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给予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及AHI、夜间SaO2的平均值、最低值、<90%时间。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AHI、夜间SaO2的平均值、最低值、<90%时间明显改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5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53-01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0±9.5岁。所以患者均符合OSAHS 诊治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1],且均未有精神疾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慢性阻塞性肺病。
  1.2方法。以多导睡眠检测仪(SW-SM2000C)监测患者全夜睡眠(≥7小时),使用自动调压呼吸机(SleepStyle200)对患者实施治疗,选择Auto-CAPA模式,压力参数范围为6cmH2O -15cmH2O,并根据患者气道的阻力情况进行自动调节,治疗时间3天[2]。
  1.3观察项目。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及AH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夜间SaO2的平均值、最低值、<90%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情况比较,详见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AHI、夜间SaO2的平均值、最低值、<90%时间比较,详见表2: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属于一种睡眠呼吸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以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反复出现,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甚至会发生夜间猝死。相关研究显示,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为1%-3%,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性较大,所以该病的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措施(镇静剂、调整睡姿等)和特殊治疗(口腔矫治、外科手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国外对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性、优点的报道较多[3],本研究显示,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无论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还是AHI、夜间SaO2的平均值、最低值、<90%时间改善方面均较明显。可见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原理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原理类似,即利用鼻面罩向气道持续供给有效正压,预防气道塌陷,消除呼吸暂停、低通气、打鼾,并根据患者气流振动、上气道阻力、气体流量情况自动调节治疗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的原理,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适应治疗。应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防止治疗时因张口呼吸而出现漏气情况,可给予口鼻面罩或者鼻罩配合下颌带。如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失败,可给予传统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
  综上所述,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婷,李涛平,冼乐武.自动压力模式与固定压力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87-692
  [2]袁奉金.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17-18
  [3]Yc L,Pien G W,Weaver T E.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manifestatio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Sleep Med,2009,10(10):1075-1084
  [4]隆玄,励雯静,李善群,等.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强化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療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1):1002-1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在BMI、TG、LDL-C、AST、ALT等方面的指标较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联合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情况为:显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高血压治疗情况为
期刊
摘要:目的:对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2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CT血管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习性分析,并进行数字减影处理,将常规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266个动脉瘤被检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常规CT血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微创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基层方式与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局部分层用药及改良11号尖刀微创治疗299例患者,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299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采用此法均治愈,未见并发症,无伤口感染。  结论微创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值得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推广应用。  关键词:屈指肌腱腱鞘炎微创治疗基层医疗  Doi:10.3969/
期刊
摘要:目的对挫伤性前房出血并发症的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78例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前房出血吸收时间在1—12d,平均时间达到了2.3d,其中有4例患者在7—12d内吸收,占到了总人数的5.1%的比例,有28例患者在4—6d内吸收,占到了35.9%的比例,有46例患者在1—3d内吸收,占到了58.98%比例。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法进行治疗,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壓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值,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名膝关节炎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均玻璃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方案,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一个疗程(2个月)治疗后,显效69例,有效16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5.4%。  结论通过实施玻璃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膝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临床中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04-2014.04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3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28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A组,4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A组与B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措施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综合救治的效果。  结果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有1例发生迟发型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症,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0.0%(27/30)。  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  Doi:10.3969/j.
期刊
摘要:目的在临床研究中针对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在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其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疗效评估结果方面,联合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为85.71%;而单一组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