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永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增强,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形势下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传统生态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求与教学任务。因此,应对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塑,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的目标。具体来看,可从教材、课堂、课程等三个方面着手。
  一、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如今,我国对建设生态文明日趋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命题,党的十八大也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在今年闭幕的十九大中,更是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理念笔酣墨饱。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断被提及,但就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情况来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由此,开设和强化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生态文明教育专用教材的编订
  目前的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体系中,没有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其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中也没有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录取分数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差一点,如果在教材中没有成体系化的生态文明内容,仅仅靠教师将生态文明知识做附带教育进行,其零散性、临时性的特点很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陷入盲从,将达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所以,在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生态文明的知识编进教材,在教材中系统化的体现。
  这里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自主编写式。组织有关专家和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有经验的教师代表共同編写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具体的内容可以包含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我国生态文明的基本情况和意义、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常识、生态保护的策略和方法、生态道德养成的导向和路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生态资源的相关管理等方面内容,编写过程中,应明确内容选定的标准,即通俗易懂。第二,嵌入课程式。在现有师资和经费情况下完成自主生态文明教材的编写,有困难的学校,可以考虑将生态文明知识嵌入其他课程的方式实现进教材。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社会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对生态现状的介绍等。这种模式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应主要以生态意识唤醒教育,如重点介绍空气、水源、土壤受到的污染情况,又如森林和湿地迅速减少,再如大量的动物和植物濒危乃至灭绝等,让大学生充分认清生态环境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形成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也应当做适当的课时要求以达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完成。
  三、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他课程
  将生态文明知识编进教材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然而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收到实效,还应当让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即除了通过教材内容走进课堂这种途径之外,还应包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认识上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并同时能够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和把握渗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也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多种课程的实施,逐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将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大学生。以必修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大学生们通过对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生态生活方式的了解,提升自身的生态实践能力、生态思维方式、生态道德品质等现代文明时代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寻找相关兴趣关注点和渗透结合点,渗透的适度性和适时性,合理确定渗透量,恰当把握渗透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将生态文明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大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有利密切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使学生成为教师的生活益友。
  四、生态文明教育走出课堂
  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刚刚起步,还处于意识唤醒的初步发展阶段,这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教育形式应不局限于课堂,而且课堂外的行为教育能更有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另外,教师生活化语言的使用也对生态文明教育有推动作用,而走出课程是用生活化语言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好途径。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对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外的实现。
  具体而言,可以从课程体系、专题活动、常规活动几个方面找寻改革途径。
  生态文明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比如可通过课程转换的方式将园林专业、生物专业的一些课程纳入到生态文明实践课程体系中来,以充实生态文明实践课程体系;另外也可以专门建立生态文明实践课程,如绿色价值教育,通过对植被、动物的认识来提高学生的绿色价值观。
  生态文明实践专题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结合国情、社情与民情,在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参与各类专题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如寒暑假生态文明社会调研活动、周末社区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以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特定专题为内容,有利于重点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的开展,并能通过身边的事物,强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习惯,从而让生态文明观念真正入脑、入心。
  生态文明实践常规活动的开展。生态文明实践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课程内容,还应当包含一些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将一些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常规化,如生态知识竞赛、生态知识科普宣传等,通过将这些活动以月为周期定期举办,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实现。
其他文献
每100克新鲜柿子中含钙9毫克,而柿饼中则有54毫克,新鲜柿子中铁含量为9毫克,而柿饼为21毫克。柿子加工成柿饼后,维生素A含量也由20微克增加到48微克。新鲜柿子的皮里含有大量鞣酸
蝉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百克蝉蛹中,蛋白质的含量就高达68克。但这是否意味着人吃蝉蛹可以“大补”呢?专家指出,蝉蛹中虽然含有多种氨基酸,但并不包括人体所必需的色氨酸和蛋
阳春三月,万木争荣。3月18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等五大家23位省级领导,在省林业厅党组
冬天的山野灰绿灰绿的,草木漫不经心地低头沉思着,有些疲倦懈怠的神色。那天,陽光似乎想弥补这些缺憾,开足马力奔腾而来,将铺天盖地的金色洒落在山野。各色草木在暖流中醒来,精神抖擞地舒展着身体。山风也被阳光唤醒起来,一阵接一阵地赛跑,从草木梢头跑过,一会给这株树搔痒痒,一会溜到那边林子里跳舞。整个书堂山活跃起来,大叶子小叶子你拍打我,我拍打着你,淅淅沥沥热闹着。  我们在山下小径徘徊,阳光像母亲的手,轻
随着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增长得以恢复,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也摆在了欧元区各国政策决策者面前,同时也引发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热议。在各国目前经济复
企业练好内功,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建立一整套严谨规范、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总人口受教育水平相对较落后,广东是我国人口大省,近几年广东人才市场的高学历取向推动了广东的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文章分
自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2001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开始,到2005年7月21日
园林欣赏价值的发挥与植物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能保证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的健康生长。由于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系统复杂,我们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灌溉  园林养护管理中实施合理灌溉技术,不仅可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而且可提高灌溉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运用合理灌溉技术时,应把握以下内容:首先,灌溉之前应准确判断植物的喜阳、喜阴类型,以实施针对性灌溉方案。而且还应
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各种工具中,BSC由于秉持平衡的理念近十年来在中国得到了热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企业面临内外环境因素的多变及其复杂程度的提高,BSC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