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进化机制促进农村特岗教师“绿色”成长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省阆中市从政府主导、教育主管、教师自主、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建立了农村特岗教师“绿色”成长协同进化机制,实现了农村特岗教师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美统一,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优质师资。
  【关键词】农村特岗教师;阆中市;协同进化机制
  四川省阆中市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自2009年以来,补充到该市农村学校的教师有90%是来自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而来的“特岗教师”。一项调查显示,农村特岗教师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强度普遍“超负荷”,教学技能面临“挑战”,教学心理环境“迷茫”。为了使农村特岗教师的成长能与环境相适应,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阆中市着力建设有利于农村特岗教师成长的生态屏障,以建构“政府主导、教育主管、教师自主、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进化机制为抓手,以促进农村特岗教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成长为目的,多角度、多层次发挥政府、教育部门、特岗教师本人、社会相关部门在农村特岗教师成长进程中的作用,形成农村特岗教师“留得住”和“长得高”的可喜局面。
  一、政府主导:政策激发成长原动力
  政策是激发特岗教师成长原动力的发动机。国家“特岗计划”政策,解决了农村教师“进不来”和“下不去”的问题,而地方政府的配套保障政策对解决特岗教师到校后“留得住”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阆中市结合特岗教师稳定性差、服务周期短、专业成长阶段处于入职期等特点,科学制定并实施“四心”政策,全面、综合、统筹农村特岗教师工作。一是成长关心。阆中市制定了《关于加强特岗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化水平、教师培训、教师待遇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了明确规定,充分整合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的职能,从政策源头关心特岗教师的成长。二是待遇贴心。全面执行国家福利待遇政策,特岗教师与公招教师一样执行国家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包括绩效工资),享受农村地区边远补贴600元/月、乡镇补贴300元/月和“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体检和住房公积金)。三是生活安心。为特岗教师修建周转房,统一添置“四件套”(床、办公桌、书柜、椅子),解决住的问题;组建教师伙食团,周末和节假日照常运行,解决吃的问题;每年定期开展大龄青年“青春驿站”联谊活动,为特岗教师牵“红线”,组成幸福家庭,解决婚恋问题;主动为两地分居的特岗教师解决工作问题;报销往返学校、家乡的车费,解决思亲的问题。四是氛围暖心。每学期开展全市特岗教师专题活动,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每年度召开特岗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通过慰问活动,温暖他们的心;评优评先政策向特岗教师倾斜;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在教学竞赛、干部选拔等方面为农村特岗教师搭建平台。
  二、教育主管:管理激活成长内驱力
  行业管理是激活特岗教师成长内驱力的催化剂。科学的教育管理既可以提升特岗教师成长过程的成就感,还可以增强其获得感,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度。
  教科局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作用,建立特岗教师成长的“四管”立体网络。一是规划管理。教科局负责整体规划和部署特岗教师成长工作,实施“特岗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管理格局,形成一个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两种模式(分片包干、定点负责)、三级管理(县、督导责任区、校)、三支队伍(教育管理者、教研员、名优教师)贯穿全过程的管理机制。二是联动管理。实行“教师培训机构 教育督导办 学校”联动管理模式,各级教师培训机构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建立联系设岗学校责任制度,形成教师培训机构、设岗学校、特岗教师个体间有效互动机制;教育督导办采取蹲点负责的方式,通过建立设岗学校与优势学校、县城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共同体,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设岗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特岗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校本工程”,坚持通识研修与学科研修相结合、专题讲座与自学领悟相结合的实施策略,在特岗教师中分层分阶段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三是跟进管理。实行“教研员 督导办干部 名优教师”跟进管理制度,教研员走进特岗教师课堂,问诊教学,为特岗教师课堂教学“把脉”,发现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提高特岗教师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呈现知识的技能;教育督导办干部走进设岗学校,全面了解学校对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特岗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批改等情况;名优教师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给特岗教师以有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四是绩效管理。每学期、每年度强化对特岗教师的绩效管理,既包括特岗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情况,也包括特岗教师参加的课堂教学展示、理论知识竞赛、综合素质评比、“教学能手”评选、“教育故事”征集等活动的获奖情况;既包括特岗教师的当下状态,也包括特岗教师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师自主:学习激扬成长增殖力
  自主学习是激扬特岗教师成长增殖力的加油站。名优教师和教研员对处于入职期的特岗教师进行指导固然重要,但不能束缚特岗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正确的做法是“指导”而不“代替”,“引导”而不“包办”。
  阆中市强力推行特岗教师“四自”发展路径。一是经验自主积淀。鼓勵每位特岗教师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并做到“三个一”:精读一本经典教育专著,熟烂于心,力求举一反三;主攻一个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结合实践,进行专题研究;精研一位名师大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二是问题自主解决。坚持“问题学习化”和“学习问题化”,力求做到“三点”:在教育的表面现象与问题的结果中寻找原因,捕捉突破点;关注教育的热点争议和未来动向,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探寻关联点;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谋求超越点。三是技能自主修炼。在实践中开展“三项”研究,以实现技能自主修炼:日常自觉渗透研究,做到“教学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日常化”;从发生的教育事件中提炼、生成具有鲜明主题,开展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寻求问题解决的实践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四是真知自主顿悟。通过“省、审、慎”自主顿悟获取真知灼见。即反省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为真正的经验;审视教师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关系;慎思实践与理论的关联度,完成对实践的理论提升。   四、部門联动:培训助推成长生长力
  特岗教师来源比较复杂,水平差异较大。培训是助推特岗教师成长生长力的传输带。
  阆中市充分整合人事、教研、师培、电教、高校以及设岗学校等各部门的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格局,实施“四培”项目。一是分类通识培训。岗前培训分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根据拟任学科分学科进行培训。师范类注重规范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非师范类注重专业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是规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培训选聘优秀的一线教师作为授课人员,采用“高校 网络研修 影子跟岗 返岗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以实用技能提升为重点,强化教师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调控等能力。二是教学现场培训。学科专家或教研员深入到特岗教师的课堂,采用教学现场培训,“一对一”“手把手”“面对面”地听课、评课、磨课,把脉问诊,优化学科教学知识。同时,提供与搭建特岗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平台,不断帮助特岗教师总结提炼经验,助推特岗教师形成教学风格。三是微格教研培训。面向特岗教师开展“精彩一刻”课堂教学微格研究培训活动,引导特岗教师理解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行为的本质,帮助特岗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四是网络虚拟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空中课堂”研修、网络虚拟培训,为特岗教师搭建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实现特岗教师与专家、名优教师间的互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
  五、社会参与:评价激励成长持续力
  评价是激励特岗教师成长持续力的加速器。对特岗教师的评价采用“四化”发展性评价,不仅应注重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更要激励其未来的发展。
  一是机制立体化。建立“社会三方机构 学校”的评价机制,即通过购买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服务,每年对特岗教师的发展进行专项评价,结合包括特岗教师自己、学校相关部门、学校教学评估小组、学生、同行、家长、社会贤达等参与的社会评教。相互补充的两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促进特岗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内容综合化。以评价“撬动”特岗教师的发展,评价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部分,即师德师风、职业理想,业务知识水平、履职程度、专业技能能力,劳动纪律、参加学习和培训出勤率、教学效果、各种成果以及学生和班级状况等。三是方式跟进化。考查被考核人员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班主任工作等教师所担任工作中的相关内容,考核组成员实地随机听课一节,走访学生、家长、教师,召开教师座谈会,进行民意测评,全面开展对被考核人员的综合评价。实施“一年一小考核,三年期满大考核”的综合评价,即每年由学校对特岗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三年期满由教科局组织考核,最终评定每位特岗教师的考核等级。四是结果使用人性化。评价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评价结果与特岗教师本人见面,不得向社会公布。特岗教师本人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诉,相关部门组织复核。评价结果作为特岗教师绩效、评优、转聘等的重要依据,对民意测评合格率低于60%的,综合考核为“不合格”,对师德考评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
  协同进化机制犹如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为农村特岗教师“绿色”成长建构了一个和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实现了农村特岗教师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美统一。近期调查显示,目前处于服务期的农村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有“不愿走”“主动留下”意愿的占到65%,比五年前提高了近20%。近1300名特岗教师成长为各级骨干教师,更有近200名曾经的特岗教师如今步入到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岗位,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优质师资。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637400)
其他文献
寒假里,孩子参加了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少年领袖训练营活动。去之前,我只是抱着让他去锻炼的想法,可三天的时间让我发现了孩子有许多可喜的变化。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如不太爱与人打招呼,不会感激别人,不太会与人交流,做事任性等,没想到在三天的少年领袖训练营中都得到了不小的改进。记得那天一回家他就响亮地跟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好!”平时可都是在我的提醒下才很不情愿地从喉咙口发出一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叫
【摘 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它的影响已经波及学校、班级。由于大宝受关注的程度变少,所以部分大宝出现了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和失落感,也影响了学习成绩。面对来势汹汹的“二胎潮”,作为班主任,务必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双管齐下,化解“二胎潮”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情理交融,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温暖;榜样引领,学会兄长担当;正向引导,化解消极情绪。最后,搭建平台,自愿组建“二胎家长微信群”,形成教育合力。努力让大宝们
在《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修订版中,Read and write课型承接了四年级修订版教材的要求,对学生在阅读和仿写上面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从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按意群阅读的能力。这一课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能读懂短文,完成读后活动和个性化的书写活动。  一般来说,“三段式”阅读教学比较适合本课型,它由三个阶段构成: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阅读前’阶段教学目标
继《战狼2》后,2018开年军事巨制《红海行动》又激起了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其总票房已破30亿。该片以“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虚构出利维亚共和国发生内战,我国海军为了保护海外国民,打击敌人,阻止叛军获得核原料,派出蛟龙海军陆战队完成任务,最终守护世界和平的故事。该片除了紧凑的剧情、紧张激烈的作战场景以及合理的战术指挥等,更为引人注目的在于片中所呈现的大量国内外各型武器装备。据不完全统计,影片所涉及
【摘 要】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美术作业评价存在标准、内容、形式单一的现状,可以通过“模糊等级观念,建立多维的评价标准;把握审美主线,丰富多样的评价内容;打破单一主体,建立多元的评价形式”等策略,来达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能力,促进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学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作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25岁的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在1927年完成了人类首次不着陆跨越大西洋飞行,所使用的飞机是从瑞安公司定制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其结构便是半金属结构:机身框架是钢管的,机翼部分依旧是木布结构  20世纪20年代,以“施耐德杯”为代表的一系列飞行竞速赛,推动着欧美各国在飞机设计上的创新和性能的不断突破。其中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更富流线型的单翼飞机开始取代双翼机,成为发展的
2021年4月22日,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此次展会展出了多款由中國电科和中国电子等国内企业研制生产的产品,从军用到民用,从地面到太空,从整机到单个元器件,让在现场参观的记者深刻体会到了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进入会场,记者就被中国电科推出的SLC-2E雷达(题图)吸引住了。它能够探测迫击炮炮弹、榴弹炮炮弹、火箭弹,以及无人机,具有可靠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
【摘 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名言,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和谐动听,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对名言也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因而,名言自然成了品德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具体可以通过“先声夺人——抢占思想高地”“以理服人——闪烁思想光辉”“幽香宜人——浸润思想芳香”三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名言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名言,因
学校的升格,教师的融合,交织着不同思想与文化的碰撞,这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进行引领,有一个核心理念予以支撑,以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引学校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9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陶里片教育网点调整,原属的五所村完小合并为一所较具规模的学校——陶里小学。2013年8月,陶里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崭新的校舍校貌,完备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给了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赋予陶小人更多的责任与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综合性知识、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更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很多学校仅以学科拓展、劳动技术等单一学科来替代,达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