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一题多变,减负提高”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8期刊载了李明祥老师的文章——《一题多变,减负提高》。阅读文章后笔者不禁想起刚刚教过的中考热点考题——热学计算相关问题。由于这类题目涉及的物理量多且各物理量之间关系复杂,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练习了不少计算题,但最终学生对该类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都掌握得不是很好。因此,笔者想计算题可不可以也采用“一题多变”的练习与讲解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采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能大大地提高,同时学生还可避免盲目做一些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此问题加以例析。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把问题作为载体并贯穿整个习题课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指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四种方式。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习题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5(s)—0003—3
摘要:“知”、“行”、“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既有着同于其他学科的共性,又有其自身学科性质的特点。具言之:“知”即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构建;“行”是指在实验教学中理解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情”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又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关键词:知;行;情;文化阐释
摘 要:通过对重庆市二诊考试的一道选择题的重新思考,应用定积分对小球沿光滑弧面下滑的时间做了一一计算,从而发现小球沿光滑弧面下滑的时间总要小于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时间,旨在说明出题时应该考虑题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光滑圆弧;光滑斜面;小球;下滑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8(S)-0042-3  原题:(2011重庆二模)如图1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高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近几年高考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考查的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老师们关注重点之一。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讨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通过重力势能教学案例分析,对高中物理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提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9(S)-0014-3  日前,笔者参加市高中物理优课评选活动,观摩了九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4节)重力势能教学,教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让听课者受益匪
摘 要:在研究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由于体积测量误差导致“压强-体积倒数”图像的图线不过坐标原点,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玻意耳定律;物理实验;误差分析;图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53-2  在利用DIS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比较直观地得到
本文主要探究运用冲量定理求解非齐次边界条件下圆柱形空间内无源热传导相关问题。热传导问题的边界条件,运用通常的线性变换很难齐次化,边界条件齐次化后的泛定方程中会出现持
历年高考对实验误差的分析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但一般不要求计算误差”等。对于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其分析方法,难度适中且比较典型。分析此实验产生的误差情况,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误差的概念、来源及分析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知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现将其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
《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第1期P46和2008年第3期P50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都是用“面积”来求时间,但所求的“面积”笔者认为并非一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