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出炉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chu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揭晓。算上今年,这场略显荒谬的另类“诺贝尔奖”的颁奖活动已经举办了整整24届,在给看似荒唐的研究成果一本正经颁奖之余,也意图激发起人们对科学、医学以及技术领域的关注。
  物理学奖:香蕉皮到底有多滑
  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日本的4位学者,因为他们研究了香蕉皮到底有多滑。
  为了最真实地还原踩香蕉皮意外滑倒的现场,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在一块常见的地板材料制成的平板下,安装一台力传感器测量垂直方向和两个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平板上面则铺上一块精心准备好的香蕉皮。然后怎么做?当然是用脚踩上去!
  他们的结论是,新鲜的香蕉皮内面朝下放在油毡上被人踩到时的摩擦系数最小,甚至比抹了润滑油的金属板之间的摩擦系数还要低;而且,香蕉皮确实要比其他水果的果皮更容易让人滑倒。
  神经学奖:看,那里有张脸
  人类对脸有着超凡的敏感度,以至于常常在压根就没有脸的地方看到一张张诡异的脸。
  人类的这种“脑补”能力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康教授和同事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大脑右侧梭状回面孔区不但会处理真实的人脸信息,同时也可能通过沟通来自初级视皮层的视觉信息和来自前额叶皮质的信息,在关于人脸的空想性错视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全脑分析的结果表明,前额叶皮质和腹侧枕颞皮质等脑部区域的神经也一同构成了处理人脸空想性错视的神经网络。当人们观察到类似人脸的特征时,这些神经元会活跃起来,将各种特征整合成一张脸——有了这套自上而下的神经网络,只要眼前出现一星半点“那可能是张脸”的线索,我们都能将它脑补成一张人脸。
  心理学奖:夜猫子更自恋
  获得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心理学奖的是西悉尼大学的乔纳森等几位学者,他们发现,作息时间可能和“暗黑三合一”——自恋、权术主义和心理变态有关。
  研究者发现,晚睡晚起和“暗黑三合一”之间确实存在联系。首先,它们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保证了它们可以同时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另外,夜间活动往往意味着寻找短期伴侣,所以,习惯夜间作息的人很可能更冲动、爱冒险、寻求刺激、外向、不太尽责,也不太随和。总而言之,这些人更加自我,而不是把集体放在首位。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乔纳森等人找来263名大学生,测试他们的人格特质和作息习惯,结果印证了研究者的假设:晚睡晚起的大学生在“暗黑三合一”维度上得分更高。
  公共卫生奖:养猫影响心理健康
  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公共卫生奖颁给了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弗莱格尔教授等几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养猫对人类精神健康影响方面的发现。弗莱格尔等人认为,寄生在猫肠道中的弓形虫不仅会侵入人类的大脑,而且还会改变人们的人格和行为,甚至可能通过诱发自杀、事故和精神疾病而间接“谋杀”被感染者。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弓形虫感染可以让啮齿类动物出现行为改变:它们变得不再害怕甚至喜欢猫咪的气味,反应性和警惕性都有所下降。弗莱格尔等人发现,类似规律似乎也出现在受感染的人类身上。
  研究者还发现,弓形虫会让受感染者的反应灵敏性下降,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率的增加。为此,他们专门调查了军队中的3890名司机,发现弓形虫感染与事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奖:狗便便时能感知方向
  如果给你一份数据,内容是分属37个品种的70只狗在两年时间里的1893次排便和5582次排尿,你会拿来做什么?
  一个叫海内克·布尔达的人和他的团队从中发现:狗狗在排泄的时候是能感知到地球磁场,并按照磁场决定身体方向的。他们凭借此项研究获得了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奖。
  研究者在论文里骄傲地宣布:这是首次证明狗能感知地磁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测量且明白无误的哺乳动物行为学磁场反应;证明狗对磁场的极性有高度的敏感性,从而“打开了磁感知研究的新天地”。
  医学奖:用腌肉治疗流鼻血
  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医学奖颁发给了一位美国医生和一位印度医生。睿智无比的他们发现了治疗鼻出血的新办法——塞上腌猪肉条。
  研究者们当初正是因为用精心制作的腌猪肉作为填塞物填塞到一个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鼻腔才止住了出血,挽救了患儿的生命。这种方法不仅快速有效,且安全无副作用。事实证明,患儿的鼻腔确实在24小时内完全停止出血,并在治疗后72小时,患病孩子病愈出院。可见腌猪肉的神奇功效。
  腌制猪肉为啥能止血?可能的解释是,高盐可以造成显著的黏膜水肿,而水肿可以使得附近的血管产生一种生理填塞现象,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艺术奖:画越丑,手越痛
  2014年另类诺贝尔奖的艺术奖颁发给了意大利的3位科学家,他们用激光射到那些正在观看丑陋艺术品的人的手上,以测量人们感知疼痛的能力。
  在这项研究中,几位科学家招募了男女各12名受试者,让他们从达·芬奇、毕加索和波提切利等艺术大师的300幅作品中,挑选出他们自己认为最丑陋和最美丽的作品。接下来,科学家要求受试者盯着他们挑选出的作品看;与此同时,科学家会朝他们手上发射短激光脉冲,以产生刺痛的感觉。
  根据受试者给自己感受到的疼痛所打分数,观看美丽作品时,他们所打的分值要比观看丑陋画作时低大约1/3;科学家还对他们的脉冲电活动进行了电极测量,结果也显示,受试者在观看美丽画作时,对疼痛的反应有所减弱。
  【责任编辑】赵 菲
其他文献
许多人第一次见到水豚,都会对它的外表感到好奇:这到底是一只没有尾巴的河狸,还是一只相貌奇怪的野猪?它其实是水豚——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近年来,水豚因其憨厚的样貌、温顺的性格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人争相将水豚作为宠物饲养。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却一再提醒:水豚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动物,人们应当在遵守本国法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它们的习性,慎重考虑是否饲养。为何科学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水豚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为什么一些吸烟者的癌症发病率较高?一项研究对全球17种癌症患者5200人的基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吸烟越多、烟龄越长,越容易引起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平均每抽50根烟,每个肺细胞便会产生1个DNA突变;而每天抽20根烟的吸烟者连续抽一年,每个肺细胞、喉部细胞、咽部细胞、膀胱细胞和肾脏细胞分别会产生150个、97个、39个、18个和6个DNA突变。这是研究人员首次量化分子损伤对DNA造成的影响。
最近,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的右下额叶皮质是大脑的“刹车”部门,有抑制冲动的能力,比如,它可以抑制住愤怒时打人的冲动或减肥时想吃甜点的冲动。该研究还发现使用无痛无感的电刺激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右下额皮质,就能使人的自制力得到增强。此外,该研究的最大亮点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击疗法技术,为传统的、备受争议的电击疗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研究把电极直接贴在受试者的头部,产生的电
还记得今年年初网络上一条裙子所引发的热议吗?有人说是白金色的,有人坚称是蓝黑色。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并不是色盲,为什么看到的颜色却如此大相径庭呢?色彩,可以说是人的眼睛与光线“共舞”而在大脑中的反映,下面就是一些关于色彩的有趣知识。  1.蓝黑与白金:眼睛如何被欺骗?  针对这条裙子的颜色,网上投票调查显示,近3/4的人选择了“白色和金色”,其他则主要选择了“蓝色和黑色”。多数人的选择是否
荷兰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一起吃饭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处得比较好,因而他们协商事情的成功率较高。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不同场合相互谈话至少5分钟,然后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就餐场合中,参与者会感到更愉快和更放松,无论就餐地点是在家中、工作场合或是别处。参与者会表现得更为友好,多倾听对方的倾诉,说了更多的赞美之词,也更有可能做出妥协。这可能是因为咀嚼增加了大脑中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
清王朝作为一个能够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处理与其他各民族的关系的方法,是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研究清代皇室的史料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般皇后和级别比较高的妃子都是出自蒙古的科尔沁部,除了皇子之外,皇族的其他成员也多娶科尔沁部女子。有学者统计,有清一代,皇族成员共娶蒙古各部之女163人,其中娶自科尔沁部的就达57人。  我们不禁要问,科尔沁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为什么它能得到
地面上用光投射出的“国际光年”标志  我们生活在光的海洋里,尽情享受着光带给我们的恩惠。这其中既有太阳的无私馈赠,也有凝聚了一代代追光人智慧的光学成果。值此纪念2015“国际光年”之际,历数光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并向致力于人类光学事业的科学家致以诚挚的敬意!  生命之源  科学家认为,光为生命之源。地球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具体的细节并不被人们所知晓。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光芒四
秋千,古代多写作“鞦韆”,既是名词,即一种大型玩具、运动器械;也是动词,指戏秋千活动。  秋千溯源  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隋杜公赡为《荆楚岁时记》“秋千”作注曰:“《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
疼痛其实在有些方面对人类有益,因为疼痛警告人们,身体某个地方出毛病了,需要检查和医治。如果没有疼痛,人们往往会耽误治病。疼痛还可以作为人的一种感觉甚至类似于苦难的情绪体验而有益于人。但是,绝大多数人可不这么认为,而是一有疼痛就如临大敌,非要服用止痛药把疼痛消灭不可,于是,世上有了许许多多的止痛药,也因此有了许多依赖止痛药而生活的人。他们对止痛药上瘾,已经离不开止痛药了。  止痛药的类别  并非所有
南京中华门外有一条小路名为“正学路”,它源于曾居住于此的明初大儒、建文皇帝的老师方孝孺的书斋名。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南京后,方孝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刚烈和气节。人们为了怀念他的义举,遂以“正学”二字命名。  建文帝的倚重大臣  方孝孺乃浙江宁海人,这里自古以注重气节闻名。方孝孺青年时就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刚满20岁就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