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光影演绎大千世界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三里屯小学是朝阳区的一所示范小学,地处使馆区,校园环境优美。早在1987年,三里屯小学就成立了北京市第一所儿童摄影学校,由革命老前辈康克清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中国影协主席徐肖冰先生、侯波女士出任学校顾问。二十多年来,学校在打造校园外显独特性的同时,把摄影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将摄影课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的摄影教育发展思路。学校引导教师、学生“透过镜头,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在不断定格精彩瞬间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发现爱、体验爱、捕捉爱、传递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摄影教学基地。学校曾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新世纪新生活”全国青少年摄影大赛组织工作奖,先后有六百余名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摄影大赛中获奖。这些荣誉奖项,不仅彰显了学校摄影教育发展的水平,更体现了学校摄影教育对于师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构建理论框架体系
  学校提出以“生命教育”为摄影教育理论依据,以“方寸光影演绎大千世界”为核心理念,以摄影知识和技能、摄影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融合摄影理念的学科教学为实施路径,用独特的摄影方式记录瞬间并表达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以“生活一体验一感悟”为摄影教育基本原则,紧紧围绕生活,不断体验感悟生命的历程;以“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为摄影教育基本策略,植根于学校课堂,拥抱美丽的大自然,最终融入多彩的社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不断强化摄影的教育功能,不仅用摄影的方式创造生活、生命的美好,还让学生学会欣赏、享受生活的美好,提升生命的价值。
  构筑社会实践网络
  学校的文化标识“校徽”体现了学校独特的摄影办学理念。校徽总体外形是一个照相机的镜头,突出透过镜头看世界,镜头盖旋转后既像一个“3”,又像一个“?”。“3”代表三里屯小学,“?”代表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更好的落实校训中的“创新”。
  学校将摄影技能训练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将社会、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如学校带领小记者们从校内走向家庭、走入社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三里屯小学学生是迄今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大会中年龄最小的“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团中央、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少年报》等机构无偿为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每年寒暑假,学校组织摄影团的学生开展摄影采风活动。他们相继走进西藏、走进延安、走进贵州、走进雪乡、走进舟山……每一次外出活动都为学生透过镜头,多角度认识世界提供了机遇。这激发起学生创作的灵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1992年,我校小记者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地区采访。当他们看到当地居民的艰苦生活时,当他们读懂同龄孩子“我要上学”的渴望眼神时,心灵受到了震撼,决心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他们克服天气恶劣、水土不服等困难,脱掉袜子、挽起裤腿、拄着手杖,满腔热情地参与到拍摄中。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一幅幅感人的照片,反映了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居民的贫困生活。回到北京后,照片在朝阳区各校巡回展出。此后,全区少年儿童捐出十多万元,为贵州省水城县建起首个希望小学。
  每一幅平凡的摄影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个温馨的故事,都蕴涵着一段动人的情感。听听孩子们的描述:“我发现一个令我感动的瞬间,儿子、妈妈累得在甲板上睡着了,而同样疲惫的爸爸一手抱紧熟睡的儿子,另一只大手却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我用镜头及时捕捉下《父爱如天》。”
  构造资源优化平台
  将摄影融入学校的环境建设,使整个学校形成了透过镜头演绎大千世界的独特氛围。其中,“摄影长廊”记录了学校二十多年来摄影教育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师生们校园生活的点滴,有学生历年来获奖的巨幅照片,有全国各地的采风照片……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优势。
  编纂特色校本教材,为师生“透过镜头、认识世界、热爱生活”打开一扇窗。学校本着“生活—实践—体验”的宗旨,开发了《爱在我眼中》摄影校本课程教材,组成课程资源的摄影作品均出自本校师生之手,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教育性。校本教材中强调摄影与“爱”的教育相契合,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以摄影学习为载体,把摄影兴趣的培养、摄影技术的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重视为学生创造感受与体验的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潜能,培养综合素质。
  先进的“摄影专用教室”为摄影基础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专业水准的摄影教师又提供了坚实后盾。我校刘建昌老师是北京市中小学生摄影爱好者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业余摄影协会理事。在摄影家协会50周年庆典中,他荣获全国“摄影教育特殊贡献奖”,该奖项在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中仅此一人。几年来,学生们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学生李政奕的家长郑自慧说:“不知不觉中,孩子学摄影已经两年多了,我惊讶地发现,女儿的摄影技术一天天在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也随之提高。她从镜头中学会了观察生活,品味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想这些能力的形成、学业的进步与她学习摄影有很大关系。我支持我的孩子学摄影,因为摄影为她打开了一个多彩的大千世界,将会伴随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构架中外交流桥梁
  如果说,摄影课为师生“透过镜头、认识世界、热爱生活”打开了一扇窗,那么学校依托朝花摄影艺术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则为师生“透过镜头、认识世界、热爱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凸显了学校摄影特色的魅力。
  童心系奥运,慧眼看世界。我校是北京市奥运教育示范校和奥运同心结交流学校。同学们不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奥运的精彩画面,还志愿当起了奥运知识的宣传员。他们在摄影创作中了解奥运、宣传奥运、参与奥运,感受奥运精神,使课堂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激发了参与奥林匹克体育活动的热情。
  童心系奥运,环保我先行。我校依托摄影优势全面开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教育。2006年,我校还开展了“小树坑里的大文章”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察看社区周边的树坑状况,并进行实地拍摄。在活动中,师生对收集上来的几十种树坑照片逐一进行讨论和分析后,决定对“工体路树坑铺‘碎石’平于地面有利于雨水渗透吗”这一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学生们这种研究性学习得到了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小树坑里的大文章”主题活动先后获得北京市十佳优秀实践活动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
  童心系奥运,交流促发展。我校依托摄影优势,广泛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从2003年开始,我校就与使馆区内的法国学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两校学生同上语言课、共画文化衫、同绘连环画、共同开展奥运长跑、一起参加奥运观赛活动……在与法国学校的交流中,促进了不同国家学校的师生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兴趣。
  我校还是北京市奥林匹克“同心结”交流学校之一。与委内瑞拉学校开展交流活动中,我校拍摄北京名胜古迹和反映北京老百姓生活的照片,送给结对国家的小朋友。2007年3月,委内瑞拉大使馆的文化专员来到学校参观交流时,看到“我在委内瑞拉”的摄影专版,既意外又惊喜。同年4月,委内瑞拉副外长夫人来我校交流访问时说:“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摄影技术这么好,每一张照片都非常精彩,学校很有特色!”随后,她与学校领导共同完成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委同心友谊墙。学生们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国外文化,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学校开放程度,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幅幅展现学校师生风貌的摄影作品配有照片背后的故事,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大有裨益。
  照片记录下我校迈出的发展历程,演绎着师生走过的大千世界,积累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经历。三里屯小学的孩子们通过镜头,通过解读照片背后的故事,认识世界,发现生活的美好,记录社会真实的进步,回味自身的成长。孩子的情感在图片中得到升华,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使孩子们逐步发现:成长的过程是快乐的、幸福的、永生难忘的!
  責任编辑/李志峰
其他文献
根据美国新泽西州教育厅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2013-2014学年,在首次将学生表现纳入评估标准的新评估体系实施后,全州有2900名教师被评为“部分合格”(partly effective)或“不合格”(ineffective),占全体教师比例的2.8%。上一个学年被评为“不满意”的教师比例仅为0.8%。  新泽西州教育官员表示,一年的数据不足以得出绝对准确的结论,但这一结果对学校和教师还是具有一定
中国德育:研究独生子女,首先必须科学分析独生子女现象。孤僻、自私、懒惰、自恋、娇气、任性等一度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一些媒体也用“小皇帝”“小太阳”等词语来指代这一群体。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吗?  风笑天: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西方,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学者普遍意识到,社会舆论、传统以及民间存在着一种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刻板印象: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被认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大成”文化育大气之才  文 _ 束晓霞  “集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思想”为精髓的孔子大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承传统文化,指导学生发展,则是一所优质高中的重要使命。作为江苏省的首批重点高中、首批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我校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学校的前身是北宋庆历四年前由官方建立的夫子庙,庆历四年官方又在此创立学宫,整体保留至今的夫子庙大成殿尽管历经沧桑,但由历
基于发现教育的理念,围绕“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我校致力于探索和实践发现教育的德育模式,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  一、德育愿景和育人目标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我校的德育愿景:以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现代北郊学子育人目标为主线,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道路,为促成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道德课堂的精神追求和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进一步挖掘道德课堂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经验,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诸多举措的基石。”可以说,立德树人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也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道德课堂倡导“合乎道,至于德”
心理健康的概念经历了从身体到心理,再从心理到道德的变化。早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概念,强调生物因素的动力作用。在随后的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心理学看到了道德健康的价值。从此,心理健康開始与人的生活目标关联起来。道德被视为影响和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荣格认为,精神病的根源在于生存意义的丧失,是意义丧失的痛苦。而罗洛·梅则认为,现代人的精神焦虑是一种价值性的危机。班华提出“心理—道德教育”
时值高校招生季,被称作“高考志愿填报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网上走红:一些年轻人手举大白纸,上面是用彩色记号笔手写的“血泪史”,其统一格式为“千万别报××专业,因为……”,如“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English,因为汉字(子)很难找”“千万别报环境工程,因为实习基地在垃圾处理场”……一些网友纷纷“现身说法”,用“千万别报体”造句吐槽,于是一场网络狂欢拉
我们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并且实施了“弹性惩戒教育”,学生一旦违反了班规校纪,就要依据《学生违纪弹性惩戒条例》对其进行惩戒,这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法宝。  六年级(5)班的小森因课间在教室里乱撕小纸片往同学身上撒,破坏了教室卫生,受到弹性惩戒。值日班长首先对小森违纪情况做了记录,然后出具一张“弹性惩戒通知单”,通知单告诉小森违反了弹性惩戒制度第八条,并让他从第八条规定的五个惩戒方
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职称制度的改革,如何将教师吸引到农村”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魏卓表示,对乡村教师任教三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以鼓励教师向基层一线流动。  魏卓表示,为了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对乡村教师评定职称制定了相对倾斜的政策。一是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二
郭沫若《西江月》有云:“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协同钢铁与棉粮,高举红旗迈往!十载山乡巨变,更将跃进加强。劲头鼓足红满堂……”鹤壁市的工业和农业一直是引领鹤壁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这也是鹤壁人引以为傲的地方。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鹤壁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市各个学校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让孩子能够独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