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透视着装的发展与表现形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透视装十分火爆,早在几千年之前处在封建时期的唐王朝就出现了身着薄透纱裙的女性形象,甚至在北齐出现男性透视装形象。在近代,中外文明相互交融,“透视装”从立体结构来强调肌肤曲线的魅力,透视装再一次流行起来。透视装在各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很多诗词名画有所体现,对各时期透视装的发展与表现形式研究开拓了现今透视装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透视装;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一、中式透视着装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今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北齐校书图》(宋摹本),北齐天保七年,画家杨子华所作,从《北齐校书图》可发现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男士身着透视装现象众多,在中国五千年了历史长河中,这一现象可能是最早男士透视装的表现形式,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方面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艺术方面佛教及印度、中亚、西亚文化在本时期持续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艺术风格突变,思想较为开放。国家政治方面,政治腐败荒淫,上下风气不正,崇尚享乐之风。
  《北齐校书图》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早在千年以前,处在封建时期的唐王朝就出现了身着薄透纱裙的女性形象,正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这句诗便是东方透视装形象的完美诠释。崇拜人体曲线的现象在唐代十分普遍,于是才有“透视装”从立体结构来强调肌肤曲线的魅力。广为流传的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对现代透视装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种性感形象得以传世久远。相关文献有记载,这种十分通透的纱衣穿着形式从中晚唐时期到五代期间十分广为流传。
  从唐代的崇尚色看,唐人的色彩观是与唐人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风尚紧密相连的。唐代前期,由于继承了北朝及隋以来尚武之风气、任侠之心态,人们自然会选择那些朝气蓬勃、色彩明快、热情活泼的色彩,以表达心中涌动的激情与建功立业的迫切。而到了中晚唐,由于“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荡走了前唐人朝气蓬勃的动力,虽有满腔热血,却没有施展的余地,心中的郁闷暗淡了所有的颜色,这种心情怎能够选择犹如红绿这种肆意张扬的组合呢发展到晚唐,由于习惯了这种压抑,由致力于边功转向日常生活的享乐,又加上染色技术的提高,在服色上追求丰富变化,突出色彩的韵律。唐代女子服饰,就目前的研究及考古发现看,最有代表性的有糯裙装、女着男装、胡服三種配套服饰。这三种之中以糯裙服最为绚烂,它主要是上着短糯或衫,下着长裙,肩披被帛,加半臂,足蹬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不管是唐代文学作品还是各种绘画、雕塑等艺术形象中,多对糯裙装情有独钟,甚多描绘。唐代主要流行的面料有纱、罗、锦、绮、绫等丝织品,其中纱、罗、锦面料制成的女子服饰是盛唐时期的特色,一般形制为上至胸部的长裙,在当时是贵族阶层服装的重要面料。纱、罗质地轻薄,着装效果轻盈飘逸,肌肤隐见。从仕女画服饰可以看出其不同面料的质感,唐代仕女画也证实了当时服饰面料的流行。
  经过隋朝的统一局势,唐代成为封建社会的顶峰朝代,其疆域面积明显扩张、社会经济愈见繁荣、政治局面十分稳定、国民安居乐业。强盛辉煌的大唐王朝随处充满了高度的自信感,经过汉化改宗的李唐王朝,开国之后,唐王朝国运昌隆,对各名族实行宽厚优待的怀柔政策。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国家经济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它是是促进衣冠服饰、社会时尚进化的一个相当重要因素,其主要因素有官立织染署,丝織品品种多样,技艺高超:织造技术吸纳百家特长,印染技术推陈出新:丝绸之路汲取各国文明,贸易往来,有所促进。唐代社会思想开放的局面的确定,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这种自由宽容,带来了民众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开放宽容的的平等心态,使得服饰文化的多元型和创新性能够迅速的发展。女性以丰满健康为美的审美倾向,许多诗词也对动人的女性美潜意识的勾勒,再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胡姬所着上衣为罗衫,面料为丝质或纱质,颜色一般为红色或紫色,特点为轻、薄、透。这对唐代女子透视装有非常大的影响。唐宣宗时期,扶植佛教 隋唐佛教崇尚人体, 佛教弟子着装露体的人很多,佛教有“虚心纳物”的审美说法。道教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对女性崇拜的思想十分普及。老子的一些相关学说具有十分明显以女性崇拜情节的概念。阅读《<太平广记>山洞意象文化分析》发现了唐朝期间有对女性敬重的心理,整个社会对“回归母体”情绪的综合展现,所以唐代女性地位尊贵开放是社会女性崇拜的潜意识表现。
  二、现代西式透视着装发展形式
  西式透视装现代流行历程大概是从塑胶与金属闪片堆砌开创了“透明”先河。1964年美国设计师格雷奇率先设计出透明“居家衫”;1966年,安德烈·库雷热用金属片和有图案的玻璃制作上衣,设计了用透明硬纱制作的迷你裙;1966年,伊夫圣罗兰设计了一款透明连衣裙,并在六十年代末将男士薄纱衬衣透视装载入服装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透明衣料、透明的鞋、透明的包开始流行;近年来,世界舞台上的各大品牌逐渐对透视设计产生兴趣。
  纵观各大服装秀场,在“透视装”面料的选取上,设计师们基本都选择了纱。纱的结构稳定,轻薄透气,作为透视装的面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面料比不上的。针织是由一根纱线织成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它的留空与透明度完全由串套过程决定,在透与不透之间把女性的性感完全透露出来。塑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装面料,选用塑料作为服装面料算是服装界的一个创举。塑料不似纱那般轻柔服帖,但是那不服帖的棱角中透露出比纱质更加优越的时尚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蕾丝这种轻薄并且具有通透孔洞结构的面料,曾经被广泛地用于内衣的制作中。而今,蕾丝实现了由“内”到“外”的成功转型,成为台上的主角。
  1960年代,二战后出生的新世代提出了自己变革世界要求。时装向来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一种叫做未来主义的新时装风格就此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国际上强调“女装更加女性化”之后,向低领装、裸肩装、露背装、露脐装、修身长装等的逐步发展,那时透明度极高的衣料多用于晚装,也适当地用于休闲装。21世纪科技发展,明星效应,带动透视“热”
  三、透视着装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选题以对透视着装历史发展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图片收集、史实查询等方法,对于各时代透视着装现象做出浅析,来展现不同时代人类独特的审美意识,有利于我们为发展中国风格的服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有利于使传统优秀艺术与人文精神在新的服装时代中迸发巨大的生命力。时尚是不断轮回的产物,随着人的审美情绪而发生改变。我们研究透视着装使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时空的社会发展状况、等级制度、风俗习惯等,还有利于我们理解不同时期社会心理状态、不同阶级的意识行为,有利于我们传播历史文明能更好的呈现出来,并让更多的设计师把它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使它具有现代的审美与使用价值,带来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春.裸露与遮盖—现代服饰观潮[M].1版.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
  [2]冯泽明.中西服装发展史[M]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徐蓉蓉.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继承和创新表现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奈达(1964)将意译定义为包含动态等价的翻译,与以形式等价为目的的直译进行区分并理论化。笔者为探究两种等价间的平衡关系,以《哥儿》的刘振瀛、林少华两个汉译本为例,根据汉译结果对译本中的被动句进行分类,对译文的两种等价关系的运用进行考察。  【关键词】:等价理论;被动句;小说汉译  一、被动句汉译与形态等价  奈达指出形式等价“并非遵守文本结构”的完全一致。考虑到日文与中文的语顺差异,两
期刊
【摘要】:在当代中国区域规划和设计系统中,居住区绿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了自然和人和谐共生的大通道,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伴随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要求愈来愈高,建设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在快速的发展中,问题也是日益突显。如何改善因快速发展而导致的问题,营造更具有视觉审美和功能舒适的环境景观,已经成文不可回避的设计任务。本文尝试将公园的造景手法,移置于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试图探索更符合人居住的设
期刊
【摘要】:日语中词尾数量众多,而且用法多样语义丰富。与对于其他汉语系词尾的研究相比,将「-上」作为焦点的研究并不多,换言之,对「-上」的研究还不完善,因此本论文将汉语系词尾「-上」作为了研究对象。本文按照「-上」的前接词干(以名词为主)的词义用法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将「-上」的名词词干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从少纳言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和国会会议记录检索系统获得例文文本和「-上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身份构建和语类分析为框架,拟以情感类心理节目为切入点,研究媒体语类身份构建与不礼貌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将采用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从语类分析法来解构不礼貌。  【关键词】:身份;不礼貌;《爱情保卫战》;语类  《爱情保卫战》中情感导师构建了怎样的身份,为何赢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从而为节目带来高收视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以身份构建和语类分析为框架,研究媒体语类身份构建与不礼
期刊
【摘要】:编辑美学是研究编辑活動过程审美主体对于编辑活动审美关系和编辑美表现方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编辑学和美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是编辑活动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从性质上看,它具有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的双重属性,因为编辑活动本身就涉及到精神和物质的多种层面。  【关键词】: 期刊编辑;编辑美学;美学修养;数字美学  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参与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编辑活动其外延也在不断地
期刊
【摘要】:舞台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蕴含及其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众多演员努力探寻和求解的问题。在认识和把握舞台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蕴含及二者的关系的基础上,探索舞台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实现方式,是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增强舞台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为此,本文从舞台表演体验与体现的蕴含分析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并尝试性的给出了舞台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舞台表演;体验与体现;蕴含;关系;实现  
期刊
【摘要】:元好问题画诗注重“梦”的意象,借助“梦”将画图内外沟通,达到遣怀之效。又以“天机”作为其论画的关键名词,以此来判别画家高下。題画诗的创作时间与《论诗绝句》不一,元氏自身的思想亦有变化,诗画理论合观,可以对其文艺观有所补充。  【关键词】:梦;天机;诗画理论  文人题画诗自宋代以后便蔚然成为大观。元好问生逢金元之交,题画诗的数量亦甚是可观,在元好问现存1400余首诗歌中,有近200首诗爲题
期刊
【摘要】: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音韵学学科建立起,研究它的学者有很多。本文以高本汉为例,系统论述了其《中国音韵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音韵学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以期给研究音韵学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主要内容;影响;不足  引言  音韵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
期刊
【摘要】:图腾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个部落的标志和象征最早就是靠图腾表示。图腾的另外一种表达手法是靠造型艺术传递信息,人们以雕塑和绘画的形式来表示对它们的崇拜之情。世界各族人民都有自己本族的图腾文化,也有着关于图腾的各种神话与传说。图腾在中国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动画始于万氏兄弟制作的《大闹画室》,此后又出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在这些充满着东方元素的动画片中,中国的图腾
期刊
【摘要】:在语言文学的翻译过程中,运用一些理论,会使翻译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近年来所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尤其现如今,等效翻译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更是在英汉翻译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就等效翻译理论的概念原则入手,探讨其在英汉翻译的运用。  【关键词】:等效翻译理论;英汉翻译;运用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英汉翻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我们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与此同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