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档案工作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工作是我国第三产业的一种,而它的投入和产出就是经济效益。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和其他产业的一样,但在所包含的内容和评价方面有所不同。而怎样做好档案工作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了档案工作中的重点,下面本文首先对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档案工作 经济效益 途径
  对于档案工作的效益,在形式上分为两种,分别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是档案部门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有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所谓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它是指所开展的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但在本文中,就只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下面,在对其分析之前,统计出了历年来我国档案学所取得的成就。
  一、列举近些年来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一)2006年~2009年中国檔案专业图书出版社的数量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合计
  专著 29 24 12 24 91
  教材 8 15 14 12 49
  档案编辑成果 21 20 42 15 98
  合计 58 59 68 51 23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2006到2009年之间,每年出版的图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我国档案学关键词的统计分析
  序号 关键词 文献记录
  1 档案开发 884
  2 档案信息化 466
  3 数字档案馆 804
  4 档案法 735
  5 电子文件管理 455
  6 档案史科 327
  7 档案鉴定 225
  8 文件中心 204
  9 档案数字化 136
  10 档案学研究 78
  11 档案教育 61
  12 文件运动 55
  13 元数据 2696
  14 知识管理 6138
  15 电子政务 6282
  16 档案保护 25
  从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出,从序号1到序号5中的关键词都是档案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但对于其他档案学的领域也有着庞大的研究成果。例如对于知识管理、电子政务以及元数据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三)2006年~2010年档案学的发文数以及被引频次数
  序号 作者 发文数 被引频次数
  1 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 15 79
  2 武汉大学-刘家真 18 57
  3 苏州大学-周毅 22 49
  4 浙江大学-傅荣校 23 43
  5 浙江大学-章燕华 16 42
  6 上海大学-宗培玲 15 37
  7 中山大学-陈永生 17 36
  8 河南省濮阳市档案局 25 35
  9 中国人民大学-黄宵羽 19 35
  10 苏州大学-张照余 27 32
  11 中国人民大学-徐拥军 17 28
  12 上海大学-丁华东 18 28
  13 中国人民大学-胡鸿杰 8 27
  14 中国人民大学-安小米 21 26
  15 黑龙江大学-倪丽娟 14 27
  16 湘潭大学-何振 12 26
  17 辽宁大学-赵彦昌 48 18
  18 中国人民大学-张美芳 20 17
  19 中国人民大学-刘越男 10 17
  20 浙江大学-何嘉荪 9 17
  21 中国人民大学-王英玮 7 17
  22 云南大学-华林 13 16
  23 湘潭大学-王协舟 12 15
  24 上海大学-金波 7 15
  25 安徽大学-李财富 7 13
  2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永 13 11
  27 安徽师范大学-王茂跃 14 10
  28 河南省濮阳市档案局-管先海 32 9
  29 郑州大学-陈忠海 14 8
  30 苏州大学-吴品才 19 5
  31 武汉大学-朱玉媛 10 5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6年~2010年之间,我国的档案学在文章发表和引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于这些作者,大部分都是我国的高等学校的教师。所以,我国的档案学研究的主力,也仍是我国的高等学校中档案专业的教师。
  二、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的特点进行分析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档案工作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这也间接地决定了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特点。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特点。
  (一)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表现形式。
  在档案工作中,对物质产品进行的投入和产出,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关系,而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它可以通过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交换以及消费所表现出来。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有时是直接性的体现。例如,对于科技档案工作,它的经济效益就可以通过过程而直接体现出;或者是销售档案工作,也可以将开展的活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档案的经济效益,有时也是一种间接的体现。它有时需要很多的中间环节,才能将其经济效益表现出来。例如,对于历史档案工作,它的经济效益,是经过数代人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总结出来的,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具有滞后性。
  对于其他产业的经济效益,都是浅层性和及时性的表现,投入资金后就可以快速的收回;但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它是深层性和滞后性的体现,在投资一定资金后,不能实现短期内的收回。档案用户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利用时,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逐步生效的过程。而在很多情况下,档案信息的利用过程是不能立见成效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才能逐步生效。所以,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形成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地显示出来,而具有了滞后性。   (三)具有难确定性。
  在其它产业的物资生产中,由于投入和产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计算出来的,而对其进行的投入和产出也不存在相应的必然联系。例如,在档案工作中,对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产出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使得有时可以确定出来,而有时却不能,同时对于整个档案的利用率,也是难以确定的,所以就使其经济效益难以确定了。
  (四)具有相对性
  在物质的生产中,对于经济效益都是直观的,其评价也都含有以少部分主观的成分。但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有些是模糊的,尤其是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总是含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在评价中会有很多的主观性,最后使得其拥有了相对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和其他的物质生产活动存在着不同的地方,它拥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对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与其他物资部门的经济效益不同,同时也具有着档案工作的相应性质和特征。
  所以,对于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是客观所存在的,同时它也具有特殊性。在我们认真研究之后,在对其进行评价,就能达到档案事业快速发展的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设服务。
  三、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于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和其他产业相比,在拥有相同地方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下面就对其进行分析。
  (一)评价标准
  所谓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是指通过利用检验和比较的方式,来对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好坏尺度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的尺度或是标准,并不是有人们的主观条件而决定的,它是根据相应的社会经济性质以及档案工作的客观结果而决定的。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依照相应的性质以及公认的评价标准,将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规定出一下具体的标准:
  1.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信息,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基础评价标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其根本点就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而对于档案工作所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数量多,同时也应该是质量好的,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如果在档案工作中,只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关注,而不对社会效益以及社会生产目的进行追求,那就违背了档案工作的根本所在。所以,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首先就要考虑社会的生产目的,在完成档案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社会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
  2.积累财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促进作用,是档案工作经济效益评价的社会标准。对于档案工作,在收集或是保管部门,相应的工作性质就直接了决定了评价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标准。他们不仅要对档案进行收集和保管好,同时还要充分的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
  3.体现服务特点是评价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具体标准。在档案工作中,体现服务特点,所表现出的就是信息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及时准确性。所以,只有对这种信息就行利用时,才能绝对的安全,最后将其经济效益发挥的更具体。
  所以,对于档案工作的评价标准,不能只因为某一局部而影响整体,这样既不能完成对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全面评价了。
  (二)评价方法
  由于档案工作经济效益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使得对其进行的评价方法也要考虑到直接性和间接性。
  1.直接效益的评价方法
  对于档案工作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历史考察法、差额计算法、比率计算法和综合评价法。下面就对其分别进行分析。
  历史考察法,它是对现有的数据和资料,对每个时期的档案工作经济效益都做出评价,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
  差额计算法,它是通过绝对量来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的表达式是经济效益等于可能收入与可能支出的差。
  比率计算法,它是评级方法中比较普遍的方法。当比率大于1时,就代表档案工作效益越好。表达式是经济效益等于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或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
  综合评价法,它是最普遍的方法,是多种方法并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打破了单一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得对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评价更科学,更可靠。
  2.间接效益的评价方法
  在该种方法中,主要通过对档案工作所带来经济效益的计算或是测算未利用档案所造成的损失来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方法由于存在很多缺点,使得在现实中经常不被使用。例如,它把档案工作的最后结果看成了档案的利用率。而事实上,档案的利用率,不能只取决于档案工作的积极与否,还取决于档案信息化的程度和生产力的水平。所以,在对档案工作的间接效益进行评价时,要将成果和其他因素分开进行评价。
  四、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方法
  要想全面将档案工作经济效益进行提高,就要在开拓思路,改变观念的同时,构建良好的环境,建立内部系统。这样才能提高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通过实际调查,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将档案工作进行社会化
  在档案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改革,将社会化实施在工作中,以便提高意识和价值观,是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进行提高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档案工作时,要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体制将对档案工作进行改革,对档案工作实行社会化的发展,以便可以为用户们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最后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二)将档案工作实行网络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档案工作也要实行网络化,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档案工作系统的管理机制,同时也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益的关键。所以,只有将所有地区的档案进行组织起来,然后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系统,才能促进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实行档案工作经营化
  在档案工作中,强化经营观念和社会服务,是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在今后的档案工作中,必须要推出一条既科学又合理发展的新方案,要把档案经营加入到档案工作的内容中,以便能够不断扩大档案服务的范围,使得在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提高对商品的产销能力。
  (四)加强宣传,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传统的档案工作中,都是封闭式的,这就降低了档案信息的使用率。所以,要想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做好档案的宣传工作,同时还要为档案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不仅能促进档案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
  (五)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对于现代的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来高了。要想提高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定期的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现代的档案工作,决不能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进行忽视,它是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最重要途径。
  总结:本文通过对当今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同时也介绍了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特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然后在总结出提高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为进行的档案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能﹒评价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的探讨[J]﹒档案工作,1985(8)
  [2]李辛成﹒科技档案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檔案学通讯,1993(3)
  [3]陈作明﹒档案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档案,1996(9)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研究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机电、数控类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符合他们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有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方法与措施切实可行,对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多元化教学法 因材施教 非计算机专业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
一、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自身,要求不但能够从事相应的工作,而且具备较高的技能。在传统的网页设计教学中,大家采用的教学案例比较简单,许多教学案例的设计围绕知识点进行设计,即为了学会知识而设计教学案例。在考核中也偏重于理论考核。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偏重于简单的网页设计,无法胜任真正的网页设计工作,当然也无法达到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1]
期刊
【摘 要】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场所,是一个为读者和顾客提供方便和服务的部门。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水平不仅影响着顾客对图书馆的看法与感受,还影响着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图书館图书管理员服务水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水平 要求  一、文明礼仪服务  (一)具备文明服务的基本素质。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场所,他的服务人员一定要具备文明服务
【摘 要】大学年代是很多人向往的青春如画岁月如歌的年代,然而现实的情况其实不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并指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心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后左心室真、假性室壁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共26例(男22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MRI、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3±9.3)岁.其中胸闷气短24例,15例伴发高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左心室真性室壁瘤22例,假性室壁瘤4例;左心室附壁血栓5例,左心室射
【摘 要】分析“阅读疗法”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图书馆和医疗机构跨界合作的模式,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方法和意义,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阅读疗法服务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多元化、多层化,于是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都随之而来。此时,研究并利用“阅读疗法”,帮助读者纾解社会压力,创建和谐社会,成为公共图
【摘 要】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同学在进图书馆的时候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愿意从门禁系统进入图书馆,比这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从门禁系统进图书馆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分析这些原因,进而提出培养学生从门禁系统进入图书馆的一些策略,以期对当前科学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门禁系统 意识  一、图书馆门禁系统的的功能介绍  (一)学生身份验证功能  现代门禁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卡和条形码借阅证两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网站应该随着时代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静态展示信息,到主动推送服务,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读者体验为中心,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供更多的服务,让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完成新时代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图书馆网站 资源整合 用户体验 推送服务  在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网站作为服务推送窗口,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习惯都是数字阅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