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本人从课前预习、认真倾听、认真审题等七个方面做了简要的概述。目的是为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 习惯的培养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这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以至于学习成绩下滑、品质下降。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终身的一种自主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知识,也要教会其学习的技能和方式,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多层面的。如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自己哪里有困难、疑惑等等。上课时,学生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学生上课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在课堂上,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实施新课改后,我惊喜地发现,数学课堂上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我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讲题的同学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让人深思。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而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同学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详细补充,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总之,要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做作业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常见。因此,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样重要。我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长期这样坚持,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应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固定的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材料,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拼、摆、折、剪、量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小组间培养学生互助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互助性学习是新时期小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团结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团队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堂合作实验、共同操作、相互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互助性学习,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逐渐养成习惯,以便解决数学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不断取得共同进步。
  总之,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可能。但要想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现实的,因为习惯的养成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但也不是说不可能,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法,也能很快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为自主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为持.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J]
  [2]王军虎.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创新。
  [3]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认识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  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去参与一些数学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从而进行情感交流。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绷着面孔,不敬言笑,那么课堂气氛必然趋向紧张、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关键在于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以认识数学对象为任务、以概括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逻辑性、逆向性、归纳性及转化性等。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帮助我们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 逆向思维 转化思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为了探讨天然臭柏(Sabina vulgaris)种群的生长状况、生存机理及发展规律,本文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臭柏群落的更新进程,将毛乌素沙地的天然臭柏群落划分为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 途径  1.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
新闻报道的原则是要客观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前因后果,然而绝对客观公正的报道是不存在的。批评话语分析就是揭露语篇,尤其是新闻语篇,背后隐藏着生成者的态度和立场。本
混凝土路桥质量早期破坏严重影响了交通通行的舒适性、安全性、给路桥养护维修部门带来较大的治理维修难度、影响正常的交通运管畅通.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情境创设要简洁有效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与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本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四个方面的转变,来阐述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所引发的深刻变化。同时,也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 教学  随着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变革,而学校的教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也常常是以问题为纽带、以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培养学生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提问和追问的意识和技巧。爱因思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追问 技巧  加德纳指出: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