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AI:新的智能化变革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5G和AI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牵引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推动传统的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向泛在连接、远程控制以及行业融通的新3C进行转变;得益于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设施的演进,AI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正在逐步推动智能化成为技术和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率先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部署步伐加快带动各行各业焕发新的动能,带动相关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其中,5G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赋能,将推动产业变革更进一步。
  5G与AI有着天然和本质的联系,呈现了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5G与AI相互赋能,5G业务场景助力AI技术落地。一方面,5G将让AI更加泛在,5G将催生海量数据,为AI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当前,AI技术在规模推广中面临成本高、数据质量比较差、安全可控性低等挑战,5G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可以帮助实现普惠的AI,助力行业转型。另一方面,AI让5G更智能,5G网络在运营过程当中面临着组网复杂、能耗高、控制灵活性差等问题,有诸多不确定性。而AI技术运用于5G网络将推动实现更高效、低成本、极简化的自主可控的网络。据预测,到2035年,5G在多个行业将会为全球经济创造12.3万亿美元的产出,占2035年全球实际总产出的4.6%;并且制造业将占据5G创造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最大份额,实现约3.4万亿美元的产出,占5G总产出的28%。假如全球经济以2.9%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其中5G将贡献0.2%的增长。
  5G AI将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例如,5G AI的应用将会在远程会议、社保交费以及各种年检、税费申报等公共服务方面得到智慧提升。可以说,5G AI的深度融合,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一次综合实力提升和全新的价值提升;对行业而言,是一场技术革命和转型升级的良机;对普通个体而言,是一次全新生活体验和品质的提升,5G AI技术使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活逐渐成为现实。5G和AI将成为未来传统行业发展的两块“基石”,成为未来行业变革的推动力。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5G和AI技术应用的“主战场”。5G全息通话、自动驾驶、刷脸购物、机器人医生……诸多“5G AI”的硬核“黑”科技将以颠覆式的创新,推动医疗、教育、交通、旅游、金融、制造、城市管理、文创体育等各行各業加速变革,为“中国制造”带来新动能。
  5G AI带给中国和世界的愿景是美好的,将成为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的新引擎。2019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的贺信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5G AI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仍需保证5G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同时,注意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既要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安全方面的能力,又要防范其自身的安全缺陷等。当前,智能化时代的数据和算法并不能将现实世界“剧本化”,高度智能化的市场具有“戏剧性”,甚至这些智能技术还会带来风险。5G时代如何利用AI把问题简单化、高效化,释放生产力,同样是亟需面对的问题。此外,AI应用于5G网络的改造需要强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需各方协调。
  5G AI的新智能化变革之路仍需砥砺前行,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不可能一帆风顺,完成数字社会的历史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中国而言,专家指出,政府应该从政策引导支持力度、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向上发力。同时,加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能力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5G AI是世界的新契机,更是中国的新契机。基于此,本期特别策划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5G AI”将会带来的智能化变革机遇、挑战与未来前景,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学术前沿》编者
其他文献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陷入了战后最为严重的危机。难民危机考验了欧洲自认为很重要的一系列价值。欧盟成员各国不但当前面临很多棘手挑战,对未来发展也很迷茫,不知方向所在。法德轴心未能提出激励大家勇于闯关的一体化深化方案。欧洲一体化下一步走向哪里,内部共识凝聚非常艰难,而分散化的挑战则越来越难以应对。欧盟与一些东欧成员国产生了价值上的根本性分歧,英国“脱欧”开启了逆欧洲一体化的模式,欧洲一体化
【摘要】在气候环境恶化与国际减碳目标的压力下,长期被忽视的农村能源消费问题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正在从传统的非商品能源消费模式过渡到商品能源消费模式,农家能源需求正在成为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该研究在中国能源供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13个涉农区县,抽选214个村,对1866户的调研数据,对北京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校对,进一步结合农村政策措施,
【作者简介】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  研究方向:比较政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民主理论与实践。  主要著作:《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民主四讲》、《袪魅与超越》、《安邦之道》、《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分权的底限》等。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成功跨越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了自立自强与脱贫致富的梦想;现在,中国处于第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高等教育同样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教育 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企业破产、国际贸易萎缩、消费投资领域停滞。高等
【摘要】中国的跨国移民及其相关研究是在全球移民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的跨国移民如何定义?他们和传统的华侨华人有何区别?他们的现状特征如何体现其在祖籍国和住在国之间的多重作为?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中国跨国移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以客观包容的心态来审视这一现象。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以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改变,决定了移民之于民族国家的多重身份和认同情感。随着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移民“以
【摘要】从教育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
经验历史学过于注重经验的、偶然的、外在的事实,将时代性问题混同于一般的时间性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主张根本不同。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时代性不仅在根本上是反教条主义的,同时意味着历史箭头,意味着历史前进和发展的方向、过程、阶段,也意味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时代性问题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时代性与历史哲学    时代性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历史唯物
【摘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城乡教育,而统筹城乡教育的关键是均衡配置基础教育师资,包括小学师资。全国各地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城乡师资的均衡配置,可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系列对策来推进,在此以成都市为例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统筹城乡 基础教育 师资均衡 成都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企业负债率与杠杆率高企的结构性矛盾,党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去杠杆降成本的政策性指导意见,债转股作为推动企业去除杠杆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部署的核心手段。本文以市场化债转股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架构与法律完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债权主体责任担当、债务主体资本效率、金融监管法律边界、股权交易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法律制度
【摘要】政府危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极强的社会破坏性等特点。在应对危机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信息公开、多方参与的原则。当前,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全面等弊端,亟需政府树立危机意识,把好监督预警关;完善危机应急策略体系;做好信息反馈和学习工作。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 应急机制 信息公开    2008年伊始,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