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重现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cc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文化重建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为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致力于知识内容、课程结构与实施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使命是力求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国际化等方面的文化冲突,构建新时期课程文化的框架,在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中,扩大文化视野,更新文化观念,使课程改革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重的文化取向。
  语文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方面反映和体现了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它也在不断地重塑着新文化的视野。
  语文学习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作为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古至今流传和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代表了几千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的精髓,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对人性的透辟揭示,对存在的哲理演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现实主义笔法与浪漫主义情怀,理想主义的色彩和睿智的洞察等等,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因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学艺术中,从先秦散文、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先人的思想观念、朝代的历史变迁、语言的发展变化都浓缩积淀在其中。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体地说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但要做好它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读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可以每学期一周,每单元一两节课,也可利用晨读等。对所选内容要求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黄香温席传递的是一种教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让学生懂得了见利要思义……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
  
  二、联想解读
  
  汉字的学习,可以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进行形义联想。汉字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在造字之初,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代社会存在与先民意识心态结合的产物,各种造字方法都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先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社会习俗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学生进行形义联想的过程,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而且,这种解读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
  
  三、系列讲座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而学生是好奇的,厚重的文化在好奇的学生面前自然不能用厚重的方式来诠释。如果我们能用系列讲座的形式讲一讲成语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我们为什么把咬文嚼字、反复斟酌叫“推敲”?“名落孙山”是名字落到深山里了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指的是怎样的人?“梦笔生花”讲的是谁的故事?“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是谁?“胸有成竹”为什么不能解释为“胸中有一根竹子”?系列讲座的优势是能够系统地讲解民族文化,对已经有一些积累的学生比较合适,而且以奇聞轶事为切入点讲文学典故和文学常识,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节日熏陶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
  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教师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了文化,又学了做人。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起航。
其他文献
自高中语文教材做较大调整以来,文言文于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且《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选修课程更有其担当之责任,笔者认为在必修课基础上必须重文化解读和自主领悟,这是
本文提出并实验研究了“分型面”制作硅胶模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硅胶模制造过程中分型面难以制造,复制性差,精度低的不足。采用此方法制作硅胶模,不仅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用小刀
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和自信心。在英语常态课的教学中.教师更要诱发、培养、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和
以导电炭黑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抗静电剂通过特殊的工艺制备了抗静电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SRPUF)。当导电炭黑用量大于3份,或采用1.5份以上导电炭黑与2.5份CTAB相结合,可
职业中学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笔者感触颇深。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职业高中的学生生源较差,又没有升学任务,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因为不
摘要:当前,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往往简单地等同于培训和读几本书,把学习孤立于工作、生活之外。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学习被赋予了浓浓的时代与专业特征。基于以上思考,学校通过搭建教师学习平台,主要开展了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和基于案例的反思学习,引领校本研修。  关键词:教师 学习 校本研修    一、对教师学习的认识  当前,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往往简单地
摘要:本文对浙教版初中《科学》新版教材进行探讨,对其改版地理部分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意见。还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分析了浙教版《科学》教材。  关键词:浙教版初中《科学》 地理部分 教学意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导言    浙教版初中《科学》(7-9年级新教材)共分为六册,一学期一册。一般每学期开设72课时,六册共开设420课时  左右。浙教版初中《科学》的内容在整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界,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语文课程文本的解读、学生主体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方法等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并没有多少新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
摘要:加强和提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对学校、以及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因为中学生的德育能力决定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因此,本文就对提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出几点思考,为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工作 堂课教学 方法 思考    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工作要求的具体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文介绍的混炼塑化一体式精密注射成型设备,实现了混炼改性、增强、填充、塑化注射成型一体化;塑化完的物料轴向温度均一,物料注射时呈旋流状态,有效地平衡了熔融物料的径向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