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练笔之益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g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初学写作时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毕竟是从读到写的一座桥梁,是学习写作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规范语法;布局谋篇;求异求新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练习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可以让学生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降低了写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可见,“从仿到创”的确是习作练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仿写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存有哪些好处。
  
  一、仿写句段。促使语法逐步规范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课文要细细品读时说:“阅读时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易地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唯有这样,才能发掘文章的蕴涵,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模仿课文中基本句型、句式、常用句群做写话训练,就是为了建立完整的句子概念,了解句与句的结构关系,扎扎实实地打好用词造句的基本功,使语言逐步合乎语法规范。
  如《桂林山水》中是这样写漓江的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无瑕的翡翠。”教学时,指导学生朗读,明白这是什么句式,然后模仿这个句式写“天气真热啊”这句话,有机结合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写比喻句、拟人句等。
  仿写句子是如此,仿写段落也是一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仿写段落,必须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如学生读过《槐乡的孩子》一文中写槐米一段后,我让学生学着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一种花;再如,此文中的第三段开头写天热的小片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于是,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仿写天热(天冷)不同的人或动植物的不同表现,就自然轻松得多了。
  正是课文中这些精彩的片段,启发了学生模仿的兴趣,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优美的语言,才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凭借。让孩子们在一次次仿写中学会了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
  
  二、仿写篇章,学会立意选材构思
  
  在小学低中年级,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中,读中学写、以读导写、仿写片段也都是顺应儿童模仿这一特点展开教学的。尤其是片断训练,范围较小,笔墨集中,易于操作,是作文基本功的单项训练。无论记叙事情,描述人物、景物,或是说明道理,表达情感,总得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写。如果能把这一个个方面,写得文从字顺,有条有理,明白具体,联段成篇也就顺理成章了。
  模仿写作是让學生“照葫芦画瓢”,但不是抄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以课内文章或课外选文为例,在大量的单项仿写基础上,把学到的技巧,积累的素材,综合整理运用,组成文章。一般的程序是通读一组课文,精读一篇范文,借鉴“范文”的思路,仿写一篇习作。从选材、立意、想像、描写、结构等方面指导学生加以借鉴,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法很有特点,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段式,按季节顺序,描写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不同的景物的不同特点。我让学生选写《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校园》等。在进行仿写训练过程中,并非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可以作为仿写材料的,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拓展空间的片段来进行仿写练习。找准和把握仿写的生发点才行。如《科利亚的木匣》文中有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描写片段,我们可让学生仿写自己做的一件事,种花、拖地、洗碗、泡面、炒油炒饭等,进而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久而久之地,在这些语句优美、文理严谨的范文或典型的片断的感悟下。学生便会很轻松地抓住这一仿写契机,他们写作兴趣也就会在一次次训练中被激发出来,他们的作文水平也社会随之有所提高。
  
  三、积累素材。引导学生求异求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积累生活,才能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要给学生创造各种活动的机会,积累各种写作素材,有了这些是实实在在的材料,习作时才能“我手写我感、我手写我思”,才能收放自如、各抒己见。使得自己的文章变得异彩纷呈。
  事实上,模仿仅仅是起步,最终是引导学生运用想像走向创造,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来。作文中要有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受,富有个性,具有新意。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不同的思路写作文,使学生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向独特方面发展,教学生学会对习作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分析,求新求异。
  如对于同一事物和同一人物,你写这方面的特点我就写其他方面的特点。同样写“苹果树”这种植物,可以写苹果树的花美,也可以写果实香;可以写夏天的苹果树,抓住叶子茂密,果子如绿宝石,酸中带涩的特点来写;也可以写秋天的苹果树,抓住叶子稀薄、泛红,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的特点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各不相同,要学会同文异取。再如,同样写“踢毽子”这项活动,可以告诉人们踢毽子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增添生活乐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也可以告诉人们要学会一种技能非下工夫不可等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面去分析,写出它的新异之处来。这样的训练,将会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思路的开阔,写出作文就不会千篇一律,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同取异用。
  实践证明,仿写是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仿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过程,就是对遣词造句的推敲过程,就是对语言表达的领悟过程。对于中低段的孩子来说,仿写也是他们提高写作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绝不能让学生对范文进行生搬硬套,要让学生从仿写起步,学会创新,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路金艳,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J],教学论谈,2008
  [2]刘艳华,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J],小学教育,199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利用优美文字陶冶学生情操,把握情感基调刨出新的情感氛围,并借助多媒体积极刨设新的情景等方面讨论了初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情境教育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在语文教育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何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注重情感体验。课本的教材中有不少流露着浓烈情感色彩的文章
我心飞翔,快乐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我们想到的教学不仅仅包括课上对孩子的引导和启迪,还包含着所有与孩子交往接触的一切空间。《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知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好之”,进而“乐之”,把学习知识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学生的“乐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乐教”。教学需要快乐,孩子们也更需要快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小学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表模范,事事做表率。  【关键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所提出的要求。科学地利用大众传媒,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众传媒 美育 闪光点    科学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是为了解决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美育实施问题,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情实感,不受传统写作教学中写作模式的束缚。    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毋庸置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界,地球已经由原来的无边无际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并不是说地球变小了,而是由于社会的进步,通讯的发展,使得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是地域的差异并没有消除,人们的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一日之间就消除的。那我们就必须通过一些方式来消除这些差异,那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语言。所以在中国就掀起了一层“英语热”,学好英语就成了与外界交流最好的工具。  英语已经成
【摘要】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形式下,本人根据“自学、交流、探究、训练”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出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即:激情导入揭示主题、明确任务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讨论探究、训练达标总结收获四步模式。现与大家进行交流,恳请指教,以同共勉。  【关键词】经验交流;自主学习模式;课程改革    2007年暑假后,我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高潮。我们三实小顺应潮流及时制订了适合一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趋加速,教师队伍建设也日渐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科学管理方法的班主任队伍,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恰当地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引进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主动、自愿的动机作用下,向所期望的目标更加积极地工作,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从而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一、目标激励的规范化、系统化    学校要始终如一地把造就和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
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的主体精神。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80-01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成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夺取“考试高分”的途径,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表面上政治课成了中学教育中“最容易教”与“最容易学”的课程,在大多学生心目中已成为“最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是构成语文教学最优化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头讲述、教具演示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是知识的高度提炼与集中,是一堂课内容的精华,是引导学生走向智慧的阶梯。所以,探索板书艺术对搞好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板书达到最佳的效果,就需要对板书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一、板书设计要以最洗练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