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13-01
  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没有思维与想象的空间,没有自我的内化,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也就失去应有的魅力。
  一、课堂提问要紧扣重点选择恰当的方式
  有人认为教材的重点就是“课眼”之所在,“课眼”是一课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全课。运用提问语只要抓住了“课眼”就能带动对全课的理解,也就是说要紧扣理解教材的关键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这样才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提问的方式很多,既有直问,也有曲问;既有明问,也有暗问;既有宽问,也有窄问;既有单问,也有重问;还可以欲正故误地问、以虚求实地问、对照比较地问、铺路搭桥地问等等。
  二、课堂提问要因势利导进行启发性追问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千万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与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方法
  1.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详,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
  2.提高问题质量
  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传授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质量。正所谓疑问是发现之母,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提问题,在何处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出主导作用,不断的对学生加以点拨与引导,从而使学生所提问题具有质量。通常情况下,问题的提出是从结论入手的,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运用的方法。但是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上的经典例题,并根据课本上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次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练习题进行自主探究,根据具体题目来提出困惑,比如对解决语文阅读题方法的探究和方法运用的探究都比较有质量。另外,提高问题质量还可以从矛盾着手,让学生多思考问题的难点在哪里,如何会出现这一难点等。
  3.充分挖掘教材中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的教材会涉及到很多的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小学生对知识有着充足的好奇心,他们往往会对教材中的知识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问题挖掘透彻,揣测编者的意图,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拓宽学生的思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问题,通常也会引起同学们积极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就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及问题进行了解,并积极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并进一步的提出困惑。
  1.從问题中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语文习题来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与扩展,让语文习题的解决转变为探索语文知识,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免去了解题的枯燥。然后老师就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解决,这样的提问具有针对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过分重视理论的教授,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不得用能力的提高了,以至于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便不知从何下手加以解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点来看,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理解,它起到的仅仅是一个载体作用,最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注重鼓励为先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
  综上所述, 提问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关系着学生的听课状态、知识的掌握度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那么就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益。 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
其他文献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主要是改变现有的传统呆板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星学巧兴趣,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具体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迅速蔓延。使计算机用户的数据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破坏性、传染性及不可预见性等特征的研究,按照病毒的不同分类
主要介绍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电子学系统中读出传输板的设计。文章内容包括板子的硬件设计,FPGA的主要逻辑设计以及工程原理样机的建立。目前该读出传输板已经用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亚太地区迁徙鸟类或珍稀鸟类重要的中途停歇点和越冬栖息地。早期为促淤引种的互花米草由于适应当地环境,得以迅速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保护区内鸟
分析几种模式匹配算法如KMP、BM、RK、SO。通过上机实验对这些算法的匹配时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这些模式匹配算法中BM算法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算法。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校中加强办公自动化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如何加强高校办公自动化实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
底格栏栅坝取水枢纽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及运用方便、节约投资、不改变河道形式并能有效排除大粒径推移质等优点。根据四川呷榴河三级电站底格栏栅坝取水枢纽的设计研究,总结
这个时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质疑声音也是不断。今天的教育如何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与需求?毋庸置疑学校就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创造各种条件,为学
介绍了引江济汉工程对四湖上区主要河流洪水撇洪效果分析计算方法,拟定了不同撇洪方案和计算边界条件,针对各方案不同典型年的入湖洪水,通过长湖调度演算,模拟出了各种不同典型年
在新课程改革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技术手段,无论在小学、中学或大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