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法进行治疗,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壓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值,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对于降低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高血压血脂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5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54-02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中老年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长期使用降压药物为主,但是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高血脂等并发症,因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法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2.6±10.9岁,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2.1±10.2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病程2.1±0.7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3.2±11.1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病程2.2±0.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及适量的体育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法进行治疗,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口服,1次/d,其中含苯磺酸氨氯地平5mg、阿托伐他丁钙10mg;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即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5mg/次,1次/d,早晨起床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1.2.2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脂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SeDBP下降10mmHg恢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值≥20mmHg;有效:治疗后患者的SeDBP下降值<10mmHg恢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值: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两种指标。血脂检查通过对患者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ridit分析,α=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检查结果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检查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检查结果见表2。
  3讨论
  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其可有效的组织钙离子内流,从而舒张患者的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进而发挥降压效果;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3],达到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钙进入人体后,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消除,并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促进其降解,从而稳定的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兼有两种药物,其在发挥降压效果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的血脂,对患者的血管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次临床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具有理想的降压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说明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在进行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值,保护患者的血管。
  总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对于降低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盛龙,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18):2458-2460
  [2]吴泽兵,张颖,余其贵,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8-13
  [3]陈冠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间歇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1年2年来,香格里拉县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9例,采用全程间歇两阶段短程化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收集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9例中死亡2例,治疗失败2例,不良反应率11.93%。性别对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率无影响,年龄6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治愈率、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种植牙技术在矿区医院的推广和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3年10月之間来我院进行种植牙的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7.5±1.4)岁。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治疗组采取种植牙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义牙技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经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符合条件的64例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高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经口或鼻胃管喂养,观察组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检查术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病人218例,术中行定位取材并送病理检查,并将两者进行比较。  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85.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80.65%,黏膜下子宫肌瘤为100%,子宫内膜癌为70.00%,子宫内膜萎缩为100%,子宫内膜炎为87.50%。  結论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宫腔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通过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某些特征总结规律和经验,提高防治措施。  方法对650份住院治疗患儿的治疗方案进行检查,研究引起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及其表现,并根据结果提出有效方案。  结果儿科常用药物中有8类药物会引起不良反应,以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且影响最多的是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其中有110份治疗方案不合理,占16.92%,用法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在BMI、TG、LDL-C、AST、ALT等方面的指标较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联合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情况为:显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高血压治疗情况为
期刊
摘要:目的:对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2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CT血管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习性分析,并进行数字减影处理,将常规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266个动脉瘤被检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常规CT血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微创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基层方式与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局部分层用药及改良11号尖刀微创治疗299例患者,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299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采用此法均治愈,未见并发症,无伤口感染。  结论微创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值得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推广应用。  关键词:屈指肌腱腱鞘炎微创治疗基层医疗  Doi:10.3969/
期刊
摘要:目的对挫伤性前房出血并发症的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78例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前房出血吸收时间在1—12d,平均时间达到了2.3d,其中有4例患者在7—12d内吸收,占到了总人数的5.1%的比例,有28例患者在4—6d内吸收,占到了35.9%的比例,有46例患者在1—3d内吸收,占到了58.98%比例。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