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上的动物为何不怕人?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在考察加拉帕戈斯群岛时曾提出过一个有名的假说,岛屿上的动物更温顺。今天,研究人员再次证明了这一假说。达尔文的主要依据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陆鬣蜥和海鬣蜥都不怕人。达尔文在游记和后来的著作中说,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鬣蜥"长得很丑,有着一种特别愚蠢的相貌,行动起来一副懒洋洋的、半麻木的样子……"。对于这种不怕人的动物,达尔文幽默地记载:"我曾长时间地观
其他文献
为什么一些吸烟者的癌症发病率较高?一项研究对全球17种癌症患者5200人的基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吸烟越多、烟龄越长,越容易引起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平均每抽50根烟,每个肺细胞便会产生1个DNA突变;而每天抽20根烟的吸烟者连续抽一年,每个肺细胞、喉部细胞、咽部细胞、膀胱细胞和肾脏细胞分别会产生150个、97个、39个、18个和6个DNA突变。这是研究人员首次量化分子损伤对DNA造成的影响。
最近,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的右下额叶皮质是大脑的“刹车”部门,有抑制冲动的能力,比如,它可以抑制住愤怒时打人的冲动或减肥时想吃甜点的冲动。该研究还发现使用无痛无感的电刺激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右下额皮质,就能使人的自制力得到增强。此外,该研究的最大亮点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击疗法技术,为传统的、备受争议的电击疗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研究把电极直接贴在受试者的头部,产生的电
还记得今年年初网络上一条裙子所引发的热议吗?有人说是白金色的,有人坚称是蓝黑色。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并不是色盲,为什么看到的颜色却如此大相径庭呢?色彩,可以说是人的眼睛与光线“共舞”而在大脑中的反映,下面就是一些关于色彩的有趣知识。  1.蓝黑与白金:眼睛如何被欺骗?  针对这条裙子的颜色,网上投票调查显示,近3/4的人选择了“白色和金色”,其他则主要选择了“蓝色和黑色”。多数人的选择是否
荷兰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一起吃饭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处得比较好,因而他们协商事情的成功率较高。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不同场合相互谈话至少5分钟,然后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就餐场合中,参与者会感到更愉快和更放松,无论就餐地点是在家中、工作场合或是别处。参与者会表现得更为友好,多倾听对方的倾诉,说了更多的赞美之词,也更有可能做出妥协。这可能是因为咀嚼增加了大脑中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
清王朝作为一个能够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处理与其他各民族的关系的方法,是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研究清代皇室的史料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般皇后和级别比较高的妃子都是出自蒙古的科尔沁部,除了皇子之外,皇族的其他成员也多娶科尔沁部女子。有学者统计,有清一代,皇族成员共娶蒙古各部之女163人,其中娶自科尔沁部的就达57人。  我们不禁要问,科尔沁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为什么它能得到
地面上用光投射出的“国际光年”标志  我们生活在光的海洋里,尽情享受着光带给我们的恩惠。这其中既有太阳的无私馈赠,也有凝聚了一代代追光人智慧的光学成果。值此纪念2015“国际光年”之际,历数光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并向致力于人类光学事业的科学家致以诚挚的敬意!  生命之源  科学家认为,光为生命之源。地球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具体的细节并不被人们所知晓。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光芒四
秋千,古代多写作“鞦韆”,既是名词,即一种大型玩具、运动器械;也是动词,指戏秋千活动。  秋千溯源  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隋杜公赡为《荆楚岁时记》“秋千”作注曰:“《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
疼痛其实在有些方面对人类有益,因为疼痛警告人们,身体某个地方出毛病了,需要检查和医治。如果没有疼痛,人们往往会耽误治病。疼痛还可以作为人的一种感觉甚至类似于苦难的情绪体验而有益于人。但是,绝大多数人可不这么认为,而是一有疼痛就如临大敌,非要服用止痛药把疼痛消灭不可,于是,世上有了许许多多的止痛药,也因此有了许多依赖止痛药而生活的人。他们对止痛药上瘾,已经离不开止痛药了。  止痛药的类别  并非所有
南京中华门外有一条小路名为“正学路”,它源于曾居住于此的明初大儒、建文皇帝的老师方孝孺的书斋名。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南京后,方孝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刚烈和气节。人们为了怀念他的义举,遂以“正学”二字命名。  建文帝的倚重大臣  方孝孺乃浙江宁海人,这里自古以注重气节闻名。方孝孺青年时就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刚满20岁就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不久,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揭晓。算上今年,这场略显荒谬的另类“诺贝尔奖”的颁奖活动已经举办了整整24届,在给看似荒唐的研究成果一本正经颁奖之余,也意图激发起人们对科学、医学以及技术领域的关注。  物理学奖:香蕉皮到底有多滑  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日本的4位学者,因为他们研究了香蕉皮到底有多滑。  为了最真实地还原踩香蕉皮意外滑倒的现场,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在一块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