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评价平台:留下学生成长的足迹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从2004年开始,依托电子网络技术,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平台,及时将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经历记载下来,让德育评价真正落地生根。我校的创新做法主要体现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过程评价三个方面。
  更新评价理念,变“评比”为“写实”
  目前,德育评价的方法大多分解为若干指标,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赋给相应的分值,再折算、累加统计。把不同层面的考核指标简单叠加,淹没了人的个性,而在操作时却有意无意地把人“肢解”,忽略了学生品质系统性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的,为所有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成果展示中获奖是顺其自然的,但如果把目标直接瞄准这些奖牌、称号,获奖成了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就会被扭曲。为了分数、名次、奖牌,强迫孩子接受榨取式的训练,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素质的提升都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成长的历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体验,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经历。同样的经历,不同学生内在的体验不同,获得的成长也不同,不能简单以结果的成败论英雄。正是基于这一考量,我们在确定评价指标时,特别看重学生有意义的成长经历,要求学生做好写实记录。经历意味着已有、实有、拥有;意味着做了什么,做了多长时间;意味着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觉悟到什么。我们以为,评价本身应该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交流和成长的过程。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薄弱点,可以更准确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更科学地进行自我定位,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方便教师操作,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是德育评价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德育评价有没有生命力和持久力,关键看教师的主观态度。因此,学校有必要为教师提供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的电子评价平台实行一人一号制。学校不需要专人保管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所有成果通过文字、图片上传到网上,实物、模型由学生自己保管备查。电子平台使学生评价更加省时、便捷,教师们也愿意使用。学生选科以后,所有档案资料会自动流转到新班级,新班主任能及时掌握真实资料,了解学生的情况。平台的便捷性激发了教师们的兴趣,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对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激励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及时记载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学校没有采用强制推动的方法,平台却为广大教师所青睐。
  平台的所有参与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学生负责记载自己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经历;家长在学期初和孩子一起确定学期目标,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班主任负责记载学生的日常表现,审核学生成长体验及他人对本班学生评价的所有内容;心理老师负责特殊学生的监控,并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德育老师负责记载学生受表彰或处分的情况;校医负责全校学生体质数据的上传;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维护和基础数据的更新。一位体育教师说:“以前,有些班主任偏爱文化成绩突出的学生,评先评优时常常‘一俊遮百丑’,即使学生体育成绩差,也可以改分数让他们评上。现在体育成绩直接上传到平台上去,谁也改不了。这样一来,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重视了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测试,学生体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强化过程管理,变“突击”为“常态”
  在纸质档案袋时代,记录内容的添加、保存、调取和查阅都很不方便,大多数学校都是任务式、走过场,到了学期末或毕业前一次性突击完成。这种忽略过程性评价的突击方式,失去了教育的时效性,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与矫正功能,偏离了评价的初衷。
  为了保证评价过程的常态化,给学生体验式成长以明确的导向指引,让学生品质的提升有清晰的思路,平台设计了“我的综评表”“学期目标”“成长体验”“学期评价”“成长轨迹”菜单栏目。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明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确定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努力方向,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校已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而更看重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各种活动的频率。
  学期初,学校确定学生成长记录相关菜单完成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既有规定动作,如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也有自选动作,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参与活动。学校对各班、各年级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从而对全校师生、家长参与平台工作的情况了如指掌。每个教师平时完成指导工作的情况都在平台上显示出来,每个人的工作业绩自动排序,这就增强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调动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和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的积极性。学生也由一开始的任务式完成逐步变为习惯性完成,使评价真正做到常态化实施。
  十多年来,我校构建的电子评价平台日臻完善,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受到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尽管德育评价的改革任重道远,但外部的需求动力和内部条件的成熟,使我们对德育评价改革充满信心。
  【董裕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尹丽娟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并且实施了“弹性惩戒教育”,学生一旦违反了班规校纪,就要依据《学生违纪弹性惩戒条例》对其进行惩戒,这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法宝。  六年级(5)班的小森因课间在教室里乱撕小纸片往同学身上撒,破坏了教室卫生,受到弹性惩戒。值日班长首先对小森违纪情况做了记录,然后出具一张“弹性惩戒通知单”,通知单告诉小森违反了弹性惩戒制度第八条,并让他从第八条规定的五个惩戒方
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职称制度的改革,如何将教师吸引到农村”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魏卓表示,对乡村教师任教三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以鼓励教师向基层一线流动。  魏卓表示,为了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对乡村教师评定职称制定了相对倾斜的政策。一是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二
郭沫若《西江月》有云:“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协同钢铁与棉粮,高举红旗迈往!十载山乡巨变,更将跃进加强。劲头鼓足红满堂……”鹤壁市的工业和农业一直是引领鹤壁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这也是鹤壁人引以为傲的地方。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鹤壁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市各个学校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让孩子能够独立行
北京市三里屯小学是朝阳区的一所示范小学,地处使馆区,校园环境优美。早在1987年,三里屯小学就成立了北京市第一所儿童摄影学校,由革命老前辈康克清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中国影协主席徐肖冰先生、侯波女士出任学校顾问。二十多年来,学校在打造校园外显独特性的同时,把摄影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将摄影课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的摄影教育发展思路。学校引导教师、学生
说到徐州,很多人大概只知道这是苏北的一座普通城市,但说到彭城,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就知道这是一座历史之城:我们所熟知的上古人物蚩尤、黄帝,以及汉文明定鼎老祖刘邦、霸王项羽……都和这座城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洪水泛滥、黄河屡次改道的缘故,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被一次又一次深埋于地下。徐州城的感官风貌,是完全现代化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徐州人对历史的认知,毕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
在近日举行的儿童道路安全媒体沙龙活动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朱徐介绍,道路交通伤害为全球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在5-14岁的男童以及15-29岁的年轻人中,道路交通伤害均为首位死亡原因,同时也是导致5岁及以上的女童死亡的五大死亡原因之一。据了解,在全球范围内,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或者死亡的儿童中,步行所致占比高达38%,此后依次是乘车、骑摩托车、骑自行车或者其他原因。针对我国情况
“艺术”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这一看似拗口的解释让很多人觉得艺术高不可攀,但我们却不这么认为。3年来,我们一直通过“社会大课堂”这一平台,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国家大剧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艺术改变生活”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以此为支撑开展艺术普及
27岁的马小姐一年前从美国留学归来,现在在一家跨国公司做市场营销工作。为了上下班更加方便,以及扩大交际圈,在父母的赞助下,马小姐打算买一辆40万元之内的中型SUV,并且是豪華品牌,这样可以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  根据马小姐的需求,小编我为她推荐了三款中型豪华SUV,分别为售价为37.4万元的雷克萨斯NX 300h前驱锋尚版、38.8万元的广汽讴歌RDX 2.0T智享版SH-AWD,以及37.98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作为学校,在这个阶段不仅要为适龄儿童提供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欧美日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实施生涯教育,而在我國内地,生涯教育只停留在大学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学层面存在较大空缺。2009年1月,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开始实践与探索小学生涯教育,也由此
近年来,成都市培华小学在书法教育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墨香培华”的办学理念。“墨香培华”将原来的书法教育扩展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学校不再局限于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写一手端正的字,而是以书法教育为基础,以国学经典为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责任,通过中国书法进行文字探寻,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传承诗词歌赋,通过传统文化熏陶雅趣情操。  一、营造氛围,在“满园墨香”中润物细无声  走进培华小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