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营造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创设实验条件,训练学习求异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57-01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训练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养成正确的科学方法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往往都是老师动脑,老师动口,机械地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操作步骤来获得与课本相同的实验现象,而学生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地接受知识灌输。该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何使化学实验真正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对学生而言, 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成为实验的主动参与者,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过程中来,也才能保证化学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对教师而言,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作为出发点。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实验过程中去;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情绪高涨、积极思维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为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创设实验条件
  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发展学生的感知兴趣、操作兴趣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探索兴趣进行培养。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学生在遇到疑问时能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那么实验中他们会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当最后实验获得成功时后,他们会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在这种成就感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非常积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联系教学实际,训练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因材施教,对遇到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学生的见解,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启发学生广开思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不断提高求异思维的能力。
  四、提供新信息,指导学生自主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在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及时方便地动手实验,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验证所学的知识,充分、自由地发挥想象力,针对一定的问题采用新的实验方法去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这样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化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新信息,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并对自己的设想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五、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化学实验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对化学药品的质量、浓度等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喷泉实验、碘升华等实验中会用到物理知识;一些联系日常生产生活的实验如氧气的作用、光合作用等都会用到生物知识;所以,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合理融合交叉学科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宽思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总之,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创造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熊言林.试谈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化学教育,2008,(9): 5-7.
  [2]李湘瑜,郑柳萍.利用化学实验提高教学有效性[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08-210.
  [3]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65.
  [4]任秀梅.中专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2,(1).
  [责任编辑:陈明]
其他文献
《西方审计》教学存在语言、背景和思维逻辑障碍,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克服。《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其前导课程,两者具有密切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为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窦娥的鬼魂是元代最光彩夺目的冤魂形象。《窦娥冤》鬼魂的出现,是主人公复仇意志的必然结果,是窦娥生前性格的再现和发展;而鬼魂的创造,则深化了《窦》剧的思想意蕴,体现作
【正】 (一)在我国古代的工具书中,有内容与形式都较为特殊的一种:罗列文字训诂、辞藻、典故,却不是字典、词典;包括经史杂传、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文作品,却游离四部,难以归
在中国,英语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似有超越甚至取代汉语在国人心中地位的趋势,从我们的国考——高考到研究生考试甚至博士生考试,英语都发挥着举
【正】 社会主义中国出版的词典,应当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应当中国化。如果我们翻阅一下五十年代、“文化革命”期间和最近几年出版的学科相同、版本不同的词典,就会发现一个
【正】 用括号夹注附带义项,是辞书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以补充词的信息:介绍词的修辞特性、说明词的意义和表示补出的词语。 (一)介绍词的修辞特性,这多用于中小型语文词典。
2002年8月30日至31日,中国国际装备业发展专家论坛在21世纪大厦举行,主题是“21世纪的装备制造业与中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20位两院院土、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参加了论坛。
【正】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著作,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无可置疑的前导和明灯。现在,鲁迅的著作已
【正】 我国古代无专科辞书之名,而有专科辞书之实。在追溯专科辞书的历史渊源时,有几类图书是很值得研究的:一是谱录类图书,二是专门性类书,三是政书和学案。1"谱录",是我国
【正】 加拿大速读教师约·波恩(Joel Bonn)对辞书有独特的癖好。这位学者藏有五百五十五本辞书(其中有七十本包括从拉丁语到马来语等各种不同语种的辞典)。据估计,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