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解读《纲要》,我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纵观当代幼儿教育,“发掘自然、社区资源,将其用于幼儿园课程中”并不是新的教育思想。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就明确提出并实践着这一教育理念。如在《幼儿园课程》一书中,陈鹤琴就提出:“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这一切让我们感到在幼儿园进行园本教育探索和整合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民间游戏早被孩子们遗忘在角落里,被各种各样、价钱昂贵的电动玩具、新潮玩具取代。虽然这些玩具给幼儿带来了欢乐,但时间久了孩子们会失去兴趣,不愿再玩,于是父母又要添置新玩具。不仅孩子得不到锻炼,而且浪费钱财。与其相比,民间游戏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它是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而且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由此,社会、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不断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整理和继承,使我国的民间游戏这一瑰宝能发扬光大。同时传授精华,让他们在民间游戏的天地里自由成长,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家园配合、广泛收集,形成游戏内容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家里,我们鼓励家长开展各种民间游戏,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和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在幼儿与家长心灵的交流中架起一座桥梁。民间游戏形式多样,有的不需要材料,徒手就可游戏,但有一部分游戏需要辅助材料才能完成,这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带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在寻找、收集、制作中激发家长与幼儿的浓厚兴趣。我园通过《民间游戏征集表》,向家长征集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让家长们或是社区内的老人们重温童年生活,或以小时候都玩过的民间游戏,根据现代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现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筛选出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还发动家长一起制作民间游戏的器械(沙包、高跷、飞盘)等,做到家园互动,一起努力,让民间游戏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资源依托、多元创设,营造游戏氛围
我们金港中心幼儿园周围得天独厚的物理环境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教师依托家乡资源创设了各种民间游戏环境、场地、材料等,例如:“大润发”、“百星国际电影城”、“江南春面馆”、“元祖糕点”、“娱乐街”等,都是挖掘的本土资源,除了本土环境吸引孩子的目光之外,我园创设的异域风情体验场也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孩子们在蒙古包、傣族风情区等,体验各民族生活内容、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品各地特产,学跳民族舞等。我们用最具民族风情的体验场地与外界接轨、与多方交流,幼儿在学习本土文化的同时,又接触了别样的民族气息。我们在二楼文化长廊里创造了集民族、现代、教育、趣味为一体的文化环境——茶文化、竹文化、树文化、花卉文化等。这些环境的创设带领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探索、发现、体验,一方面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幼儿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分门别类、合理使用,提高幼儿素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游戏,而不是生搬硬套。应制定一项有效的游戏管理机制,合理地使用游戏,变换玩法,这样,幼儿的各方面身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1.民间游戏有效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民间游戏一般都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且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2.民间游戏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促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3.民间游戏有效帮助幼儿消耗体能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增加了。因为民间游戏中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體能,身体越来越结实。
传统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不但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而且能达到给予幼儿自由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等目的。幼儿园还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自然资源,把民间游戏蕴涵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发扬光大,创造更适合我园幼儿的特色环境。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民间游戏早被孩子们遗忘在角落里,被各种各样、价钱昂贵的电动玩具、新潮玩具取代。虽然这些玩具给幼儿带来了欢乐,但时间久了孩子们会失去兴趣,不愿再玩,于是父母又要添置新玩具。不仅孩子得不到锻炼,而且浪费钱财。与其相比,民间游戏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它是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而且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由此,社会、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不断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整理和继承,使我国的民间游戏这一瑰宝能发扬光大。同时传授精华,让他们在民间游戏的天地里自由成长,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家园配合、广泛收集,形成游戏内容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家里,我们鼓励家长开展各种民间游戏,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和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在幼儿与家长心灵的交流中架起一座桥梁。民间游戏形式多样,有的不需要材料,徒手就可游戏,但有一部分游戏需要辅助材料才能完成,这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带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在寻找、收集、制作中激发家长与幼儿的浓厚兴趣。我园通过《民间游戏征集表》,向家长征集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让家长们或是社区内的老人们重温童年生活,或以小时候都玩过的民间游戏,根据现代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现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筛选出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还发动家长一起制作民间游戏的器械(沙包、高跷、飞盘)等,做到家园互动,一起努力,让民间游戏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资源依托、多元创设,营造游戏氛围
我们金港中心幼儿园周围得天独厚的物理环境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教师依托家乡资源创设了各种民间游戏环境、场地、材料等,例如:“大润发”、“百星国际电影城”、“江南春面馆”、“元祖糕点”、“娱乐街”等,都是挖掘的本土资源,除了本土环境吸引孩子的目光之外,我园创设的异域风情体验场也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孩子们在蒙古包、傣族风情区等,体验各民族生活内容、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品各地特产,学跳民族舞等。我们用最具民族风情的体验场地与外界接轨、与多方交流,幼儿在学习本土文化的同时,又接触了别样的民族气息。我们在二楼文化长廊里创造了集民族、现代、教育、趣味为一体的文化环境——茶文化、竹文化、树文化、花卉文化等。这些环境的创设带领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探索、发现、体验,一方面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幼儿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分门别类、合理使用,提高幼儿素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游戏,而不是生搬硬套。应制定一项有效的游戏管理机制,合理地使用游戏,变换玩法,这样,幼儿的各方面身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1.民间游戏有效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民间游戏一般都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且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2.民间游戏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促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3.民间游戏有效帮助幼儿消耗体能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增加了。因为民间游戏中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體能,身体越来越结实。
传统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不但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而且能达到给予幼儿自由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等目的。幼儿园还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自然资源,把民间游戏蕴涵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发扬光大,创造更适合我园幼儿的特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