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如何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人格;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活动
  
   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从外部功能看,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内部心理结构看,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一般来说,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勉还是自我放纵。主体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意志、情感的表现,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彰显。主体人格就是健康的自我。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展;人在身体和精神,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主人——自由人”;个人全面发展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具有高度的创造才能,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面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据此,主体人格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它应该具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超越自我、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初中语文是各门学科中的一门主课,又是基础学科。初中语文内容最丰富,而且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的人文因素。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思维训练以及能力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受外界影响较大,但当他们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人格标准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主体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此外,要充分利用课文的信息,帮助学生选择认同的对象,可组织学生从课文中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民族英雄、革命领袖、杰出人士的成功中,探讨其人格因素对事业成就所起的作用,使学生从这些具体对象身上获得启迪,帮助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完善的主体人格。
  
   二、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文章大抵是在“物不平则鸣”和有感而发下写就的。对于一个练习写作的学生,我们常常忽略真实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现行作文教学中最根本的失误。我们改变这种错误的作文教学观念和行为,充分认识到丰富心灵的泽润培育、人生世相的深刻感悟、情感的真实展现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并贯穿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使作文获得生命。因此,情感的极大丰盈,心灵的培育和充分泽润,人生世相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感悟,情感的自然裸露和心灵的诚挚呼唤,才会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也就不会为作文而犯愁。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运用作文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时候,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心灵、真实的自己,也是他们真实的需要。
   人格的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人格的培养,无疑也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说在作文中,学生真实袒露情感,深刻体察人生世相,充分展示个性写作和自由作文,必将闪耀出作文生命的光辉。作为教师,应珍视这种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可贵的真实感情、真实心灵。因为这种真实心灵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对我们老师极大的信赖。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作文教学应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的渐次完美,以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主体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例如,我在教学初二时,课本上有一篇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我饱含深情地讲述一位老师和他女儿之间的故事:该老师回忆女儿小时侯的趣事;讲述女儿长成之时,二人之间的“热吵冷战”;说现在对女儿的牵挂,女儿去北方上大学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他拿出女儿上大学之后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是一个长大的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之情。同学们沉浸在他们父女之间的深情当中,不少同学还悄悄地拭泪。这位老师鼓励学生在信中与自己的亲人交流,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该老师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路,更深入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主体人格的培养,决不能搞“闭门修养”,不能搞封闭教育,我们要从社会存在、社会条件、社会需要出发,大胆将社会情况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加以必要的分析指导,让学生在善恶美丑的社会现实中接受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和锻炼,在各种社会生活、社会变革、社会交往中经风雨、见世面,培养主体人格,做生活的强者。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做生活的强者,必须学会创造,学会创造应是我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最为基本的内容和目标。
   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学习、实践等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要素的整体系统。促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语文教学就是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服务,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服务。这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时代赋予初中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初中语文教学应积极地承担起培养学生主体人格的光荣任务。作为21世纪的语文老师,就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主体人格中寻求出更好更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世群.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我校是全寄宿制学校,现有中小学生3 680人.2003年4~7月宁波市中小学校爆发流行"传染性红疹",我校共发病126例.由于当时正值防非典时期,因此有73例在校住院隔离治疗,现将防治体
摘 要: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新人才观念,以创新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影响学生提高人格魅力,则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使德育和课程学习融为一体,探索一条新的德育途径;第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变古板说教式为和谐平等交流式;第三,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  关键词:更新观念方法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目的了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湖北省中小学学生的形态、机能及肥胖现状.方法 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中小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男生及乡
为比较汉鲜两族儿童在智商、教养、学习态度、兴趣及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本文以现场问询的方式对516名汉族三年级和169名朝鲜族的三、四年级小学生用简
2004年9月12日~26日,我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基础教育体制及改革调研访问团”,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调研访问,考察了三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及近年的改革情况。
目前,在我国结核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暴发流行多发生在中学生中,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键康教育是降低结核病患病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此问题作
"GIS二次开发"课程具有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GIS本科生走向企业必须掌握技能之一。本文从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分析当前GIS本科生不能适应企业要求主要原因,提出了兴趣引导、课程设置有简入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方法。
枸杞因其优越的营养保健功能,成为大多数家庭食疗保健的必备。不仅如此,人们在选购中对产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枸杞栽培地区主要为宁夏、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这6
铜山县是江苏省最早开展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地区,自2005年2月开展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共对30例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鉴定、管理、建档资料、
摘 要:在大学物理学习过程中,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可以很有效的帮组我们分析物理问题;画草图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点,进而提升大学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大学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学物理学习中画草图的具体应用,对于相关学习和教育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画草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