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契约”激发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内驱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随着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复工复产复课的同时,人们对强身健体的诉求越发强烈。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契约”激发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促使小学生养成居家自主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围绕一个核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居家体育锻炼契约激励方式通过“契约”激发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内驱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居家体育锻炼的内容、自主选择居家体育锻炼的方式、自我合理安排居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负荷强度。总之,“契约”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锻炼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优化两个评价
  居家体育锻炼契约激励方式的两个评价是指对居家体育锻炼钉钉打卡自我评价和对阶段性居家体能发展的动态评价(图1、图2)。学生主要根据自己选择的锻炼内容、锻炼时间、负荷强度等综合评价锻炼满意程度和体能的动态评估。按照“契约”要求,居家体育锻炼每天不少于30min,学生自主选择在哪个时间段进行锻炼,并根据自身能力、爱好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内容、练习方法等。首先,学生每天坚持钉钉打卡,教师及时给予反馈,一周进行一次奖励评价。其次,依据自己的能力,每周进行一次自我体能动态评估,对10个项目进行评估打分,以班级为单位上传评估分值,同时也为下周锻炼计划提供有效的依据(表1)。
  三、构建三个载体
  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采取“云学、导学、自学”三个驱动载体。教师根据居家体育锻炼契约激励方式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统筹,提供一周体育锻炼的内容清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容(见表2)。
  1.导学。导学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微课、课件进行导学。教师通过集体云备课,收集、优化、整合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通过微视频等形式将资源发给学生,并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预习,起到导学的作用。
  2.云学。云学指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直播云课堂体育教学,一节课大多控制在20min。如,采用钉钉直播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采取“5 10 5”云模式,即示范讲解(5min) 身体练习(10min) 互动答疑(5min)。
  3.自学。自学指学生在线下带着任务进行自主学习锻炼。在云学、导学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依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优化、整合锻炼项目内容。如,教师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如微信公众号、视频链接等,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方法等进行自学。
  四、坚持四轮驱动
  1.任务驱动。以“契约”为载体,依据制定的目标,把任务通过“契约”形式进行分解操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锻炼。如,教学 锻炼、作业布置 视频提交、教师点评反馈 纠正练习 逐步提高。
  2.上下联动。教师在线上进行直播课堂,学生线下进行自主锻炼,达到线上与线下联动的效果。
  3.督导促动。通过教师的指导、点评、沟通,家长的引导与监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三方的努力达到评促练的效果。
  4.亲子带动。通过亲子互动项目练习,家长履行“契约”的第三方义务,起到督促和榜样的作用,增强亲子感情的同时,更好地保障锻炼效果。
  五、实施五步策略
  1.自我诊断,列出契约清单。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建议和策略,结合居家锻炼条件,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初步确定适合自己的锻炼目标、内容等(表3)。
  2.列出清单,起草契约书。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提供的练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锻炼的次数、时间等进行约定,转化为契约内容(表4)。
  3.签订契约,履行权利与义务。通过自我诊断、分析,教师、学生、家长对契约的内容进行三方沟通商议,最后签订契约,以契约精神为前提,以诚信锻炼为核心,以每天锻炼为基础,以教师、家长为沟通桥梁,达到居家锻炼的效果。
  4.实施契约,诚信居家锻炼。通过契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实施推进,以学生的诚信为前提,教师与家长的引导、监督为策略,帮助学生塑造不断挑战、自强不息的意志,达到“以体育人”的效果。
  5.验收与评价,及时更新契约。居家体育锻炼契约激励方式是动态的,以周为单位進行验收与评价。如,采用钉钉评价,依据契约内容,通过钉钉视频的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及时修正契约内容。
  “契约”元素的增加,让居家体育锻炼更有仪式感和约束力,让学生更有自主锻炼的动力,也为家校共育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其他文献
一、创编健身操的背景  新源县塔勒德镇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多民族,其中以哈萨克族居多,维吾尔族次之;全校有42个教学班级,学生2773人,其中小学部1833人。  2018年,学校体育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在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刘世刚老师和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小红特级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编者按:自2018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启动以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子课题“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项目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本刊予以积极关注的同时在第9期组织讨论了开展该项研究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期继续邀请栏目组成员针对课程体系、动作发展、武术教材三个方面作了当前研究进展的综述,以期明晰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为下一阶段研究夯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依据,以《纲要》为依托,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从排球的对抗、健身、娱乐等功能进行教学设计。本课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的所有练习方法均从“会比赛”出发,通过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和比赛等提高学生传球能力,利用简易羽毛球架作为辅助教具,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按照课堂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
超声检查由以往的A超、B超、彩超,发展为如今的超声造影、腔内超声,它与诸多科室的临床检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几乎运用于全身检查,可以说,超声检查已然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也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因其价格便宜,可实时检查、无痛苦、无创、快捷、简便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那么,在做超声前,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注意事项来更好地提升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更加精准地了解自身疾患呢?什么是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借助超声
“全员运动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是推进校园体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项目。它能实现“变体育运动为健康活动、变竞技运动为娱乐活动、变少数参与为全员参与”的三个转变,使学生从“观众”变成“主角”,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全员运动会参与人数多,项目数量多,比赛的裁判工作成为运动会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提高裁判效率,保证运动会顺利开展,可采取以下
1993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乡镇体育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都是这样,对自己的教师生涯充满了美好期待,迫不及待地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被领导认同、同事接纳、学生认可,而我的这种想法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加强烈。  记得刚报到没几天,体育教研组长笑着对我说:“今年10月份的组内公开课就由你上,你在组内最年轻,并且是科班出身,好好上啊!”我听后,欣然答应,随即便开始“磨刀霍霍向课堂”。  为了上好《脚内侧踢球》这节
编者按: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主办,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与团结湖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承办的“2019年京浙体育区级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是继“2018年京浙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与实践活动”的第2次京浙现场课例展示与交流活动,共计展示了14节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涵盖田径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思明区小学体育教研组提出“以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落脚点”的工作目标,建立“区级、片区、学校三级联动”的体育教研、科研、教师培养、信息化工作,形成了区域教研活动的统一性、整体性、延续性和系统性。教研工作聚焦区域主题研修活动、聚焦大课间体育活动、聚焦新教师职业规划培养、聚焦体育专项技能课程培训等内容。  一、聚焦区域主题研修活动,实现
一线话题志愿者服务队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圆满完成了公益性质的“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所承担的所有任务。《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对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所表现出的全心全意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认真工作态度与体育教育教学专业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一线话题栏目组对每位志愿者完成任务的工作数量与质量统计,报领导批准,以下79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弹跳力、速度以及身体协调性。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身体素质较弱,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降低难度、合理设计情境等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栏跑技术。  一、跨栏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身体素质差引起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