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以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为根本导向,根据多年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从构建学生创新思维环境、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个层面,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展开阐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C)-0000-00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创新教育,如英、美等国,这些国家所倡导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2]。而我国创新教育的口号一直在喊,但真正的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教育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高中生物是实施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好学科,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落到实处,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比研究,提出一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1构建创新思维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但却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像知识那样由教师直接传授,正如智力无法由教师传授一样,它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因此,营造一个适宜的生物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前提。
  1.1学生心理安全
  所谓心理安全,就是感到自己在被人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尊重时的一种心理感受[3]。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是学生发挥创新性思维的先决条件[3]。在学生心理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以民主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关于生物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则可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气候与土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要给学生有自主性发挥的余地,让他们有很多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这就需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不能用强硬的口气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和看法。
  1.2创设生物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挖掘他们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以激活学生思维,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启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生物问题情景的方法很多,如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好强心理,创设争论型问题情境等[4]。如学习“矿质代谢”章节时,便可以利用“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这样一篇学生日记的片段:“我家栽种的卷心菜出现了幼叶淡黄现象,父亲让说我去锄锄地,并喷点农药。我到菜地里仔细看了看,发现菜地里既没有杂草,也没有虫子,根本没有锄地和喷农药的必要,其幼叶淡黄可能是缺少肥料,应该施点尿素。回家后与父亲为此事争论不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这是大部分农村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一问题造成了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能使学生在整节课自始至终带着这些问题主动的学习,最后终于搞清楚:锄地松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加速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卷心菜幼叶淡黄,是因为缺少矿质元素铁,不必施用氮肥。从而使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顺利地得以掌握和突破,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施开放性生物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关键是要调动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能量。只有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合适的条件。尽管目前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现代教学模式,但从各种类型的观摩课、评比课来看,结果并不尽人意,原因是执教的大多数生物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这的确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意识,或者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还是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来操作,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是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时刻引导学生的思路,而没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地探索。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是改变了教学手段,而没有改变教学思想。
  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5]。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现代教学模式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型的,其开放性表现在:①教学内容开放。生物教学信息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可以来源于生产与生活、网络、音像、图片、模型等多个方面。②教学时空开放。教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课外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环节。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③课堂形式开放。课堂形式开放以及交流形式的多样性,能使每一个学生及时地交流自己的思想,能够及时地受到别人的启发,从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到进一步的思考。④学生思维开放。只有打开学生思维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因此,思维开放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开放型课堂的真谛。开放型的课堂不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被动式学习,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能真正得到思维的训练。⑤教学评价开放。开放型的课堂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不仅仅是终结性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创新性思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收外界信息,以克服人脑内部的无序状态,维持大脑的有序状态,或者从低级有序状态发展到高级有序状态[6]。正如贝弗里奇所说:有重要的创新性贡献的科学家,常常是兴趣广泛的人,或是研究过他们专修科之外的科目的人[7]。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强烈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的接受各种外界信息。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1保持学生思维系统的开放性及情感投入
  思维系统的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首要环节,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动涌现的,这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去激发。情感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不仅是认知的过程,教学方法必须重视情感这一因素。因此,无论是课前、课堂,还是课后教师都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尽量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2 选好学习材料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8]。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又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特别是生活实例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如讲到“人体的稳态”这一章时,联系“5.12汶川大地震”的部分事例,让学生觉得既真实又易懂,从而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部分知识。
  3.3利用直观教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一般地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动态新奇的事物比静止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利用标本、模型、挂图、实物等各种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各种生物现象,使教学信息由抽象的符号变为具体生动的形象,确实把生物的生命性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如学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时,利用标本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利用自然资源,培养探究兴趣为主要策略。如学习“绪论”章节,便可以利用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将生物实验室布置成展览馆,带领学生参观丰富多彩的挂图、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模型,学生犹如迈进了生物王国,既兴奋又新奇。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光合作用为什么可以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产生的?“太空椒”是怎样形成的?啤酒厂是怎样利用啤酒酵母生产啤酒的?这些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要培养创新性思维,就要从形成创新性思维的条件入手。通过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思维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各种思维方式,打破常规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组织形式,以使思维系统各因素之间呈非线性相互作用。这样才能在灵感的作用下,导致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新人才观念,以创新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影响学生提高人格魅力,则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使德育和课程学习融为一体,探索一条新的德育途径;第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变古板说教式为和谐平等交流式;第三,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  关键词:更新观念方法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目的了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湖北省中小学学生的形态、机能及肥胖现状.方法 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中小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男生及乡
为比较汉鲜两族儿童在智商、教养、学习态度、兴趣及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本文以现场问询的方式对516名汉族三年级和169名朝鲜族的三、四年级小学生用简
2004年9月12日~26日,我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基础教育体制及改革调研访问团”,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调研访问,考察了三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及近年的改革情况。
目前,在我国结核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暴发流行多发生在中学生中,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键康教育是降低结核病患病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此问题作
"GIS二次开发"课程具有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GIS本科生走向企业必须掌握技能之一。本文从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分析当前GIS本科生不能适应企业要求主要原因,提出了兴趣引导、课程设置有简入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方法。
枸杞因其优越的营养保健功能,成为大多数家庭食疗保健的必备。不仅如此,人们在选购中对产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枸杞栽培地区主要为宁夏、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这6
铜山县是江苏省最早开展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地区,自2005年2月开展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共对30例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鉴定、管理、建档资料、
摘 要:在大学物理学习过程中,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可以很有效的帮组我们分析物理问题;画草图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点,进而提升大学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大学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学物理学习中画草图的具体应用,对于相关学习和教育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画草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a)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如何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人格;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活动    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从外部功能看,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