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白话文运动兴起不久,周作人就意识到口语的表达其实很有限度,仅仅在日常语的层面似乎不能建立更丰富的精神维度。迎合其观点的人,多是书斋中的作家,他们在士大夫的惯性下思考问题,白话的机制便有了几许变化。典型的例子是京派文人,文章在文白之间,辞章里翻转出几许古风。废名、俞平伯都在此理念下泼墨为文,一时造成了一种气象。但革命文学的时代,大众的文学被红色批评家推崇,周作人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