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这迫切需要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教学反思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反思教学理念
  
  教师首要的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系迫于就业的压力,加之社会不良因素对教师的影响,使很多教师不安心工作。有句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说的是人要“认命”,要安于现状,移植到教师身上,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爱岗敬业,哪怕你内心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大凡同年级同科的教师每周的课时量相等,所耗费的精力亦大体相当,然而学生考试结果却迥异。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固然很多,有教师的先天禀赋、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差异和不同,还有一个切不可忽视的因素即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着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取向,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而一味灌输,一支粉笔讲到底的教学行为,只会让学生思维凝固得不到开发,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高。纵观中西方教育现状就会发现,中国的学生普遍在理论上较优于西方国家的学生,而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教学实践和实验,因此他们的学生的实践实验能力则比中国的学生高得多。这是由不同的教学理念带来的结果。
  古代南辕北辙的故事生动有趣,很能说明问题。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误导学生的倾向。并且要经常吸收同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如果教学方向定位得当则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牢记。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堂仍然可以找到缺点,正如“白璧微瑕”。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要像放电影一样把课堂回放一遍,找出其中的“败笔”。对“败笔”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何改进的方法?再两相比较,总结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反思,逐渐地改进、优化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相同的错误和问题以后不再重犯。
  
  三、反思教学言行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是学生言行的标杆,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教师要仪表端正,大方稳重,言行得体,处处当好学生的楷模。一个衣着不整、言行不端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形象不佳,没有威信,不能起到熏陶、影响学生的作用。这样的教师,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根据一项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结果显示:仪表端庄、言行得体的教师受学生欢迎程度高。另外,课堂语言和“体态语”也对学生影响深远。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简洁、准确、生动、形象,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学生说某老师讲课好懂,这是因为该老师的教学语言得体,讲课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相反,有些老师的教学语言啰嗦、冗长,晦涩难懂、重复、习惯语多等,这直接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苦练口语表达,让教学语言贴近、亲近学生,让学生受用。
  
  四、反思教育科研
  
  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的重任,教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重复知识和知识的重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更多依赖于优秀科研工作者,依赖于教育依赖于教师。现代教育文明迫切呼唤需要具备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要提高,时代在发展,学校教育不断涌现新问题,这些无不需要教师去研究解决。有些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时起就放弃了学习,没有读书的习惯,没有分析研究的习惯,他们的教学天赋又欠缺,尽管在教学上“时间 汗水”却换不来回报,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直接作用于教学效果上,我们不能拒绝教科研。
  课题研究正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教师应该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之中。在农村地区课题研究的氛围有待形成,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研究的环境尚不具备。这些都制约着教育的整体推进,是课题研究的“瓶颈”。但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完全可以开展校本研究,选择比较实际的问题或是自己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做到“研以致用”就行,大可不必为研究的形式搞资源浪费。
  
  五、反思教学创新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是具有生成性,教学不是单纯的预设,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只有有新意的课堂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二是求异性,长期以来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图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几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养成。现实当中,很多教师面对同行的批评,以及来自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压力,不能坚守自己的个性,熄灭创新思维的火花,斩断了创新的萌芽,教学上毫无“自我”可言,这不能不说这是教师终生的悲哀。
  基于此,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为教师的创新提供支持,让教师热爱创新、安于创新、乐于创新;二是教师自身除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外,还要有勇气创新。
  
  潘峰,教师,现居湖北英山。
其他文献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多多回国的第三年。细读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多多的“忧虑、痛心、愤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多多的写作越来越倾向于抽象化,不仅摒弃了日常的经验,连诗歌的情境也不再完整,虽然不像某位“荷兰教授”说的那样,“通篇都是形而上学”(见多多访谈《诗、人和内潜》),至少是超越时间的普遍之思在主导着他的创造。以至于大量阐释多多作品的文章,凡涉及中后期作品,很少能把一首诗顺畅读通的,反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斯比茨说过:“如果那些掌握高技术的人们,他们能摧毁整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产生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对其它一无所知,试问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世界啊!我们恳请他们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给人文科学留下一席之地。”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深刻地揭示了一些应用科学技术人员的人文素质危机,也一针见血地向我们指出了高等教育的可怕弊端及其所应
天门市竟陵高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地处茶圣陆羽故里,是一所闻名遐迩的荆楚名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3780人,教职工206人,近两年来,该校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各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我们一行慕名而来,采访了这所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傅祖德先生。傅校长性格爽朗,剑眉下一双睿智的眼睛透出坚毅和执着,洋溢着强烈的人格魅力。2003年8月,他接受组织的重托,风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通过与文本的交融碰撞,激励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导有目标、激有真情、悟有生活、化有归宿、学有标尺,才能让思想的关芒照亮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一种思想力量的感召下,以一种昂扬健康的人格姿态面对人生。  1、导有目标,循序渐进  新课程七年级上
在窑乡,你会发现  京砖们都站立着,紧挨着身子  像坦城相见的哥们  到了都市,则被放倒着,平铺直叙  这寻常的秩序  呆板的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  玩世不恭的塌陷  这时,要将塌陷的那一块,挪一下  看身下有否爆芽的春事  扒开,周边受牵连的砖块  用力刨除上面凝结的伤痴  像巡查不干净的阉人  划地为牢,抹上水泥,打上胶水  严防死守残延苟且的喘息  保持形制的规整,以及用橡皮榔头  叩击延绵
一段深深的记忆  水,从记忆里漾出来  透著清凉与甘甜  圆圆的眼睛里,躺着镜子和月亮  注视着一代又一代山里人  想念故乡,就会想念古井  细水长流,浸润着山村的过往  也浸润着不老的岁月  一口古井,滋养着一串乡音  乡音长出的长青藤  把我拽到情感深处  舀一瓢思念
《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介绍物理学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把握课文。    一、巧妙的设问艺术    文章吸引我们的,首先是物质结构的妙趣,看到“山穷水尽”,转眼又能“柳暗花明”,我们与科学家一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虽然是说明文,但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情操也同样得到陶冶。而引导我们步步深入的是文章无处不在的设问。例如:“最里面是什么?”“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
许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总觉得文言文没什么现实意义,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般都是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文体的了解、作者态度与思想情感的了解与评价。学生也这样认为,学文言文无非就是为了考试,学好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和重点句式就可以了,平时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就相当不错了。有这种看法的老师和学生,是大错特错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
李毅翔  李毅翔,1994年出生,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硕士,现居广东江门,从事诗歌写作、翻译和研究,专攻媒介技术与诗歌史的跨学科研究,专注于加拿大当代诗歌翻译。  梦就这样轻易地捕捉生命的荒凉  卤菜头,装在发泡饭盒里  另一个新鲜的,提在外卖员手里  敲我的门,动作和声音  都极致地温柔——她不怕我不开门  我的饥饿扯着我站在门边,它说  看一看。于是门上出现了猫眼:  我看见另一个我倒挂在门外  
雾笼层峦。清晨走在一滴水上  便有浪花溅起,落进手心  穿越溪流时,此起彼伏的金丝鸟的啼鸣  便在山谷奔腾起来。走在山丘上  便多了一片白茫茫的海  隔着一年江南  我们仍朝一个方向聚拢  看见彼此  山的深处……  秋分辞  夜晚散步。先趟过一些人群  其后是樹荫和花影  以及不安分的啁啾的秋虫  无意拾起什么  把白天的路重走一遍  习惯性地挥霍虚掩的日子  抬头,看见星光  薄薄的风贴着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