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鸡血藤水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对鸡血藤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并结合谱学技术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鉴定.分离得到2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豆素(1),紫苜蓿烷(2),8-甲基雷杜辛(3),7-羟基二氢黄酮(4),奥刀拉亭(5),艳紫铆素A(6),鹰嘴豆芽素A(7),3’-甲氧基大豆素(8),7-羟基色原酮(9),毛蕊异黄酮(10),柚皮素(11),二氢木豆异黄酮(12),(6aR,11ar)-高丽槐素(13),2’-羟基染料木素(14),(6ar,11ar)-美迪紫檀素-3-O-吡喃葡萄糖苷(1S),(-)-表阿夫儿茶素(16),(-)-儿茶素(17),(-)-表儿茶素(18),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19),芒柄花苷(20),(-)-没食子儿茶素(21),芦丁(22),大豆苷(23)和圆荚草双糖苷(24).化合物4,6,8,9,11,12,14~16,19和22~24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川明参为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不同产地川明参因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为此,该研究首先建立了柱前衍生HPLC测定川明参中1
基于特征图谱和量值传递关系相结合的新模式,对荆芥配方颗粒的关键生产工艺进行评价.通过对配方颗粒各生产环节的中间体进行研究,分析指标成分胡薄荷酮在各环节的损失,建立特
讨论了不确定中立型时滞广义系统非脆弱控制器设计问题,利用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理论和模型转换方法,获得了不确定中立型时滞广义系统,其在非脆弱控制器作用下不仅内部
本文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将野外调查、分子标记ISSR和对叶绿体DAN片段测序的方法相结合,来检测菊科帚菊木族单型属植物栌菊木的遗传多样性,澄清其遗传结构,阐述了遗传变异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是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汤剂)质量评价的基础.该研究建立荷叶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荷叶标准汤剂的质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
为了揭示“黄精”花中主要营养与功效成分,采集安徽青阳、浙江庆元多花黄精花和根茎,浙江龙游长梗黄精花和根茎,分别测定多糖、皂苷、总酚、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和DPPH自由
通过硅胶柱色谱、中压ODS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娃儿藤内生真菌Talaromyces purpurogenus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系统分离,运用NMR,MS,CD和旋光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
该文按照Genbank中鼠脑Trx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胎鼠神经细胞中分离并克隆了Trx基因片段.经测序,Trx为371bp,与鼠脑中Trx同源性为100﹪.许多神经退变病与氧化应激有关,而线粒体
该研究采用三七叶绿体全基因组开发分子标记(cpSSR,cpSNP,cpIndel),对来源于云南省9个主要三七产地,共计89份三七个体进行实验验证,以期为后续三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