火而屹立的中学——荆门市象山中学,经历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艰苦演练,教育文化薪火长传,誉驰荆城。  几年来,象山中学在“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文化精神引领下,集聚教育资源,造亮点,树
期刊
《超越自我管理学校》是澳大利亚教育家卡德威尔与斯滨克斯合著的“自我管理学校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在这之前,作者于1988年出版了第一本书《自我管理学校》,主要描述并说明了目标设定、政策制定、计划、预算、执行以及评价的方法,并围绕学与教,明确政策小组及方案小组的重要作用。时隔五年之后,于1992年出版了第二本书《领导自我管理学校》,这第二本书的关注点主要放在领导方面,围绕领导的四个纬度,即战略领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