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校辅导员对于高职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在平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因此,在事务如此繁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性,成为了高职辅导员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辅导员工作出现的问题,来提高现阶段高职校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工作实效性
  辅导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辅导和各种行政事务的处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及学业的各种辅导,例如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等等;另一方面,辅导员还有很多的行政事务需要处理,如就业推进工作,高职生日常管理工作,各项资助和奖学金项目管理工作等等。辅导员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高职院校各项日常事务的开展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有着很强的实践作用。在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都极度缺乏,因此,本文打算深入探析现阶段辅导员工作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一、辅导员工作出现的问题
  1.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辅导员应当承担起辅导学生的任务,不管是从学生的心理还是学习,辅导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辅导工作中来。但是,大部分辅导员可能并没有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高职辅导员大部分都专职于自身的行政事务,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辅导。其次,辅导员受学历阅历等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高职学生的辅导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其中体现在很多辅导员不懂心理学,不懂社会学等等,因此这导致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偏差。最后,高职院校辅导员对于自身的工作分配不够明晰,不懂得主次之分。有些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比较繁忙,不知道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懂得抓大放小,工作就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因此,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2.工作缺乏针对性。辅导员工作缺乏针对性,这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广,除了要辅导学生的心理,每年开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新生辅导训练,处理各种新生心理问题之外,平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日常的管理,例如宿舍清查管理等等。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处理一些行政事务,例如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奖学金的评选和发放以及统计学生的资助情况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工作就变得很繁杂,且没有针对性。也正是因为没有针对性,所以他们的工作才缺乏实效性。其次,辅导员自身的素质也让工作缺乏针对性。有些辅导员是学心理学出身的,懂一点心理学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会有一点帮助,但是有些辅导非心理学出身,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就缺乏专业性。大部分的辅导员由于缺乏专业性,工作就会比较繁杂。事实上,辅导员对于学生的辅导应当成为首要的任务和责任,然而大部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偏离,把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当做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这种抓不住重点,缺乏针对性的事务处理习惯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性也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缺乏前瞻性。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缺乏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辅导员学历,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辅导员对于自身的事务处理能力缺乏前瞻性。这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对于自身所作的事情没有一点建设性的前瞻性效果,对于日常的事务处理也只是单纯地处理而已。对于学生的辅导也只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进行辅导,没有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发现这些问题。其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建设不够,大部分辅导员认为辅导员的工作不需要前瞻性,只需要处理日常琐事即可,事实上,倘若辅导员对自己多一些要求,并且将这些要求落实到工作中,那么必然能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并且提高工作的实效性。然而正是由于缺乏工作的前瞻性,这使得大部分的辅导员工作都缺乏实效性。因此,要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提高前瞻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提升的措施
  1.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素质。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对于工作的实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加强辅导员的心理专业辅导可以让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更加专业,也让学生有更多的咨询和依靠。加强行政事务的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行政处理事务的效率,从而加强工作的实效性。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在面对强大的压力时,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缓解这些压力,从而让压力变得更小,更好地面对生活,更好地去享受生活。进一步地,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高职学生和辅导员关系最亲密,所以辅导员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可能比一些任课老师还深远。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因此,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在开展各种教育和班会时,应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进来,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日常性事务处理中,可以委派一些学生去进行,比如日常的寝室检查卫生,每天的晨跑组织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而师生之间的互动,除了平时的聊天谈心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野外旅游等等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广,除了要辅导学生的心理,每年开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新生辅导训练,处理各种新生心理问题之外,平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日常的管理,例如宿舍清查管理等等。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处理一些行政事务,例如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奖学金的评选和发放以及统计学生的资助情况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工作就变得很繁杂,且没有针对性。本文认为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更加有针对性一些,处理行政事务的辅导员就处理行政事务,帮助辅导学生心理的就去帮助辅导学生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各司其职,把工作做得更加完善。辅导员对于自身的事务处理能力缺乏前瞻性。这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对于自身所作的事情没有一点建设性的前瞻性效果,对于日常的事务处理也只是单纯地处理而已。对于学生的辅导也只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进行辅导,没有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发现这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工作缺乏实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首先辅导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个良好地规划,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工作的范围和方式;其次,将日常事务处理变得更加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是做完一件事即可,需要去不断总结。最后,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辅导员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提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建设状况,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敞开心扉,更好地深入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辅导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辅导和高职院校的行政事务处理都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辅导员的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角色定位不准确,工作缺乏针对性,缺乏前瞻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加强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等等。
  参考文献:
  [1]祝本琳.对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同行.2016(11).
  [2]刘翠.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探析新西部(理论版)[J].2016(10).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刘力恺.积极心理学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J].中国培训.2016(22).
  [5]张哲勋.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2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其中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依法治国的章程已经走进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制度的基本政策不动摇,进而才能促进执政体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其中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经济法依然起到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法是处理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是解决市场问题和弥补民法的一项大法,不管是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时期,还是在我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和社会对毕业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日益看重,计算机的实践上机操作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就成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就对实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发挥机器的最大使用率和完好率,同时让学生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实验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实验员应该具备的几点素质谈起。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实验员 基本素质  高校的计算机
期刊
摘 要:建立高效和谐的教学团队,对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建高职的内涵特征、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建高职 教学团队建设 任务 思考  一、新建高职院校的内涵与特征  1.新建高职院校的内涵。《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第
期刊
摘 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本文借鉴网格“网聚、维格、协同、共享”的精细化管理思想,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网格预警机制的提出依据,揭示了心理健康网格预警机制的运行机理,构建了动态监测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精准研判机制和预防反馈机制四位一体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网格预警机制,旨在有效遏制突发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网格 预警机制  
期刊
摘 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但是,目前我国仍没有统一明确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通过描述国内外的认定现状,探索适用于地方一般本科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认为地方一般本科高校在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时,应注意区别于职业院校和名校,可将证书、经历和能力作为通用的认定标准,具体的衡量因素应由各专业结合实
期刊
摘 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学分制也开始在高校出现,学分制的推行,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在大力推行学分制的高校中也不乏有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晚,资金实力也有限,但是在广泛推行学分制的环境下,民办高校也探索出一套模式。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推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完善和优化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分制 创新创业  学分制的由来最
期刊
摘 要:我国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使本科艺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一直沿袭着传统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坚持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应长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工作室制度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力求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相关艺术设计企业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时增强高校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创收双赢,即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期刊
摘 要:针对传统获取数据方式可靠性、真实性差的问题,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利用Z-Tree 软件,设计了基于JQuery 核心代码的宿舍垃圾分类行为实验。将不同的奖惩机制引入实验中,并结合传统调查问卷形式,探讨影响参试人决策的机制与因素,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对于高校或政府等公共部门制定环境监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垃圾分类 博弈论 Z-tree开发  一、引言  随着人口的
期刊
摘 要:教师管理公正是一个具有独立品性的概念。教师管理公正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管理环境下,以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互动统一为前提,通过对组织内各类利益关系的公平、合理的分配,使得教师个体与群体得其所应得,最终促进教师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要深刻把握教师管理公正实质内涵,就要充分理解教师管理公正的基本特征。教师管理公正的价值是指教师管理实践活动中公正实现的目的和意义,在当代中国教育管理情景下,教师管理公正的价
期刊
摘 要:核电人才的培养是核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阐明了高校和企业在核电人才培养应该如何扮演各自的角色,并针对高校和企业的如何展开创新合作,提供了合理化的目标和建议。  关键词:核电人才 培养 校企合作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新的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电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对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核电应用研究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核电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