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代,有一位名叫王尊的官员堪称敢于担当的典范。王尊,字子赣,汉元帝、成帝时期大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屡遭罢黜,无所畏惧,在宦海沉浮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担当精神,是王尊一生为官从政的鲜明特色。
创新刑律,严惩不孝子
王尊幼年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做了羊倌,但他勤奋好学,且牧且读,渐渐粗通文字,13岁便做了监狱小吏。几年以后,王尊到太守府当差,太守问及诏令、公文等事务,王尊无所不通,对答如流。见他小小年纪便如此不同凡响,太守刮目相看,任命王尊为书佐,兼管监狱事务。
由羊倌当上“公务员”的王尊丝毫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在工作中总是感到底气不足,力不从心,便索性辞去公职,专心向学,跟随郡文学官学习《尚书》《论语》等,略通大义。一段时间之后,王尊又回到太守府供职,任郡府决曹史。几年后,王尊被举荐为幽州刺史从事,后又补受辽西盐官长。王尊心忧天下,多次上书朝廷,提出建议,引起了丞相、御史大夫的注意。
汉元帝初元年间,王尊被任命为虢县令,不久,转任槐里县令、美阳县令。在任美阳县令的那年正月,一位女子来到县衙控告养子肆意虐待养母。王尊立即派衙役将养子缉拿归案,经审讯,养子供认不讳。
这一下,王尊为难了,因为当时的法律中还没有针对虐待养母罪的规定,圣人的典籍中也没有将这样的恶行记录下来。于是,王尊便亲自为该案制定了一个新的惩治之法,命人射杀了这个不孝子。事后,有人责怪他太过残忍,王尊满脸肃然道:“在我王尊当县令的地方,岂可容忍逆子作恶为虐!”
正气凛然,东平王技穷始服膺
因治政有方,有口皆碑,王尊被擢升为益州刺史。在此前,琅邪人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崃山九折阪,仰天叹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恩,尚未报也,我何必在这天险之地屡屡穿梭!”当即辞官归去。王尊巡视下属县邑,经过九折阪,问随行的官员:“此处是不是王阳先生所言畏途?”官员回答:“正是。”王尊转过脸来喝道:“快马加鞭,把车子给我赶过去!王阳是孝子,王尊是忠臣!”
任职两年,政绩卓然,王尊升任东平国国相。调王尊出任东平国国相,是因为东平王刘宇已成为朝廷的一大心病。刘宇是汉宣帝刘询第四子,汉元帝刘奭的异母弟。依仗皇亲贵胄的特殊身份,刘宇骄奢淫逸,横行不法,为所欲为,王尊前面的几任太傅、国相都因此而遭免职。群臣莫不把赴东平国任职视为畏途。
王尊走马上任后,与刘宇几番交锋都未落下风,刘宇对他的态度也从倨傲变得热情起来。一次,刘宇命人请王尊赴宴。席间,王尊直言不讳地说,天下人都说大王您勇武,依臣看来,只是身份尊贵而已,哪里算得上勇武呢?您看我王尊,敢于只身前来东平国,这才叫勇武。

刘宇闻之,勃然变色,意欲立即杀掉王尊,便皮笑肉不笑地对王尊说:“相君既自诩勇武,腰间佩刀,必为上品,何不拿来让我一饱眼福!”
王尊早已窥破了刘宇的诡计,随之来了个将计就计。他举起双手,对刘宇左右的近侍说:“赶快解下我的佩刀,送与大王观看。”又转过脸狡黠地对刘宇说,大王想诬陷国相拔刀向王吗?这戏演得太蹩脚了!刘宇的阴谋被戳穿,又一次领教了王尊的厉害。为掩饰自己的窘迫和尴尬,赶快招呼王尊落座饮酒。从此,刘宇对王尊更是刮目相看。
然而,东平王太后公孙婕妤仅有刘宇这么一个儿子,万分宠爱,见儿子在王尊的约束下终日郁郁寡欢,便上书朝廷,奏劾王尊“为相倨慢不臣,王血气未定,不能忍。愚诚恐母子俱死。今妾不得使王复见尊。陛下不留意,妾愿先自杀,不忍见王之失义也”。元帝览表,不得不抚慰王太后,将王尊贬为庶人。
终南山缉盗,新任京兆尹尽显风流
汉成帝建始三年,匪首傰宗纠集数百人聚于终南山中,诛杀官吏,阻断交通,烧杀抢掠,为害一方。成帝诏令弘农太守傅刚为校尉,率一千多人的缉盗队伍与盗匪周旋于终南山中,历时一年多毫无所获。
终南山距长安仅数十里之遥,天子脚下,盗匪竟如此猖獗,久剿无果,还谈什么制驭四海,统辖万邦!成帝坐卧不安,又想起了王尊。于是,诏命王尊为谏议大夫,代理三辅都尉,负责京兆尹事务。王尊即刻上任,率军火速剿灭终南山群盗。
王尊衔命跃马扬戈,率军挺进终南山中,不到一个月,便将盗匪全部肃清。成帝诏命王尊为光禄大夫,代理京兆尹,后又正式任命为京兆尹。王尊任京兆尹三年,京畿面貌为之一新。然而,有大臣弹劾王尊“对使者无礼”,王尊再次被罢黜。这是王尊宦海生涯中第五次被罢免职务。
水漫金堤,勇立潮头,降服洪魔
湖县三老公乘兴等人上书朝廷,为王尊鸣不平。成帝览表,任命王尊为徐州刺史,后晋升为东郡太守。
王尊在任期间,黄河泛滥,波浪滔天,洪水一度漫过东郡匏子段金堤。当地百姓仓皇奔逃,生怕黄河大堤被冲垮,将世代居住的家园变为泽国。王尊亲率郡府官员登上大堤,带领和组织人员抢险护堤。然而,暴虐的滔滔洪水丝毫不为所动,排山倒海般的巨浪咆哮着拼命地撞击大堤,仿佛不把这大堤吞噬掉誓不罢休。
王尊决定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金堤。他命郡府官员在大堤上搭起草棚,昼夜坚守,迎立潮头,面对着万顷滔天巨浪岿然不动,誓与大堤共存亡。成千上万的官员民众黑压压跪倒一大片,恳请王尊赶快离开险地,王尊不为所动。巨浪撞击着堤岸,险情越来越严重,当堤坝出现溃决迹象,大堤上的人们惊呼奔号,纷纷逃离,只有主簿一人哭泣着伴随在王尊身旁。或许是王尊的虔诚和决绝感动了上苍,险情过后,奔腾咆哮的洪魔竟悄然退去。东郡的官员百姓无不被王尊的壮举深深感动。白马津三老朱英等人上书朝廷,禀报王尊以身守堤的事迹。成帝降诏予以嘉勉,将王尊的俸禄提升至两千石,并赐给黄金20斤。
综观王尊一生宦海沉浮的坎坷经历,贯穿始终的是无所畏惧、勇于担当的可贵精神。尽管先后五次被罢黜,但他志坚如铁,坚守正义,从不把个人的进退生死放在心上,降职就降职,罢官就罢官,无所畏惧,一如既往,宁死也不肯屈服于官场黑暗势力和社会邪恶流俗。一旦被重新起用,他依然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义无反顾,除恶扬善,扶正祛邪。逝者如斯,历史上那个铁肩担道义的王尊已经故去两千多年了,他那无所畏惧、愈挫愈高昂的担当精神却历久弥新,成为后世官员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典范。
(责编 / 傅建芬)
创新刑律,严惩不孝子
王尊幼年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做了羊倌,但他勤奋好学,且牧且读,渐渐粗通文字,13岁便做了监狱小吏。几年以后,王尊到太守府当差,太守问及诏令、公文等事务,王尊无所不通,对答如流。见他小小年纪便如此不同凡响,太守刮目相看,任命王尊为书佐,兼管监狱事务。
由羊倌当上“公务员”的王尊丝毫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在工作中总是感到底气不足,力不从心,便索性辞去公职,专心向学,跟随郡文学官学习《尚书》《论语》等,略通大义。一段时间之后,王尊又回到太守府供职,任郡府决曹史。几年后,王尊被举荐为幽州刺史从事,后又补受辽西盐官长。王尊心忧天下,多次上书朝廷,提出建议,引起了丞相、御史大夫的注意。
汉元帝初元年间,王尊被任命为虢县令,不久,转任槐里县令、美阳县令。在任美阳县令的那年正月,一位女子来到县衙控告养子肆意虐待养母。王尊立即派衙役将养子缉拿归案,经审讯,养子供认不讳。
这一下,王尊为难了,因为当时的法律中还没有针对虐待养母罪的规定,圣人的典籍中也没有将这样的恶行记录下来。于是,王尊便亲自为该案制定了一个新的惩治之法,命人射杀了这个不孝子。事后,有人责怪他太过残忍,王尊满脸肃然道:“在我王尊当县令的地方,岂可容忍逆子作恶为虐!”
正气凛然,东平王技穷始服膺
因治政有方,有口皆碑,王尊被擢升为益州刺史。在此前,琅邪人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崃山九折阪,仰天叹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恩,尚未报也,我何必在这天险之地屡屡穿梭!”当即辞官归去。王尊巡视下属县邑,经过九折阪,问随行的官员:“此处是不是王阳先生所言畏途?”官员回答:“正是。”王尊转过脸来喝道:“快马加鞭,把车子给我赶过去!王阳是孝子,王尊是忠臣!”
任职两年,政绩卓然,王尊升任东平国国相。调王尊出任东平国国相,是因为东平王刘宇已成为朝廷的一大心病。刘宇是汉宣帝刘询第四子,汉元帝刘奭的异母弟。依仗皇亲贵胄的特殊身份,刘宇骄奢淫逸,横行不法,为所欲为,王尊前面的几任太傅、国相都因此而遭免职。群臣莫不把赴东平国任职视为畏途。
王尊走马上任后,与刘宇几番交锋都未落下风,刘宇对他的态度也从倨傲变得热情起来。一次,刘宇命人请王尊赴宴。席间,王尊直言不讳地说,天下人都说大王您勇武,依臣看来,只是身份尊贵而已,哪里算得上勇武呢?您看我王尊,敢于只身前来东平国,这才叫勇武。

刘宇闻之,勃然变色,意欲立即杀掉王尊,便皮笑肉不笑地对王尊说:“相君既自诩勇武,腰间佩刀,必为上品,何不拿来让我一饱眼福!”
王尊早已窥破了刘宇的诡计,随之来了个将计就计。他举起双手,对刘宇左右的近侍说:“赶快解下我的佩刀,送与大王观看。”又转过脸狡黠地对刘宇说,大王想诬陷国相拔刀向王吗?这戏演得太蹩脚了!刘宇的阴谋被戳穿,又一次领教了王尊的厉害。为掩饰自己的窘迫和尴尬,赶快招呼王尊落座饮酒。从此,刘宇对王尊更是刮目相看。
然而,东平王太后公孙婕妤仅有刘宇这么一个儿子,万分宠爱,见儿子在王尊的约束下终日郁郁寡欢,便上书朝廷,奏劾王尊“为相倨慢不臣,王血气未定,不能忍。愚诚恐母子俱死。今妾不得使王复见尊。陛下不留意,妾愿先自杀,不忍见王之失义也”。元帝览表,不得不抚慰王太后,将王尊贬为庶人。
终南山缉盗,新任京兆尹尽显风流
汉成帝建始三年,匪首傰宗纠集数百人聚于终南山中,诛杀官吏,阻断交通,烧杀抢掠,为害一方。成帝诏令弘农太守傅刚为校尉,率一千多人的缉盗队伍与盗匪周旋于终南山中,历时一年多毫无所获。
终南山距长安仅数十里之遥,天子脚下,盗匪竟如此猖獗,久剿无果,还谈什么制驭四海,统辖万邦!成帝坐卧不安,又想起了王尊。于是,诏命王尊为谏议大夫,代理三辅都尉,负责京兆尹事务。王尊即刻上任,率军火速剿灭终南山群盗。
王尊衔命跃马扬戈,率军挺进终南山中,不到一个月,便将盗匪全部肃清。成帝诏命王尊为光禄大夫,代理京兆尹,后又正式任命为京兆尹。王尊任京兆尹三年,京畿面貌为之一新。然而,有大臣弹劾王尊“对使者无礼”,王尊再次被罢黜。这是王尊宦海生涯中第五次被罢免职务。
水漫金堤,勇立潮头,降服洪魔
湖县三老公乘兴等人上书朝廷,为王尊鸣不平。成帝览表,任命王尊为徐州刺史,后晋升为东郡太守。
王尊在任期间,黄河泛滥,波浪滔天,洪水一度漫过东郡匏子段金堤。当地百姓仓皇奔逃,生怕黄河大堤被冲垮,将世代居住的家园变为泽国。王尊亲率郡府官员登上大堤,带领和组织人员抢险护堤。然而,暴虐的滔滔洪水丝毫不为所动,排山倒海般的巨浪咆哮着拼命地撞击大堤,仿佛不把这大堤吞噬掉誓不罢休。
王尊决定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金堤。他命郡府官员在大堤上搭起草棚,昼夜坚守,迎立潮头,面对着万顷滔天巨浪岿然不动,誓与大堤共存亡。成千上万的官员民众黑压压跪倒一大片,恳请王尊赶快离开险地,王尊不为所动。巨浪撞击着堤岸,险情越来越严重,当堤坝出现溃决迹象,大堤上的人们惊呼奔号,纷纷逃离,只有主簿一人哭泣着伴随在王尊身旁。或许是王尊的虔诚和决绝感动了上苍,险情过后,奔腾咆哮的洪魔竟悄然退去。东郡的官员百姓无不被王尊的壮举深深感动。白马津三老朱英等人上书朝廷,禀报王尊以身守堤的事迹。成帝降诏予以嘉勉,将王尊的俸禄提升至两千石,并赐给黄金20斤。
综观王尊一生宦海沉浮的坎坷经历,贯穿始终的是无所畏惧、勇于担当的可贵精神。尽管先后五次被罢黜,但他志坚如铁,坚守正义,从不把个人的进退生死放在心上,降职就降职,罢官就罢官,无所畏惧,一如既往,宁死也不肯屈服于官场黑暗势力和社会邪恶流俗。一旦被重新起用,他依然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义无反顾,除恶扬善,扶正祛邪。逝者如斯,历史上那个铁肩担道义的王尊已经故去两千多年了,他那无所畏惧、愈挫愈高昂的担当精神却历久弥新,成为后世官员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典范。
(责编 / 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