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就是这作文。新课标也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在习作的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少四多”:
  
  一、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扩散
  
  当前作文因“应题”、“应体”、“应命”、“应法”、“应套”、“应试”,使学生受到束缚。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的口”的精神,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当然,自由表达不等同于胡言乱语,所以第三学段作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以我们要减少限制,给学生的心灵松绑,给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驰骋思维。
  
  二、少一些写实,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的事物都带上主观色彩。他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听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的形象。那些充满奇幻意味的瑰丽的色彩,那些随意穿越时空,可以呼风唤雨的神仙、游侠和斗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寻找梦想栖息的家园。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例如在教学《摆玩具编故事》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给自己的玩具取一个名字,然后想象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再和同桌说说,最后把它写下来。这样,不但让学生的情感参与了,而且有效地营造了课堂的想象氛围,使学生在更愉快更轻松的环境下写作,效果会更好。
  
  三、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谈
  
  淡化技巧训练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以往的写作教学对写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是为什么而写的;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顺连贯”等。与此不同的是,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要求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仅在第三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与《大纲》相比,这几乎不算什么技巧方面的要求了。
  在淡化技巧的同时,新课标又强调了另一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对学生情感和素材内容的积累又是非常重视。
  我们在教学中要少一些技巧的训练,多一些随笔式的漫读,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教学时,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再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挖掘素材。
  
  四、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童真
  
  新课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些无不是以儿童特有的童真出发,去观察世界感悟人生的;无不要求以幼稚纯真的眼光,去描绘世界。只有这样的视角和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也才会让学生做真实的人。
  如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谈谈“赖床”的话题。学生非常乐意。一个学生说到“被窝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其余学生会心地微笑了,他继续说:“妈妈喊我起床,掀我的棉被,打我的小屁股,还说要脱我的小裤头……”这时,全班孩子竟哈哈大笑,有几个学生还手舞足蹈起来。他还继续说:“我才不怕呢,反正只有妈妈一个人,给她看见了也没关系,我就把屁股翘起来……。”这句话更引起了哄堂大笑,全班气氛更加活跃了。为什么这样几句幼稚甚至有些不雅的话,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共鸣呢?因为这是孩子们共同经历的事,也只有这些童言稚语才能真正道出了孩子认为有趣的事,才能真正道出他们的快乐,道出他们心中的秘密!
  由此可见,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烂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说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严肃,不但让课堂增色不少,还会让作文光彩许多。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其他文献
为提升广电网络工程建设质量,明确了广电网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广电网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设计管理与要点,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细节
目的分析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双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PMRT)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
目的研究并验证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在心胸外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诊疗用品及病房内空气采用EOW进行现场消毒试验,并与消毒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这种繁华的背景下,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淡化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优秀做法,以至陷入某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ECO)GyrA突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及整合子的存在情况。方法8株ECO在2008年分别分离自同一起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8例腹泻患者
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行为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涵:往往言必自主学习,行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篇好的作文必然是语文试卷上的一大亮点,那如何选取作文素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资源,是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的事情。如作文起步材料选取得当,就会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增知识、长智慧的场所,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好动的天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动感地带”。  一、创设情境,以境促动  情境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
中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项目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工程机械设备科学管理对降低企业成本,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数量有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文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