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K细胞疗法的优化改造策略

来源 :药物生物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细胞免疫疗法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NK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成员之一,具有较强的免疫监视与杀伤功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兴起,CAR-NK疗法也脱颖而出。CAR-NK基于CAR-T的设计思路并结合NK细胞自身特性而构建,以其通用性、可“现货”性以及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潜力在过继细胞疗法领域崛起,有望成为CAR-T的替代方案。然而,CAR-NK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体内持续时间较短、杀伤效果和实体瘤归巢效果不佳以及潜在的脱靶毒性等,为CAR-NK投入临床运用带来挑战。在患者治疗需求驱动下,已有多种CAR-NK优化改造方案得以实施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文章总结了CAR-NK细胞的优化改造策略,并讨论其当前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免疫疗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相位角(Phase angle,PA)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初步探讨PA对其营养不良诊断的参考价值,以便快速、准确判断其营养状况,早期识别营养不良风险,为患者的病情评估、营养干预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时长、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并获得PA及其他人体成分
学位
目的探讨GRACE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ic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对201
学位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血流变化情况,手术前后颅内侧支循环变化情况,手术前及术后1月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评价CEA手术对颅内血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血管
学位
主要介绍一种智慧矿山场景下智能矿卡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智慧矿山的装料区与卸料区之间,实现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功能,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具备车辆远程遥控的功能。
期刊
依托国家相关政策,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丛书》。与其他书籍对症施术不同,丛书是“以疾病为纲,以技术为目”,不仅能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而且能培养基层医生的中医诊疗思维。丛书共7个分册,除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和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之外,还单独编写了一本基层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操作分册供读者选择。另外,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本书还配套录制了相关适宜技术的
期刊
报纸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性质、载脂蛋白A1(Apo A1)与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斑块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CHD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20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生化全项、颈动脉超声及冠脉CTA等相关检查,依据冠脉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冠脉斑块为钙化斑块组,n=53)和B组(冠脉斑
学位
校长自身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其实质是作为学校“精神领袖”的校长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隐性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校长角色赋予的课程价值以及校长领导力提升的诉求。深度发掘校长隐性课程资源可聚焦校长的“意义”时间、“意义”空间、公开讲话、行为举止、生活方式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校长隐性课程的作用,校长自身应注重道德修炼,提升学术涵养,走进师生心灵。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针刺闪罐对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在今后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10mg/片,口服,1片/次,1次/d,睡前服用,10d/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组1予穴
学位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探索以现代学校治理理念引领学校建设,通过为教师赋权增能,释放教师活力,促进教师与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双向奔赴。首先是健全治理机制,通过推行责权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实行全员预算等策略赋予教师自主权;其次是变革管理方式,通过实施分布式领导、推动项目化管理提升教师自治力;最后是营造组织文化,通过打开格局、加强对话,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觉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