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t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明确了共同奋斗目标,确立了道德准绳,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因此,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鄢英(1971- ),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52-02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指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与协调发展,而不是某方面单一发展。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1.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度,增强社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正如李梅敬所指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核心价值的确立,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引领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发展与巩固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因此,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括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亦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2.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价值共识,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与人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只有符合人的本质需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们才会认同,才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内在需求相契合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相契合的过程。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模式等都随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不例外,他们的价值追求、道德观念、理想目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影响。如在生活上贪图享受,攀比和超现实消费,向往金钱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在学习方面,胸无大志,缺乏竞争意识,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诸如此类问题,都凸显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不高,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现实要求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缩小或消除两者之间的差距,使两者之间达到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基于现实的要求而提出的,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含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时代对个人发展的规定和要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文化的精神脊梁和本质所在,具有政治引导和思想统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脊梁,具有政治引导和思想统摄功能。它对每个社会成员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观念和价值取向层面影响大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指南。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就会失去民魂国魂,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动力,迷失方向。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激励下,我国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形势下,需要用共同理想引领和激励大学生前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有利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整合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感召力、统摄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震撼心灵的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激励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了道德准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它为大学生提出了明确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评价标准。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将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的。大学生不但要学习领会其四个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其内在本质上把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体制的转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开始凸显,不少大学生思想混乱,分不清主流和支流,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用有所怀疑,信仰发生动摇。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掌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形式政策;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想目标。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们培养优秀品德、提高道德素质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后备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理想信念的认知。通过学习相关时政资料(如《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化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让他们真正懂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其次,要为大学生提供践行理想信念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带领大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认知、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真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再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胡锦涛同志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更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问题,为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或为解决困难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实现契合,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努力奋斗。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一面伟大的精神旗帜。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育他们的爱国之心。为此,首先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校园文化,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文化涵养,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要深入开展主权教育,提高国家主权意识。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标志,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依据。维护国家主权就是维护每个公民的权利,是我们必须捍卫的一种国家权力。因此,要选择一些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素材,利用重要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国家主权对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他们采取理性的方式爱国,避免出现一些打砸抢等过激行为,防止极端化。再次,加强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培育公共关怀之心。爱国主义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加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社会责任是什么,集体主义精神又是什么,如何把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个人的权利融为一体,体现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如可选择一些在重大又无法抗拒的灾害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时所体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及体现强大凝聚力的自然灾害事件作为素材(如汶川大地震),并借机组织学生为灾区群众奉献力所能及的爱心。
  4.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要对大学生加强创新教育,保护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教育讲座,聆听创新教育报告和名家科技讲坛等多样化形式和手段,开阔大学生眼界,丰富大学生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其次,要为大学生搭建平台,组织他们参与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如组织科技竞赛、实验操作比赛或与政府、企业单位联合开发一些新产品设计等。
  5.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什么样的道德习惯、什么样的思维行为方式,都将决定着大学生的一生,最终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文化多元化和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显现出越来越强的世俗化、功利化倾向,使大学生丧失是非、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甚至丧失廉耻之心。如此种种,败坏了社会风气,冲击着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利用各种阵地和载体,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理念,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09-0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李梅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3).
  [4]李兴伟,王利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其他文献
农田土壤盐碱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之一,为创建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农田水盐调控方法,在总结农田盐分来源及其累积动力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壤盐分影响土壤供养能力
如何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聋教界一直想方设法想解决但效果并不明显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是学与用的严重脱节。作为承担语言教学主要任务的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学练结合,使聋生丧失了许多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作品,使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
比较分析全国10所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表明其代表性方案与1987年在武汉召开的高等护理教育研讨会所提出的方案相近。课程设置是以学科系统为基础的课型结构,划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自主学习有别于他主的、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更新观念,做好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等词语的使用频率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重视。当我们
对修配法装配工艺过程作了分析,推出计算修配前配环尺寸的简明极限偏差关系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学习英语的自然语言环境,需要依靠多媒体等为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创设必要的情景,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及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可是,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褒贬不一。多媒体教学有他独特的优点,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恰当地运用,使其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教学工作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就应当使探究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现奇迹、不断主动参与的自主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怎么办?许多人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和学习伙伴,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或不为的依据是什么?效益!教学的有效性依赖教师引导行为的适切性。教师的作为应当有效地推进学生的探究行为,促使活动的持续和深化,使教学富有成效。  一
<正>孔与其端面垂直度的测定,困难较大。目前多采用在孔内装芯轴,在芯轴上安装测量表,测其端面的轴向跳动。这种测量方法有如下缺点:(1)与端面垂直的孔,由于孔径尺寸大小不一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本刊主管及主办单位已经变更(国新出审[2020]2643号),具体变更事项如下:(1)主管单位由“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原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变更为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学生心目中最尊敬的是班主任。那么,科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从教十六年,都是当科任教师,但给我的感受是:轻松,与学生更容易贴心,更容易走到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自己看作班主任    往往有的科任教师认为,管纪律是班主任的事,学生出现任何情况通常只一句话:“告诉班主任去解决。”因而,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