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寻找有限代数系统同构变换的算法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构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意义,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应用领域也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文献往往只给出同构的定义,故本文将给出一种快速寻找有限代数系统全部同构变换的算法,并且使用汇编语言实现该算法来检测其速度。
  【关键词】有限代数系统;同构变换;汇编程序
  一、引 言
  关于两个代数系统同构[1,2]的定义:
  二、算法分析
  本文通过先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元素归为同类,然后在每个类中配对的方法来降低检验次数,如果同类元素个数不一致则可直接判定不同构。
  每个元素左乘或右乘代数系统中的所有元素等价于一个自变换,而有限的自变换可以用有限个可能带分支的循环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把循环结构一样的元素归为一类。我们把含有该元素的循环定义为该元素的主循环。把主循环上由该元素乘幂生成的元素称为主循环链,我们把每个元素主循环链中包含的元素个数称为该元素的特征,显然同类元素具有相同的特征(但特征相同不一定是同类元素),我们把各类按特征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如果每个类中的元素的对应在逐步排列过程被确定,则其主循环链的元素的对应也会被确定,从而可以先配对而跳过后边的排列,最终减少排列的次数。
  (一)本文算法
  通过上边的分析,我整理得出同构检测算法如下:
  步骤1. 把第一个代数系统的乘法表中的元素字符串进行二进制编号后写入内存。
  步骤2. 计算第一个代数系统各元素的特征和循环结构,并把元素乘法表按特征从大到小进行重新排列,特征相同按循环结构中其他循环个数大小排列,对具有相同循环结构的元素进行归类,由于按循环结构排列,所以同类元素是连续的,归类只需记录类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并保存其排列变换于A。
  步骤3. 把第二个代数系统的乘法表中的元素字符串进行二进制编号后写入内存。
  步骤4. 如果两个代数系统的元素个数不一样则显示元素个数不同而不同构然后退出程序。
  步骤5. 计算第二个代数系统各元素的特征和循环结构,把循环结构和第一个代数系统一样的元素对应起来,如果有元素对应不上则显示该元素没有对应元而不同构然后退出程序。
  步骤6. 保存第二个代数系统各元素的对应排列于B。
  步骤7. 定义配对锁变量,并初始化为0。
  步骤8. 如果存在只有一个元素的类,则将这些类的元素先固定对应(同时把各配对元素配对锁设为0),并把各元素主循环链中由该元素乘幂形成的元素固定对应(同时把各配对元素配对锁设为0),如果对应过程发现对应元素已配对且与先前配对不一致则显示固定配对冲突而不同构,然后退出程序。如果发现对应元素配对不同类则显示固定配对不同类而不同构,然后退出程序。
  步骤9. 判断是不是所有元素都配对完毕,如果配对完毕则跳到步骤13,否则,锁变量加1,对下一类元素中从该类起始点开始寻找未被选取的元素。
  步骤10. 配对并上锁(即记下锁变量),并把该元素主循环链中由该元素乘幂形成的元素固定对应,如果对应过程发现对应元素已配对且与先前配对不一致,则跳到步骤11,如果全部一致则跳到步骤9。
  步骤11. 清除锁变量下对位的对应,并从选择同类中的下一元素,如果本类元素已选完(已到达终止点)则跳到步骤12,否则,跳到步骤10。
  步骤12. 锁变量减1,如果锁变量为0则显示已不存在同构映射并退出程序,否则跳转到步骤11。
  步骤13. 按照配对法则对全部元素的乘积进行同构检测,如果检测不一致则跳到步骤14,否则跳到步骤15。
  步骤14. 判断锁变量是否为0,若是则显示已不存在同构映射并退出程序,否则跳到步骤11。
  步骤15. 显示存在同构映射并根据配对法则和排列A,B把同构变换记录在变换文件中,并提示是否寻找下一个同构变换,如果用户点击是则跳到步骤11继续判断,否则退出程序。
  (二)实例验证
  26阶循环群自同构程序运行输出如下图:
  第一列第二行到第十二行可以看到的元素都是与26互质的数,这些结果与数学上循环群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三)算法评价
  本文的算法对全部元素都是单一元或者单一元的幂元覆盖全部元素的代数系统只需要进行一次检验就可以知道是否同构,但对于只有一类元素且全部元素都是一阶元的代数系统这种极端情况就只能使用全排列检验。
  作者简介:
  肖奕鑫,讲师,理学硕士,应用数学。
  郑伟珊,讲师,理学博士,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子胥.近世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
  [2]熊全淹.近世代數[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46-47.
其他文献
【摘 要】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笔者就面上中学学生特点而言,结合自己教学上的经验,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景,以生为本,激发创新;二、以实践促创新;三、一体多解,开发创新;四、错题改造,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面上中学;数学教学;创新  面上中学学生与重点中学学生比较,除了
期刊
复发性疖病的治疗比较棘手,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反复。该文介绍中药配合火针治疗复发性疖病验案1例。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NO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NO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
目的为了让学生线上线下都自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而提高身体健康程度。方法本文通过实效分析法、案例讨论法等对6个班学生上体育网课各种情况讨论及分析。结果本案例经过10周上体育网课及4周考核,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锻炼,设定各项考核结果良好。结论在危机中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的可塑造性强、学生参与锻炼的长久坚持性及效果如何有待商榷。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该病以顽固性恶心、频发性呕吐、持续性腹胀、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为主要表现。该文介绍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1则及临证体会。
该文通过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头晕病服药后得气痊愈验案,探讨“方证-药证-脉证”三证合参指导临床用药的独特之处,从临床上证实了中药归经理论的正确性,提示临床医生用药应重视药物的归经,使药气直达病所,调整全身气血阴阳,使经脉通,营卫和,气速至而速效。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性流产患者与体质类型的关系,为孕妇调理体质、保护胎儿健康、减少先兆流产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46例胎动不安、胎漏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结果:在346例先兆流产患者中,阳虚质68例,阴虚质56例,平和质56例,气虚质54例,气郁质36例,湿热质30例,痰湿质27例,血瘀质17例,特禀质2例。孕妇的体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先兆流产的发生,而影响孕妇体质的两个重要因素为孕龄和流产次数。结论:胎漏、胎动不安受孕妇体质影响,对偏颇体质的孕妇进行早期干预调
【摘 要】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学会自主学习,这能起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不管是对现在还是今后,都能让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更远。在教学过程中,向同学展现出数学的魅力所在,只有真正对一件事感到有兴趣,将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化,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就算只有在课上的那么几十分钟认真听讲,也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明
期刊
以珠海市体育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管理体制转型、非营利组织创新角度出发,通过对内卷模式、准合模式、依附模式、草根模式等非营利组织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索,旨在从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上对体育非营利组织进行探索,将具有深刻和深远的意义。
【摘 要】语境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语境能明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中,恰当的导入语境,并提供贴切的语境,在语境的运用中做到开放自如,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不断地感知世界,最终达到学会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同时,在有效的语境教学下,我们也应该要遵循三维目标,将教、学、评达到一致性,发挥教学的最大化,从而改善我们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境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