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心不老,古稀考驾照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近古稀挑战自己
  “老袁报名考驾照了,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2015年9月8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河南许昌市退休老人袁敏智的朋友圈疯传。国家规定考领小型汽车驾照的年龄上限为70岁,此时的袁敏智已经69岁,这么大的年龄挤在年轻人中间去考驾照,难怪老朋友们都感叹他“疯了”。
  面对老伙伴们的惊愕,袁敏智却很平静。袁敏智考驾照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大心愿,那就是带轮椅上的老伴畅游天下。
  按照驾考流程,袁敏智体检合格后,驾校给他发了两本安全行车方面的书,叮嘱老袁回家好好复习,准备科目一的理论考试。科目一考过了,才能开始练车。
  袁敏智当了一辈子的设计工程师,理论对他不成问题。复习10天后,他参加了科目一的理论考试,90分及格,他竟考了95分。
  科目一通过,就要进行科目二的练习了。让袁敏智难堪的是,很多驾校教练看他年纪大,不愿带他。最后由驾校总教练出面,袁敏智分配到了驾校金牌教练的名下。金牌教练让袁智敏练了一天的打方向、踩离合、直线行驶,袁智敏做得认真、到位,教练很是满意。
  接下来,该进入科目二的常规练习了,倒库练习是科目二练习的重点,很多学员考试时都栽到了这一关。教练告诉他,倒库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几个关键点,出库、转弯打方向都有固定的点,只要掌握好这几个点,倒库就不存在问题了。
  教练给学员示范了两次后,就让大家逐一上车体会,同一组里的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做得很合乎规范。轮到袁敏智,不是打错方向,就是没掌握好出库的点,连做数次,只成功了一把,教练是个急脾气,大声吼着:“停,停!老爷子,让你左打方向,你偏往右打!”有时,教练吼得多了,把袁敏智弄迷了,他就主动下车停会儿,让脑子静一静。
  揣着救心丸上考场
  三天后,袁敏智终于掌握了倒库的要领,接下来的半个月中,他练习了侧方停车、半坡停步、曲线行驶等科目,混迹在以年轻人为主的驾考群中,年近7旬的袁敏智特别醒目。
  2015年国庆节后,袁敏智上了科目二的考场,考场气氛庄重而严肃,受现场气氛感染,袁敏智不由绷紧了神经。
  轮到袁敏智上场了,科目二第一个项目就是倒库。尽管在下面练了成百上千次,袁敏智进入考试区时,心情还是一下子紧张起来,接近“车库”时,由于打方向过早,车轮辗压了“库”线,电脑智能语音当即就告诉他:“倒库不及格”。5个项目,有一个不过关,直接宣告这一次考试失利。
  每场考试有两次机会,把车子开回考试区后,袁敏智在车里休息了几分钟,做了两次深呼吸,又启动了车子,这一次,袁敏智倒库顺利过关,不料,却在半坡起步时,发动机意外熄了火,再次失利。
  初战失利,袁敏智稍有些失落,但他安慰自己,这是第一次考试,权当熟悉考场环境,还有6次机会呢,凭自己的努力,总会过关的。
  让袁敏智没想到的是,此后两个月,他一连参加了5次考试,都未能过关。科目二6次考试未过,这在报考驾照的学员中虽然不属先例,但这样的学员的确不多。当初一起报考的年轻学员大都已拿到了驾照,自己还在这里折腾,袁敏智有些沮丧,甚至有时想,也许自己真的不适合开车。然而,临阵脱逃并不是袁敏智的性格,科目二还有最有一次考试,如果考不过,还得从科目一开始考,无论如何,他要背水一战。
  解决好心理问题后,袁敏智放下包袱,放手一搏。平时心脏不太好,怕出意外,临上考场前,袁敏智还特意揣上了速效救心丸。没想到,放下了思想包袱,袁敏智意想不到地过了关。从考试车上下来后,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征服了科目二这个最大的拦路虎, 2016年元旦前,袁敏智满分通过了科目三考试。2016年3月26日,袁敏智走上了科目四考试,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紧张答题,袁敏智将答卷提交上去后,电脑当即评分90分。
  “恭喜您,老先生!”监考民警向他表示祝贺,袁敏智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为这一刻,他等得太久了。
  欲载瘫痪老伴游天下
  历经6个多月,在离70周岁生日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袁敏智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驾照。
  袁敏智的老伴穆美龄十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2013年,她的病情加重,进行了截肢手术,不得不坐上了轮椅。这对穆美龄打击很大,一度有轻生念头。袁敏智不敢离开老伴半步,耐心劝导她:“你虽然没有脚了,我就是你的双脚,以后我还要学会开车,带着你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从妻子截肢后,照顾老伴成了袁敏智退休后最大的任务。他们家里的客厅与卧室之间有四级台阶的错层,每次把老伴从卧室转移到客厅,袁敏智都得把老伴背下台阶,老伴身胖体重,袁敏智年事渐高,背老伴力不从心。于是,他发挥自己当了一辈子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在台阶上用钢板安装了滑道,在墙上安装了扶手。即便这样,袁敏智也很难把轮椅从客厅推到卧室。
  袁敏智从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决定在卧室走廊尽头装一个牵引机,用牵引机把老伴“拉”上台阶,拖到卧室门口。经过两个多月的忙活,他的牵引机安装成功,他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就可以把老伴“送”到卧室门口。
  老伴行动不便,上卫生间、洗澡等都需要袁敏智照料,袁敏智在卫生间的淋浴头下面,放置一把专门改装过的椅子,老伴洗澡就坐在椅子上,被褥也是常换,穆美龄每天一身清爽,心情渐渐开朗起来。
  为了实现带老伴游遍天下的心愿,袁敏智如愿在70岁生日前拿到了驾照。如今,在家人的帮助下,袁敏智订购了一辆空间宽大的越野车,后备箱可以放轮椅,车顶可以放其他物件。袁敏智现在最爱做的就是看着地图研究路线,他和老伴很快就会开启浪漫自驾之旅,这对老人相濡以沫的爱情也成为人间最美的风景。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我与许燕吉为金陵老年大学的同窗好友,一起读书论文十几年,直到2013年夏天,我们同在黄山避暑,一个月内朝夕相处,我才真正为她的风度与气质深深折服。她最喜欢的打扮是穿着她自己用手工缝的一件素色衬衫,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出身书香门第的她非常爱惜书籍,从不把书本放在不洁之处,或随手折叠,阅读时总端端正正地坐着。她对物质生活无任何要求,掉在地上的食物拾起来洗洗放入口中,待人却非常宽厚,慷慨资助有困难的亲友
期刊
5万元办起动物园  陈玉村在学校学的是动物专业,早年在部队负责管理军马和畜牧业务。1975年,他转业到地方,福州市政府成立动物园,有关领导看到他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委任他担任动物园园长。给陈玉村的预算少得可怜,只有5万元。  陈玉村到北京动物园考察,看到大熊猫漂亮可爱,就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分配几只大熊猫。当时的“熊猫部长”董智勇批给了福州4只大熊猫,4岁的巴斯就是第二批到来的。  熊猫接来时适逢冬天,
期刊
一家三代,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们的信仰相同,都在各自的领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著名导演汤晓丹和他的儿子汤沐黎(著名画家)、汤沐海(指挥家)一家。从小事做起、追求真才实学、言出必行的精神,在这个家庭得到了传承。近日,笔者有幸聆听汤沐海讲述汤家三代人在不同时代浪潮中的治学为人以及家族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  智力投资,艺术追求总相通  国内知名导演汤晓丹被誉为银幕将军,而妻子则是有着“中国一把
期刊
2015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第五任校长程耿东教授现身说法,让学生对我国计算力学的结构优化研究多一层认识。在他看来,当前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结构优化研究更是大有可为,可以成为帮助我国自主创新产品与国外产品竞争的重要先进的设计工具与方法。  两进大学坎坷求知路  程耿东1941年9月出于生苏州,不满两岁时,父母离异,从此他与
期刊
“老人走失已超24小时,帮转寻人……”“老人在华联超市附近走失5天,有线索请联系……”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时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这样的寻人启事。在网络上搜索“老人走失”的新闻,我们会发现事件日期都是连着的,这就意味着每天都有老人走失。在老人走失事件频发的背后,是家庭监护与社会保障的力不从心。  现象:老人走失几乎每日一起  近年来,走失的老人越来越多。在警方和众多热心市民的接力帮助下,不少走失老人
期刊
千里单骑回山东  郎云霞是一名中医主治医师,退休后返聘在北京一中医诊所工作。2009年春天,老伴孙义堂为了照顾在京工作的女儿和老伴,也跟着到了北京。  老孙闲不住,骑着自行车给人送药。两个月打工经历让老孙几乎游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每当他在拥堵路段把一辆辆小汽车超越时,内心的得意与快乐无以复加。探亲结束时,他突发奇想,干脆骑自行车回山东老家。  当时,老孙对一辆名牌山地车一见钟情,但是8000多元的天
期刊
丧偶老人相伴取暖  虞华可1910年出生于重庆,他从小习武,虽历经坎坷却十分开朗。1956年,虞华可第一任妻子患病离世,后又续弦。虞华可原以为可以和第二任妻子白头偕老,没想到老伴在他85岁那年又撒手人寰。习惯了夫妻相守,虞华可每当从外面回到空荡荡的家,一种摆脱不掉的孤寂深深缠绕着他。  虞华可有5个儿女,孩子们懂事、孝顺,他们担心父亲一个人在家太过孤单,就想轮流把老人接回家来住。虞华可不愿麻烦孩子
期刊
27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决不能算短的岁月里,因为一句承诺,84岁的乐和敏将邻里之情沉淀为一段生死相依的情谊。不久前,乐和敏夫妇继入选“浙江好人榜”后,又荣获宁波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在颁奖典礼上,乐和敏独自一人去领奖,他在摄像镜头前对留在家里照顾冯大哥的老伴说:“老伴,你辛苦了,我来替你领奖了,我们一起坚持到底!”  “我们一起相伴到老吧”  时光回溯到27年前,年过5旬的乐和敏与老伴
期刊
2012年4月,年满50岁的李霞从南京幼教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时,李霞的儿子在读大学,丈夫依然忙着事业,退休生活将如何安排?几乎没有纠结,李霞决定“一路向北”。从小在江南水乡生活的她,对祖国北方的山山水水充满了好奇。李霞没有想到,这一走,她竟然走出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带你跑遍大兴安岭的十多个屯,那景色老美了”  2012年10月底的一天上午,李霞背着自己的双肩包出现在南京火车站的售票大厅。对于
期刊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