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四个坚持”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诗词内容,虽然在小学语文基础教材中占有的比例不大,然而就培养学科基本素养而言,对于激活并培养学生在兴趣、情感、人格、个性等方面的人文素养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人所共知、不言而喻的,确是其它方面所无可替代的一大内容板块。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基本特点,而且对于传承历史精神、发扬民族文化、推动学生成长、学好其它学科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裨益作用和促进功能。
  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思考,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一、坚持“以读为本”,从多读善读中获取美感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诵读是我国历史上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之一。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诗词是中文中独特的一种文体,有比较特殊的格式和韵律,无论从语句、音律还是停顿、节奏等方面来说,都能從形式和朗读上为人传递不同一般的美感。以李清照的《如梦令》教学为例。笔者通过范读与领读,通过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男女读、小组读以及大声读、轻声读等多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小学生从抑扬顿挫、音律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中不仅切实感悟到了它的旋律之美,而且促进了他们耳、脑、口、眼等多类器官的综合与协调能力。古诗词朗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坚持“词句赏析”,从反复涵咏中获取意境
  古诗词不仅语言简洁、精炼生动,而且诗画互衬、意蕴隽永,需要我们在字斟句酌与反复涵咏中深悟其意、深入其境。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紫烟”一词看起来比较简单,但作者为什么不用彼“升”而用此“生”呢?笔者引导学生如下:如果用“升”字,仅让我们从中看到紫烟升起的短暂现象,一会儿就可能紫消烟散;而作者用的这一个“生”字,既有“生成”之意,又有“升起”的意思,为人传递具有双重意义的一幅整体画面——其一是香炉峰的紫色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起来,其二是香炉峰上的紫色云雾缭绕一片。在赏析重点字词和语句后,学生脑海中就能自然“闪现”出精美的画面,并且获取相应的诗境。
  三、坚持“科技支撑”,从情感实践中体会意境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的语言感悟和想象能力欠发达,他们对于古诗词中的意境是难以深切体会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因素,帮助他们努力从阅读赏析和情感实践中体会意境。如《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绿”字,活力无限且意动十足。笔者通过换词(到、过、入、满)对比,让学生感到“绿”字的美妙,但他们“只知词义,不知意境”。有鉴于此,笔者进一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春风“漂绿”江南岸的这一过程“化无形为有形”,直观形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春天到了,阵阵春风飘拂,江边草木如梦初醒般地披上了一身绿装。这一神奇而又诗意的变化,让小学生从情感实践中获取了难以言传的意境享受。
  四、坚持“情感注入”,从指导吟诵中表达诗美
  由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尽管如此,他们却因“不懂其意、不知其美”,所以背诵起来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众所周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与背诵是它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培养他们古诗词能力与素养的重点所在。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理解力较强且语感较好,应在多加范读与领读中读出情感,从而指导学生在朗读与吟诵中引发共鸣,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学会内化与表达。
  以上是笔者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简要实践与思考。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坚持“以读为本”“词句赏析”“科技支撑”“情感注入”等几种基本环节,就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教学深化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225600)
其他文献
新世纪的曙光牵引盛装舞步的文学缓缓走上观瞻的舞台,于冷清的边缘空间作近乎寂寞的表演,小说正装袭身,散文素颜相伴,诗歌孤独依然,戏剧频频变脸。文学批评的声音覆盖了文学并弥漫
教学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有效的发挥。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要使课堂教学高效率,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
为了基于路网交通流信息实现动态路径诱导系统,提出通过物联网和公交线路进行路网交通流信息动态采集方案。在各公交站台安装RFID读写器,每辆公交车粘贴RFID电子标签,通过站
在简要分析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就业情况、收入层次结构、收入来源结构、生活必需品消费和非生活必需品消费五个方面21个指标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将改进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生活水平综合评价中。选取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每户家庭人口数和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构成城镇家庭生活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该模型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