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绿色评价 ”充盈语文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教育界上下对评价高度重视,掀起了改革的热潮,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评价目的模糊,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固定等等。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继续探究的步伐。笔者认为,当前语文学习评价应试图追求“绿色评价”。杨叔子教授说:“对人的教育不‘绿’,对人脑的开发不‘绿’,那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怎能‘绿’?”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扬起“绿色评价”的旗帜,让课堂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绿意。那么何为“绿色评价”呢?
  
  一、“绿色评价”是充满爱意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充满了爱意,教师评价的目标不会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相信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充满爱意的评价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绿色评价”是蕴含情意的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首先必须动情。评价情感成分的多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发自肺腑的评价,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而绿色的课堂评价,正是师生情感交融的一条至关重要的无形媒介。对于学生层面而言,当自己张扬个性的课堂形态得到教师由表情、语言、动作、眼神等因素构建而成的激励性评价时,便能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和师爱,于是学生的积极情感便能得以充分激活;对于教师层面而言,面对学生灵动真实的学习行为,只要实施自己蕴涵情感的课堂评价,便能获得真切的心理满足,于是老师的积极情感也能得以有效巩固。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双方互动期盼中,在教师反复的课堂评价所蕴涵的持续的情感交融中逐步走向深入。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草与大树》一课中,教学评价语就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佩服你!”“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的问题提得这样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三、“绿色评价”是追求真实的评价
  评价的科学客观是所有学科评价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最真实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学习现状。
  1.科学性。由于小学各年级段目标有所差别,且学生在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科学的评价既要考虑知识学习目标,还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虽然情绪自控能力已经增强,但尚不稳定。所以评价应以呵护其学习情感为主,鼓励式的评价较为恰当。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更强,抽象思维能力加强,且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可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客观性。在评价时,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定”。既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鲜明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欣赏可以带来巨大的创造力,但欣赏也不是万能的,真诚、正确、客观、讲究策略的评价乃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和爱护,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四、“绿色评价”是富有诗意的评价
  小学语文教材,多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文章内容深刻的内涵,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若语文学习评价过于机械、呆板,则会使这份美感大打折扣。相反,艺术化的评价则会成为滋润学生心灵土壤的雨露甘霖。
  1.语言幽默,灵活多变。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评价语言也应具有趣味盎然、幽默风趣的特色。
  如在教学《草原》中“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段文字时,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你那么读,骏马与大牛会吓跑的。”孩子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评价建议,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实现以“智慧启迪智慧”的目的。
  2.意境深远,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富感染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评价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评价更富有感染力。
  一位老师在教学“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句诗时,一个同学对“杏花雨”的理解非常独特,他说:“春天的杏花开得真旺啊,它的香味弥漫在绵绵的雨中,使春雨也染上了杏花的香味,这就是‘杏花雨’。”学生话音刚落,教师做深呼吸状,然后陶醉般地说:“好美的杏花,好香的杏花雨啊!”随即,全班同学也纷纷嗅着从诗中散发出的缕缕“幽香”。课堂上涌动着诗的灵性,勃发着诗的激情,弥漫着诗的芳香,演绎着诗的精彩。在教师诗意的评价中,学生感受到了自主的尊重,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自主与甜蜜。
  总之,“绿色评价”会创造一个平等、轻松、开放、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尽情徜徉、倾情挥洒,使他们的个性飞扬,思维灵动。追求“绿色评价”,打造“绿色课堂”,“光合作用”才能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体现。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前来咨询:"我患有精神疾病正在服药,现在准备结婚,精神病人能不能结婚?可不可以生育……"首先,精神病人能否结婚与服药关系不
汤药是中医治病的常用剂型,有些人认为,汤药趁热喝效果最好,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煎好的汤药是热服还是冷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药性、季节、病情以及体质等多方面的因
儿童诗课堂教学应该既要遵循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注重诵读、感悟等基本理念,也要遵循诗歌这一文本特色,要让儿童诗的课堂上散发出独特的诗歌味。现结合我校举行的童诗教学优质课
李女士怀孕9个多月还没有临产,超过预产期2天住进了医院。住院后经医生认真检查,显示:孕妇身高150厘米,体重45公斤,骨盆测量小于正常标准,估计胎儿重3300克,不能经阴道分娩。医生的
随着土鸡蛋的热销,一些不法商户用小个头的普通鸡蛋来冒充土鸡蛋欺骗消费者,经常有消费者上当受骗。
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了,平时经常眨眼,最近特别严重,我和他爸爸提醒他时,情况反而变得更糟。我们起初以为他在玩游戏,后来经观察发现,这些眨眼动作是不自觉、不受控制的。他通常在大人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朗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大纲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朗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获得美感、体味乐趣。但是,小学高年级由于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可能让大量的习题训练挤占了朗读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朗读教学。其实
形状:包装开封后仍保持原形,没有油外溢,表面光滑的奶油质量较好;如果变形,且油外溢、表面不平、偏斜和周围凹陷等情况则为劣质奶油。
在汉代古书中就有燕麦可用于产妇催乳及婴儿营养不良的记载;现代医学则表明,经常食用由燕麦加工成的燕麦片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好处。
语文教学必须从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语感的积累、熏陶和培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成了当代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诵读吟咏。感悟语言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读这一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